分享

不看好共享汽车?那是你没看懂这些。

 一度蜜官方 2020-12-25

出门打个车起步价13元,租专车除了起步价,还有其他价格需另算,何不自己开车?太贵、没牌照,这都是小事,15元就能让你开上奔驰,你信不信。

先来看一段视频,一度蜜老用户对这段视频应该有印象。这是在北京刚出现共享汽车没多久,由我们一度蜜小鲜肉亲身试驾15元奔驰的体验视频,开奔驰的小鲜肉是不是很帅。


好啦,说回我们的正题,共享汽车走入我们视线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不分先后的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各大新闻出现某某城市投放多少辆车,那么为什么共享汽车会出现呢? 

简单的说法是因为城市的限行政策,以及买车、养车成本越来越高,城市停车位饱和等问题,那么它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

沉默中爆发的共享汽车

其实早在2011年我国就有了共享汽车服务,不过与目前的共享有些差异,类似于租车。到了2015年才有了现在的租车模式,到今年更是有大爆发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只有二三十家共享汽车平台,到今年杀入共享汽车行业的达300家,包括各行各业,有首汽集团旗下“Gofun出行”、上汽集团旗下EVCARD等运营商;滴滴、途歌TOGO等互联网企业;戴姆勒、北汽、奇瑞、比亚迪、吉利、力帆等汽车制造企业;还有不可少的充电桩制造业。

以运营划分又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种有车企或国企背景,如 EVCARD、北汽集团 GreenGo 绿狗租车、联程共享、Gofun、戴姆勒 Car2share 等,这部分的车辆为企业自有,自主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

另外一种是互联网型企业,比如在深圳运营的途歌、Ponycar 等,这部分企业类似于一个租赁平台,仅提供车辆租赁服务,但车辆并不归运营平台所有,不必承担车辆维护的费用,在抢占市场方面更有优势。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实力都不容小觑。

领先者们

先来看一组数据图,了解下目前共享汽车的发展规模。

从上图看,目前共享汽车主要还是以北上广为中心,多数企业在城市的投放量其实多为200-300辆,北上广例外投放量会稍多。

以上海为例,EVCARD在上海目前已布局6000余辆运营车辆,有人说上海将是共享汽车的蓝海,以目前的形式看,有这个趋势。

从各大“共享汽车”品牌陆续公布2017年的计划也能看出,他们今年最急迫的计划是快速抢占市场。上海环球车享EVCARD目前已在全国投放8500辆“共享汽车”,据其老大黄春华介绍说,EVCARD 计划到2017年底,上海地区的汽车数量达到12000~15000辆,计划覆盖至全国50个城市;

首汽集团旗下“Gofun出行”已经在北京储备1100辆车,今年计划在全国超过20个城市布局,投放将超过1.5万辆车。

从数据上来看,投放的车辆并不少,但从实际体验来说,车的投放比例并不能满足需求,以北京为例,在北京途歌投放了500辆、Gofun300辆、巴歌出行200辆,按北京的人口面积来算,其市场需求量至少1万台共享汽车,但是目前的车量来说,能抢上算你手快。

在投放的车辆方面,车型多为电动汽车,仅有途歌、戴姆勒car2share为汽油车型。途歌主要车型包括雪铁龙C3XR、Smart for two、标致2008还有MINI ONE;首汽Gofun,则采用的是奇瑞eQ、江淮iEV5、北汽EV200等电动汽车;另还有其他品牌的帝豪ev等电动车。

看到这些企业纷纷踏入这个领域,有人猜测或许它将会成为下一个“共享单车”,不过单车行业目前也正处于烧钱状态,成本更高维护更难的共享汽车前景也没那么乐观。

对比考验,谁胜?

我们以市面上几家品牌为例,从计费方式、车型、优点等维度做了一个小的对比图,一起来了解这些车各有什么特色。

Gofun:短租最合适,并具备一个其他品牌没有的优势,是唯一一家提供10元不计免赔费用的租车服务,1500元以下的车损不用担心赔付问题,非常适合新手使用。

TOGO:逼格首选,宝马、奔驰看你喜好随便开,取、还车还不需要固定订车位,重点是不必担心半路没电没油情况,车上提供加油卡,还是比较爽的。价格方面相比其他两家稍贵,比打车或做专车相比费用还是要便宜不少。

EVCARD:要长租的话,还是EVCARD更划算,租一辆宝马之诺,一天24小时按封顶6小时计费,最高360元,其他车型更便宜180元就搞定。不过它需要考虑充电问题,充电桩目前并不是随处可见。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而决定新事物能否长期发展下去的,是它是否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共享汽车的利弊,以及大家对它的看法,也许从中可以推测出某些趋势。

共享汽车的先天优势

1.加大绿色出行

“共享汽车”的出现,将大大遏制私家车的发展速度,且目前大多数车辆为新能源车,从而为减少机动车派放尾气,响应了绿色出行。

有相关分析人士表示,1台共享汽车可以取代10台私家车,有效降低了出行对环境的污染!

2. 解决了“无车族”出行难

在买不到车或者买的起养不起车的情况下,共享汽车的出现,我们是表示欢迎的,价格低,不需要养护成本等;且新能源不限号这点,对很多开车的人士来说吸引力就太大了;需要练车的伙伴,相比于约车费用来说,显然租用共享汽车更划算。

3.出行方便价格优势

相对于打车、租车来说,共享汽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从价格上来说有很大优势。我们来算一笔账,养一个车,一年至少得1.5万元,这还不算一年的停车费用、洗车费用,如果全加上,一年至少得两万元;而如果使用“共享汽车”呢?2万块你能开1300小时以上的宝马,算下来是不是比养车更有优势。

阻碍共享汽车发展有哪些因素?

1.成本高

简单算一下,要在一个城市初具规模,前期投资成本不低于7000万元。养活一个企业最少得拥有500辆车,以每辆车均价10万元计算,成本约5000万元,还需要网点、停车费、养护、人工成本等。

那就是说,一辆车每天必须要租出去4次,每次时长要45分钟以上,才有可能盈利。从现在车的利用率来看,显然是不够的。

要是没有一个完善的运营模式,资金量支撑,企业迟早支撑不下去。之前我们还做过体验的友友用车就是一个例子,在3月初发布停止运营公告,称由于前期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决定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停止运营,这也是给共享汽车行业来了一只冰冻剂。

2.还车难

以北京为例,背靠首汽集团的Gofun,以现有的点位情况下,它们和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将联手在北京二环和三环桥下开发50多个点位,供Gofun分时租赁车租还。然而够吗?不想承担更多的费用就需要换到指定地点,这也将是共享汽车最大的难点,很容易让一家企业走下坡路。

3.充电难

烧汽的车可随时停车找个地方加油,充电的怎么办?这就要考虑充电桩的问题,以目前的设施情况看,充电桩的分布是不够用的,1万辆车3000个充电桩你觉得够用吗?

作为基础设施,充电桩的落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在规划建设、电力配输等方面给予积极协调;且目前充电桩的建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技术还是政府挟持方面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事故责任该谁承担,罚单谁负责等等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共享汽车真的有未来吗?

先来看看网友对共享汽车怎么看,

@TT:共享汽车对于二三线城市更为需要,队一线城市来说,显然是给交通带来额外压力。

@爱冒险的鱼:不靠谱。一是自行车共享都成了国人“照妖镜”;汽车共享难免又会照出“新型妖怪”来。看看目前共享单车的毁坏情况,然道共享汽车就能避免。

@嘴上长草:模式很喜欢,对我们这种没钱买车的小青年很实用。手快实用过一次,其他还好,就是车内的卫生……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共享汽车注册用户多为85后90后,对此大多人表示并不意外,更多的人对共享汽车是感兴趣的,另一方面也是充满纠结,太多的问题没得到解决,并不想为了方便租上了车,带来的是更多的麻烦。

政策鼓励,这即将成为新的绿色出行方式。

对于共享汽车行业,地方是鼓励的,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将推进北京分时租赁汽车网点布局,年底前分时租赁汽车预计达到2000辆。国家方面,则是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表示鼓励,并给于扶持,现有共享汽车多为这种类型车辆, 或许这也是这类汽车厂商另一条路。

某业内人士也表示,“共享汽车这种新产品所刺激出的需求则为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通过在城市内布局充电桩,这也能解决一部分新能源汽车私家车充电难的问题。”

国际市场大规模引入

国外的共享服务更像是传统租车平台,国外最出名的汽车共享公司Zipcar,积累了 77 万用户,它的模式是车辆放置在固定地点,用户通过app选择或者预定附近车辆,车辆的取还完全通过一张会员卡来实现,免去了之前租车模式的人工服务,租车的全程用户完全自助消费。

其实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传统汽车厂商已经跟进了这一市场,戴姆勒旗下有Car2Go,福特旗下有GoDrive,宝马有DriveNow,大众有Quicar,通用有RelayRides,细节的操作模式和 Zipcar 都比较类似,起步时间也从2008年到2015年不等。

在《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2018年,包括共享汽车在内的全球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达5200亿美元,其中中国这方面的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有比例很大,当然,这些数据只是一个预测,目前共享汽车面临的问题太多,弊大于利,首先牌照就是个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一线城市的牌照获取还是很难,想要大规模扩展的前提是解决牌照问题,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并购一些有牌照的租赁公司。

就算是有了资金,量厂也跟上了,没有牌照这些都是白搭,所以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大。 

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陈安宁认为,共享是一种有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大趋势,不是简单的有企业利益可图。发展共享消费刚刚起步,有很多不成熟模式带来的问题,需要各个企业共同长期努力。

不看现在,未来的出行方式?

有需要,就有市场,目前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要面对的问题也很多。

既然有了市场,那必定会有一些化学反应,2年、3年、或者更久必定会对出租车、滴滴、购车等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可能不是抢占它们的市场,而是会让这些企业进行改革,延伸出另一种出行方式,来适应这个不停变化的市场。

可能会如易到的创始人周航所说,“ 未来路上的车都是电动+无人驾驶,全社会汽车共享。手机一按甚至对着手表一说“派个车来送我去××”,附近闲置的车就悠然而来了,等你的间隙顺便在楼下充电桩充点电。上车了不再抢道着急闹心,继续看书、看电影、与朋友视频聊天,因为车是自动驾驶的。”

未来将会发展成什么样,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可以确定的是,共享是一个趋势,从共享出行工具,到共享充电宝、共享ktv,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共享事物,你可以尽情的发挥想象,未来还有什么是不能共享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