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看!我们的外卖信息可能就这样被“贱卖”了

 一度蜜官方 2020-12-25

外卖订餐信息这一方“净土”,如今也被污染了。

如果你用网上平台订过餐,那你的信息很有可能泄露了。

近日,一条关于外卖送餐信息被指在网上售卖的消息不胫而走,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把“互联网泄密”的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或许有人疑问,网上订餐能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姓名、性别、电话、地址,订餐次数… …,总之你在网上订餐平台上所填的信息,都有可能被当做商品售卖。

接踵而至的除了各种骚扰外,更可怕的是你每订一次外卖,就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信息上传一次。

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从网上平台订餐,你的“最新”信息就有可能暴露。

这也太恐怖了吧!

这不就是变相的全天候“监视”吗?

那问题来了,我们的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呢?

“今天的数据已经更新,长期出售各种数据”

这是一位所谓的“销售人员”在QQ上推送的一条消息。而数据就是包括电话、地址在内的我们的订餐隐私信息。

小蜜君联系上这位“销售人员”,声称自己要购买数据。

该“销售人员”告诉小蜜君,他手上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来自外卖平台的客户数据,10000条售价800元,5000条起售。

也就是说,我们的信息平均每条不到一毛钱“贱卖”。

这些数据到底是否是真实的呢?

小蜜君以确认是否真实的名义,要这位“销售人员”提供一份名单。小蜜君随机抽取了100个电话号码验证。

“对,是这个地址”

大部分机主确认表格中的信息准确,并确认自己近一两个月内,在某外卖平台订过餐。

这份名单包括姓名、电话、性别和地址。

对于那些无效的信息,这位 “销售人员”声称:“数据是由系统内部人员提取的,每天更新4万条左右。”

如果你以为像这样的“销售人员”独此一家,就太“天真了”。

单小蜜君发现的就至少有三名卖家均称自己有外卖的客户数据。

让小蜜君更为惊讶的是,有些商家自称还有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的客户信息,每万条价格从700元到2000元不等。

难道这些网络外卖平台有人“监守自盗”?

小蜜君拨打了其中一个平台的电话,一位客服人员表示,平台内部对于信息的管理非常严格,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

想想也是,像这种“家丑”,即使是真的,他们也会死不承认。

其实,不光这些平台有“嫌疑”,外卖骑手也脱不了干系。

“这些信息可以确保是当天的,而且订单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给你,包括从哪家订的餐,订了哪些餐。”

这位外卖骑手以一元一条的价格对外出售我们的订餐信息。

这就纳闷了,外卖骑手是如何获取我们的订餐信息的呢?

其实手段很简单:APP的截图和打印的纸质小票。

细思恐极,平时订外卖时,看到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骑手“准时”把餐送到你的手里,都不由得有份体谅之情。

可现在呢?

虽说不是所有的外卖骑手都这么“损”,毕竟也是给我们的心里留下“创伤”了。

那些无辜的外卖骑手也就这么无辜地躺枪了!

说来这都是些容易发现的盗卖我们外卖信息的渠道,其实还有更隐秘的:代理运营外卖店的网络公司也在售卖信息。

“姓名、性别、电话、地址,订餐次数,最近消费、储值余额等信息都有,但具体能有多少条我要查一下才知道。”

这是某网络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对外销售我们的外卖信息。而他平时的业务是负责帮忙代开(运营)外卖店铺。

为什么只有成都的?

该工作人员则表示,自己在其他城市没有代运营的外卖店铺,而这些数据都是从自己代运营的店铺里用软件爬取的。

“一般做店铺运营会买这些信息,转化率很高。”

该工作人员获取这些信息是通过将自己的软件挂在一些外卖平台的商家后台,从中爬取。

“系统不可能发现”。

“如果是商家的信息就更好弄了,全国随便哪个地方,一晚上我能给你搞定一个城市的所有商家信息,包括店主姓名、店名、地址、手机号码。”

到底是什么软件这么“神奇”?

这不仅小蜜君好奇,估计大家都好奇吧!很可惜,这位工作人员就是不说。

这也难怪,对于这种见光死的玩意,他不慎重不行啊。

然而,“秘密”一旦被泄了,接踵而至的就是各种骚扰和麻烦。

“骚扰电话太多了,让人心里很不舒服。”有网友抱怨到,因为在一外卖平台订过一次外卖,他所住的酒店地址、房间号码、联系电话等隐私信息被泄露。

“平时总是接到一些推销电话、广告短信,我觉得我的信息泄露得够严重了,没办法,电话也不好再换。”

“自己给男朋友点了一份美团外卖后,随后被一位陌生人加了微信。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和详细地址,但自己并不认识他。几经追问之下,对方承认信息是送外卖的朋友给的,目的是想帮他脱单。”

… …

更为看可气的是,一位男网友在订过一次外卖后,频繁接到陌生人电话询问如何找“小姐”。这让该网友感到甚是奇怪,而且不胜其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电话是被一名外卖骑手泄露的,并将其备注为“小姐上门”。

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不愉快?以至于出这么“下三滥”的招数。

更可恨的是,这么轻松地就获取了我们的信息,而且一旦他们心里不爽了,报复起来,恐怕这样“下三滥”的招数会层出不穷,而我们也自然就麻烦不断了。

一边是我们的安全需求,一边是别人的牟利心理,这种尖锐的对立矛盾,如何破局,或许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网友:“应该学习一下美国对泄漏信息的管理,每条处罚4000元,处罚不封顶。”

诚如斯言!

- END -

近期热点文章回顾(点击即可阅读)

好奇蜂巢 | 这种口罩不但要钱,还要命!

你可能不知道:沃尔玛抛弃支付宝 只能微信支付了!

为什么李彦宏被骂得那么惨?

原来这才是越来越多的人用支付宝而非微信支付的原因

滴滴,有种你别动啊!
你终于成了你讨厌的样子——今日头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