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顾了失能父亲两年后,他意识到养老院才能给他解脱,就算被责怪也不曾后悔

 养老运营消消乐 2020-12-25

图文无关/来源网络

都说养儿(子女)防老,可现在似乎和原来不一样了。

老人有了退休金,有了更多的选择;儿女社会压力变大,无心顾及和陪伴长辈。

当父母老了,走不动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你会选择将他们送进养老院吗?可能对于很多“孝顺子女”来说,他们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但如果老人的脾气和身体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家庭和谐呢?你是否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在儿女家里,这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么?儿女孝顺、老人慈爱,能实现真正的其乐融融么?

下边,我们就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大家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01
8旬老人被送进养老院,儿子:被责怪也不曾后悔,因为自己快崩溃了。

80岁的王大爷因为生病,已经在床上瘫痪两年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只能等着儿子和儿媳的照顾。

儿媳妇一开始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但时间一长,老人总是发脾气,向家人表达各种抱怨和不满,儿媳妇慢慢地感觉到了疲倦。

有一次,儿媳妇做好饭给王大爷端过去,他尝了一口觉得饭菜不合胃口,直接将碗打翻在地,还怒斥儿媳:“怎么饭也不会做,这么难吃。”于是儿媳妇去找丈夫诉苦,说自己真的已经尽力了,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啊?

王大爷的状况不仅影响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还影响到了28岁的孙子。有一次孙子带自己的女朋友来家里做客,看到李大爷这样的情况后,婉言拒绝了继续交往。

面对家庭的种种问题,50多岁的王叔叔也很头疼,在经过多个夜晚的辗转反侧之后,他决定将王大爷送进养老院。

王大爷在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老人去了养老院后,王叔叔却要面对左邻右舍的责怪与议论,说他是个“不孝子”,但他却不这么认为,在和朋友聊天时,很坦然地表明:“被责怪也不曾后悔,我爸去了养老院,那里能给他更多地照顾,家人隔三差五地去看望他,大家都很开心”。

而且哪里都是老年人,有话可说、有事可聊,也不会觉得寂寞。

吃饭的时候,还有专门的人伺候,大家都是一样的,年龄相当,生活环境类似,共同语言也多,吃完饭唱首歌、聊个天,生活过的也挺滋润。

现在这个社会不是旧社会了,没有必要非跟自己的子女牵扯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老人也要有自己的晚年。

王叔叔不曾后悔的原因,真是既现实又无奈,既想做个孝子,让老人过幸福晚年,又想照顾自己的小家,当两者不能兼得时,选择就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另一个问题。

02

送父母去养老院,就是一种不孝吗?尊重彼此的选择更加重要。

许多子女不支持父母去养老院,他们的初衷有时候并不是真的为父母考虑,而是担心被别人说是“不孝”,说到底,他们或许已经厌倦了父母的“无理取闹”,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其实对大家都好。

那到底应不应该送父母去养老院?其实养老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要尊重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就好。

如果老人真心想去养老院,那子女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找一家服务相对优质的养老院,让老人安度晚年。

如果老人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和睦,那就需要父母和子女共同协商,做出决定。但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做到应尽的责任,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不用过于在乎旁人的观念,毕竟日子是给自己过的。

衰老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现实,当我们年迈的那一天,会选择哪种养老方式,或许每个人的选择并不相同,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是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已经做到了问心无愧,我们对家庭的付出也是全心全意,但至于结果如何,不能要求他人。

03

笔者看法:与其在一起纠纷不断、磕磕绊绊,不如分开生活,各得其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方式也开始多样化。原来的时候,年龄大的老人只能与子女居住在一起,没有其它选择。

而当今,各种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选择。

再加上一些现实的因素,例如:两代人同住会让双方不自在,或产生各种矛盾、分歧。与其在一起纠纷不断、磕磕绊绊,不如分开生活,各得其乐。

就像案例中的主人公一样,住在一起虽然没有大的矛盾,但各自都会觉得不自由、不方便。

所以,未来的各种养老机构,会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希望步入老年和即将步入老年的我们能够坦然生活。

参考来源:

1.腾讯;

2.百度。

猜您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