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经理说|杨建海:看不见的因和看得见的果

 wupin 2020-12-25

先说两个德州扑克相关的故事。打德州扑克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朋友已经弃牌,但仍然想再看看后面发的牌。如果发出来的牌是自己想要的就懊悔不已,觉得自己弃错了牌。如果发出来的牌不是自己想要的才觉得心安理得,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成熟的牌手知道这样做的玩家通常是还没有入门,因为要不要弃牌只跟概率相关,与某一次发出什么样的牌是无关的。所以简单去判断一名德州扑克牌手的入门水平,就看他弃牌后会不会去看下一张牌。

另外一个故事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个德州高手在拿到WSOP冠军之后连获奖典礼都懒得参加,拉着自己的朋友去复盘刚才的牌局,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如何进一步改进。仿佛刚才参加的只是一次普通的牌局,或者说刚才的输赢已经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按照合理的概率来打牌。

未入门选手只重视输赢,顶级选手只重视对错。通常来说,大家在潜意识里会把输赢和对错划等号,赢的就是对的,输的就是错的。以至于有人总结过一句话:赢钱就是投资,亏钱就是投机,亏大钱就是犯罪。中国历史上也有“成王败寇”的古话。那为什么我们要把输赢和对错区分开,并且认为只有把输赢和对错区分开,才能正确对待投资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概率。

按正确的概率打牌可能会输,按错误的概率打牌反而可能会赢。但如果因为“输”就改掉正确的打法或者因为“赢”坚持错误的打法,长期来看其结果可想而知。识别输牌中的正确或者赢牌中的错误有助于强化我们对结果与决策质量之间关系的理性区分。

看起来并不复杂的道理,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成王败寇”,以结果论英雄的情况还如此有生命力呢?原因或许在于,对错是看不见的,而输赢是看得见的,如何正确归因就是一件既不容易,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卡尼曼的经典之作《快思慢想》里提出人的思维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快系统,一部分是慢系统。快系统是预装到我们思维系统中的,行动迅速,可以用于快速决策。慢系统是后天习得的,行动缓慢,又要消耗很多能量。用输赢来判断就属于快系统,用对错来判断就属于慢系统。

德州扑克是一个被驯化了的概率世界,现实世界要更为复杂。德州扑克的概率是确定和不变的,现实世界或者股市里的概率是经常迭代和变化的。确定性的概率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是相对容易知道对错的。那么面对经常迭代变化的概率世界,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秉承的理念是否正确呢?

回答这个问题颇为不易,不过回答另一个问题要相对简单,就是在归因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错误?我觉得投资中经常犯的错误是动机性推理和自利性偏差。动机性推理就是通常所说的“屁股决定脑袋”,一旦做了某项决策就会选择信息不断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社交媒体的发展更强化了这一行为,算法驱动的社交媒体推送给你的总是你喜欢看的,不断强化你的认知,这个就称为“信息茧房”。自利性偏差是指事情要是做好是因为自己厉害,没做到是因为别人或客观原因的影响,结果就是成果是自己的、错误是别人的。想要克服这些认知问题或许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成为最好的不吝啬于肯定他人的人,成为最勇于承认错误的人,以及成为最善于在好结果中发现错误的人。

很多时候看不见的东西反而比看得见的东西更真实。输赢只是表象,对错才是实质的;价格只是水面的涟漪,价值才是水下的暗涌深流;果是虚妄,因才是真实的。在佛学的体系里,我们很多认知错误产生的底层原因是“我执”,就是执着自我,太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自我为前提,动机性推理和自利性偏差都是这么来的。

未入门选手只重视输赢,顶级选手只重视对错,就是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概率并不是在某一次中结果中体现的而是在若干次结果中体现出来的,在因果论中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

回到投资上来,我们需要更加坦然地应对市场和自己的净值波动。低潮时不要过度总结,把本来正确的东西改掉。高潮时不要妄自尊大,要善于从好的结果中发现错误,改进自己的决策质量。通常来说,我们既不像低潮时看起来那么傻,也不像高潮时看起来那么聪明,真实的自我介于这两者之间。运气是会均值回归的,而决策质量是可以不断累积、不断提高的,而这才是我们需要不断改进的“看不见的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