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买年金险不是为了收益的

 Jun保屋 2020-12-25

写了半天文章给写砸了,我明天再补作业吧,今天就简单的对上篇文章《想买平安金瑞人生年金险?建议你先算算它的收益》再做一点点回应;

毫不意外,上篇文章后台收到了不少来自平安伙伴辣眼睛的评论,有些评论真的是给我气得够呛;

代理人伙伴在评论中都在向我强调同一个观点:买年金险不是为了收益的;

这个观点我十分赞同,也是我一直分享的,这里愿意再强调一遍:

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年金保险作为一种安全稳健的理财产品,不可能具有高收益,如果你是被年金保险的高收益所吸引,那你购买后一定会后悔的;

但同时,我想问的是,既然各位代理人伙伴都知道,买年金险不是为了收益的,那为什么在朋友圈的宣传文案中,都在处处强调收益呢?

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在宣传自家年金险产品时,都在用类似上述的宣传文案;

保单生效XX年,每年返还XX万;保单生效XX年,账户价值有XX万;还有什么教育金、婚嫁金、事业金、养老金,一辈子现金流...反正好像只要有了一款年金险,将来不是亿万富翁,也至少是千万富翁了;

哪一家保险公司不是在用一系列超具冲击力的数字,营造出年金险具有高收益的假象,以此来诱惑消费者?

有多少平安代理人在销售金瑞人生时会告知自己的客户,给0岁宝宝买金瑞人生,主险一系列返还金背后的真实收益只有1.96%?

又有多少代理人,在销售自家年金险时,会跟客户计算产品真实收益?

既然买年金险不是为了收益,为什么就不能告诉你的客户年金险真实收益是多少呢?

是不是因为,虽然你知道不能为了收益买年金险,但是你更知道,你的大部分客户却都是冲着收益才买年金险的?

这才是我真正讨厌的,也是在上篇文章想向大家传达的;

在我看来,

代理人卖年金险可以,但不要用年金险高收益的假象来诱骗消费者;

消费者买年金也没有任何问题,但不要误以为年金险有高收益而去买它;

...

代理人伙伴在评论中还说到了年金险的很多作用,比如说财富传承、资产保全,比如说强制储蓄,比如说养老补充;

财富传承、资产保全,年金险的确有这样的作用,但是99%的人都用不上它;我想,除外房产后,没有千万身家,应该是用不着考虑财富传承的吧?

在我看来,年金险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大的作用是准备养老金、长期强制储蓄。

在《是时候谈谈养老保险了》中我有跟大家分享过,按现有养老金标准,职工养老保险只能替代40-50%退休前工资,单纯依靠职工养老保险来保障退休后生活,是有些不足的;

我也曾跟大家分享过两个小新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据测算,2018年至205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缺口的现值为56.6万亿,相当于2017年GDP的68.4%。(证券日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7月19日表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2050年前后,正是我们这批80后、90后老去的时候,这两年出生人口又不断下降,所以悲观一点看,我们自己的养老可能会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我们想在老年时完成现在许下的愿望,不论是天天旅游也好,过体面的老年生活也好,还是老年不依靠子女也好,那从现在开始准备充足养老金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当然,准备养老金的本质就是存足够的钱,不论是存在银行,还是放在基金、股市,都是准备养老金的办法;

再不济,中国是有赡养老人的传统的,只要有子女,不论有没有养老金,我想老年的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再加之我们买够了医疗险、重疾险,养老金保障需求也不是那么强烈了;

再剩下的,对一些伙伴来说,存钱是件超难完成的事情,那买一份年金险,每年准时交保费,强制储蓄也是一种办法;

所以说,年金险这种东西,揭开“高收益”的假面目,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也就只剩强制储蓄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作用了。

...

最后再说明一点;

我分享给大家配置保险的观念也是有适用人群的,我认为我分享的保险消费观念适用于家庭年收入在50万以下的工薪阶层;

如果说你的家庭年收入在几百万,或者说资产过千万,显然这样的经济条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会去关注性价比的,具体到买保险上,不论是买返本保险、分红保险,只要保额买的足够高,也都没有任何问题;

平常也有少部分高收入伙伴咨询我保险问题,比如说问我泰康的养老社区怎么样,这问题显然我是给不了建议的;

如果没有变化的话,泰康养老社区入住资格是购买它家年金险累积保费达到200万,以我目前的经济能力及眼界高度,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每个月花几万去租一个房子住,泰康养老社区很高端,但对我来说是不能理解的存在。

买年金险也是一样的道理,我没有身处资产千万的阶层,我根本不了解这个阶层的生活及需求,建议更是无从谈起,对于这类伙伴来说,我公众号分享的可能都是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