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建筑艺术家的“脑洞”折服

 印客美学 2020-12-25

Wherever you are now, I've been there before.

建筑界大师们的脑洞总是丛出不穷,他们用实践证明了自己“决不被束缚”,不断创造着新鲜事物,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景观。

仔细研究,又有着许多门道,总是充满着无限乐趣。

小印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些充满别样乐趣的建筑。

灵动的想象,无处不在


当建筑语言开始灵动起来,建筑师们便越来越大胆地探究设计出新思路。于是,越来越多拥有大胆几何形状、艺术气质浓厚的建筑,便成为我们生活中迷人的一部分。

想象无处不在,跳脱原本的束缚。我们才懂得,建筑居然还可以这么玩。

请欣赏下图巨作,猜猜看,这是什么。


有道是:“内心之动,形状于外,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草稿纸上的“鬼画符” ,实则名为“风之翼”,是顺风航行的帆船意象,更是大师弗兰克·盖里热衷于在垃圾箱里寻找灵感的日常行为。


我梦想着设计一艘象征法国深厚文化使命的宏伟舰船。
——弗兰克·盖里


有人diss这位奇奇怪怪的设计师是靠“揉纸团”来设计建筑的“另类坏老头”,毕竟,他的建筑实在是太神奇了。

△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馆 位于巴黎近郊

实际上,盖里的建筑里有着无限的魅力,业内将他看做是建筑界的编舞师和毕加索。

不只是因为他的建筑物造型上的解构和跃动,更因为他所及之处,城市景观在视觉上和感官上完全被改变,创造一种如乐曲般的欢愉。

看他的建筑,总有一种“还能这样?”的错觉。

△Marqués de Riscal酒店草图&实景 西班牙

有脑洞的大师们,总能通过高度抽象和变形把对象还原为简单几何体的平面构成,完全摒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则。


他们将对象不同角度的片段同时并置在一个画面里,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即便现实当中再过于华丽的建筑也没有意义,真正的家建筑思想存在于建筑方案之中。

建筑是具有时间性,但构想则长久保留于思想。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使是直观上的“未建成”构想,也是他的“刻意而为之”



融合,是建筑最好的归宿



艺术家们在创造令人惊叹、具有视觉冲击力作品的同时,能通过考虑建筑中时间、氛围、记忆与人文等因素为其注入灵魂。

比如,雪景给大师什么启发?大概就是如天堂与圣殿般的此地。
 
△巴兰滑雪度假村 伊朗
 
在设计中,以地形的层次感取代了原本的冰砖结构,并在水平方向不断层叠线条,塑造出建筑的圆顶形式。
 

这一隐喻设计,采用了自然和人造物双方面的设计灵感,从而实现最终的表现形式。
 

在设计者看来,“建筑还有环境一同永久的存在下去是一个最大的主题。”一体感,连续性非常关键。

如果做成直线和圆等规则的曲线就要改变周边环境来适应建筑,但是如果选择自由曲线可以让建筑来适应周边环境,这也是这个建筑的个性。

当白色被充满未来感的弧形无限拉长,当阳光从具象化的顶部圆洞照射而来,空气、水、阳光所有的元素汇聚成海。

当艺术和“洞学”跨时空联名




“用时尚的设计将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之间的对立、冲突尽量变得温柔自然和谐统一,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文脉价值。”

——  美克品牌创始人
美克洞學馆总设计师  
 冯东明
建筑,说到源头就是洞与穴。

自然之美,远超人工雕琢。不声不响,穿透千年之期。而以“洞穴”打造出的建筑,则别具一格。

△米罗顿洞穴 智利天然大理石教堂

这座大教堂是大自然的杰作,由一系列灌满水的大理石岩洞构成,向人们展示曾经的地球拥有怎样壮观宏伟的地理学特征。

由水“雕刻”而成的蓝色岩洞内,绿松石色的卡雷拉将军湖湖水反射着阳光,景色十分绚丽。

千百年后似乎人类又回到了过去的时代,寻找其中的美学意义。


除去西方,在中国,设计师们也从“最原初”之地找寻灵感。

看看下面这几张手稿。

(仅供印客美学使用 严禁转载使用)

是不是具有中国艺术气质的灵动设计?

这是坐落在北京的美克洞學館。


让我们能看到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里,多了一些抽象意味十足,且张扬奔放的建筑,也是另一种趣味。

这实际上是美克美家对“新零售”的探索,洞學馆从艺术空间角度出发,缔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空间。


第一眼便是惊艳。


没有光怪陆离,也不需要五光十色,然而就是黑色和白色的碰撞,让洞學館有着独特的空间魅力。




现代、简约,有序列队组合的体块,加上镂空的玻璃窗设计,沉稳却不轻盈;流畅优美的线条,唯美又不失大气。

阳光打在白色的巨大建筑上,与别致的镂空玻璃设计相衬,映出天空格外的蓝。阳光可以穿过洞學館,折射出一缕缕光斑。

△拨云见日还是仰望星空,统统都能实现!

融合和跨越,体现在洞學館的每个角落。

设计参考在丝路文脉主义影响下的后现代风格,融合不同文化,将古典构建以抽象的形式组合在一起。


非传统的混搭、叠加等手法,或象征、隐喻等方式,整体营造出圣洁、时尚和充满艺术底蕴的“穴居”文明。

它以“洞穴”作为意象,融合了西域白雅丹地貌及龟兹风格,将古典构建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了别样的“穴居”文明。


作为建筑内部的采光井,龟兹洞天借鉴克孜尔“大像窟”顶部开口的设计,以独具设计感的造型,将建筑顶部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成为“别有洞天”的最诗意诠释。古与今、天与地,在此相融于一瞬。

在文化的交融之间,更给每一个到访者,关于更美好生活方式的热爱与思考。

“美”——美轮美奂,精美绝伦、“克”——沉潜刚克,高明柔克。艺理相生。


美克美家一层到三层的空间,由美克美家旗下多品牌和多业态区域构成。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体验如美术馆一般的,具有设计感的景观:

△白净的围栏,流转的曲线,美得不言而喻。
 
通过这里,你仿佛可以看见树梢的绿叶与空中的飞鸟,若是碰上下雨天,还可以想象雨滴落下后与地面水滴的奇妙融合。

洞内,洁白如霜,洞外,遍地白雪,一洞两景,景景相扣,让人不得不赞叹,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你可以在书巢格品读一本好书,品尝一份健餐与下午茶,也可浅尝一杯醇香的美酒,亦或是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沙龙或朋友聚会。


洞學館无疑是一座“感性”的建筑空间。

走进便会放下手机,放慢脚步,闭上双眼,用心与感官去体验精心打造的空间艺术品。

二层艺术空间的图 

这里也是一个打卡点位,大家不用再去美术馆才能看到艺术家的作品。

二层设计中心的图  设计师们办公的地方

若是走累了,你也能够在别具特色的“丝路餐厅”中,品味到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希腊、波斯、西域龟兹等五个国家的风味美食。一扫一整天的疲惫。


而美克科艺化之路的全新魅力和使命,带给打卡的你,关于更美好生活方式的热爱与思考。空间场地面积近三百平米,格局完整通透,视觉效果拉满分,总之随便你怎么拍,都好看!

它为不同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学者等提供一个轻量化、多功能、可移动的艺术活动空间。
 
△这个大玻璃,不黑不吹。
可太出片啦,简直就是为摄影而生的!


在小印看来,美克洞學館很好地区分了当下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传统商场业态,在这样的艺术空间里消费、打卡,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极为享受的体验。

怪不得这里被称为是“生活体验式购物空间”呢~


美克洞學館地址:北京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99号  1.15号正式营业
大家也可关注美克美家美克洞學館公众号及官方微博动态
欢迎各位Inker到场参观,说不定还可以偶遇小印哦!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