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差别越来越大

 布衣粗食68 2020-12-25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长大以后,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努力读书。”总以为读书是没有用的,并且读书太累了。

每当看到大学生给只有小学文化的老板打工,自己就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其实,人到中年,读书和不读书的人,差别越来越大。

01

人到中年,不读书的人,赚钱越来越难。

上个月,几个同学小聚了一下。

当我赶到聚会地点的时候,已经有十来位同学先到了。在等待开餐之前,我们聊了很多,各自介绍了自己最近的情况。

同学小李,原来在班上是最调皮的一个人,常常弄脏别人的衣服,还故意把别人的书包藏起来。班主任找小李谈过很多次,把小李的父母也请到学校谈了很多回,但是收效甚微。

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学习,班主任安排小李坐到教室的最后面。因此,小李更加有恃无恐,上课总是小动作不断,还偷偷看无聊的小说。

小李高中毕业后,去了东莞打工,后来自己开了一家玩具加工厂。有两年,小李的加工厂里有三十多个人,年收入有二十多万。

趁着聚会的机会,我和小李聊了很多。我问:“小李,你的生意越做越大了吧。”

小李说:“别提了,我的加工厂转让出去了,现在失业在家。哦,应该说是失业在东莞。我只能在东莞待着,回到家里,父母总是唠叨没完,邻居也嘲笑我,太难受了。”

原来,最近两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玩具加工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小李没有掌握加工的技术,做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太低,导致出现了亏损。

为了拯救加工厂,小李请了两个技术人员,但是没有效果。一方面是技术人员不太负责,一方面是请技术人员的工资太高,小李舍不得。

我问小李:“你可以自己去学技术啊。”

小李说:“你就别嘲笑我了,我那是读书的材料?我一看书,就头痛。”

事实上,没有读书的人,不仅是自己创业很难,就是打工也很难。没有文化的人,只能在工厂里做最低端的工作,多半是流水线上的员工。有文化的人,才有机会成为管理人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那些大老粗们,如果不愿意努力学习,不把工作做细做精,就难以立足。

人到中年,也可以通过成人教育拿到很高的文凭,但是这样的文凭,水分很足,含金量不高,在社会上难以得到充分认可。人生的起点,比起那些努力读书的人来说,就低很多。

人到中年,如果没有文化,也不愿意继续读书,那么他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在行业竞争中,难以分到一杯羹。

02

人到中年,努力读书的人,活得更有底气。

在同一个单位上,有的人工作效率很高,有的人工作效率很低。

你在上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能够轻松做好的事情,但是你却老半天都没有搞懂。

比方说,一个电子表格,需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调整,真的行家里手,利用文档里自带的功能,几分钟就做好了;不懂得用文档软件的人,只能靠手工修改和计算,耗时耗力,要是没有及时完成任务,还会被领导责罚。

那些努力读书的人,对新兴事物,稍微用心学一下,就会了。因此他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会有畏难情绪,而是主动说“让我来”。

一个人,总是可以战胜困难,那么他做事的底气就更足了,赚钱的本事就更强了。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书本就是人生的“金刚钻”。敢于面对困难,能够把握人生的发展,这样的人生,就是自己说了算,不会受制于人。

读书越多,就业的机会越多,创业的技能越多。

赵树理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

一个人读书多了,赚钱也多了,买房买车都不愁,走到哪里都有面子。同时,他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很有头脑,不会上当受骗,也善于寻找机遇,有能力抓住机遇。

03

读书要趁早,读书要终身制。

马云说:“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

每个人都不能说,读书已经够多了。读书是一辈子都不够的,就是一个专家学者,也是对自己擅长的方面很了解,对其它方面,也是一知半解的。

在学校,读书和不读书的人,体现在成绩方面,并没有因此导致变穷,也没有把书本知识变成财富。

二十多岁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在刚刚起步,对人生发展还没有准确的定位,因此人与人的差别还没有体现出来。

到了三十岁之后,我们都成家立业了,人生的区别就越来越大了。

有的家庭,越来越幸福,夫妻一起创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家庭,夫妻一起努力打工,虽然也是拼命赚钱,但是收入很少,只管温饱。

老祖宗告诉我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要等到你要努力赚钱了,才发现自己学识不够,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机遇”。

读书,越早努力越好,如果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还是不学无术的样子,那么你就从现在开始,加把劲,多读书。

读书多了,你的人生就有了靠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