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茂林之家 2020-12-25

乌鲁木齐,简称乌市,古称迪化。新疆在古代属于西域地区,而乌鲁木齐则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正因为乌鲁木齐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所以乌鲁木齐呈现出了开放、热情的多元文化气质,是整个中亚地区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下面的一组老照片拍摄于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从这些照片当中能够鲜明的感知到乌鲁木齐的的浓郁民族特色。图为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火车站广场,站前广场非常宽阔。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南门大剧院。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八楼”汽车站台。歌手刀郎曾经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有句歌词,“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其实“八楼”是乌鲁木齐公共汽车的一个站台名,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友好南路,乌鲁木齐的2路汽车从火车站开往机械厂,中途有个车站叫八楼,八楼曾经是乌鲁木齐市内最高的建筑,如今是乌鲁木齐昆仑宾馆。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乌鲁木齐的街头菜市场。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乌鲁木齐的一个热闹的集贸市场。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街景,那时的普通维族民众的生活。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街景,马路边是维族同胞的住宅。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一头驴车拉着一家维族家庭外出。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1980年代的乌鲁木齐,相互拉着衣襟过马路的小朋友们。

老照片:80年代的乌鲁木齐,“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原来真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