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者心语

 愚伯的自留地 2020-12-25

文:何光燕

图:来自网络

不知不觉又到了吃午餐的饭点,我与同事邀约来到了厂的二楼食堂。进入食堂的大厅,感觉整体环境干净清爽。一张张小巧的桌椅整整齐齐的排放着,地板上一尘不染。

食堂里供应的荤菜有鸭腿、小鱼、肉类,素菜有西红柿、莲藕、小白菜……一有尽有。

我要了几个小菜,打上一碗豆芽汤和一碗白花花的米饭。一顿简单的午餐就开始了。坐在干净舒适的座椅上,看着陆陆续续到食堂用餐的年轻员工们,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看着她们那如瀑布般飞流的长发和得体时髦的衣服及脸上挂着的微笑无不展现出青春的美好!想当初自己也曾是年轻美丽过来的!

记得在1993年的时候,我们一群年轻爱笑不知疲劳的女员工们,曾是厂里面的开心果。那个时候在安海公园旁边的通耀鞋厂上班。那时厂是台湾老板开的,生意还火红。鞋做出来主要是外销,有白色运动鞋和大尺码的妈妈布鞋。

每天从早上七点半上班到十一点半中途吃饭半小时,到晚上五点半下班吃半小时饭后再加班到晚上九点半。早餐自己掏钱买油条、豆浆、包子,午餐与晚餐都在厂里吃咸饭。闽南人煮的咸饭好吃,里面的配料有花生、小虾、香菇。厂里的咸饭员工自己吃多少打多少,只要不随意倒掉浪费就好。

那个时候一个个同事老乡都年轻,为了远方的家人哪怕工作再辛苦累都不觉得累。每天晚上下班后回到宿舍是我们一群年轻人最快乐开心的时光。那时候人人都会织毛衣、毛裤、用钩针钩帽子、鞋子。

天天晚上,大伙边开心地聊着天南地北和一针一针地把对远方的亲人相思之情柔柔地织起毛衣里。那个时候大伙说得最多的都是远方的亲人老小。家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谁不想?当想家人想孩子时,大伙都会把家中寄来的老小照片拿出来,大伙你递我我传她互相分享着。

那时老家人老年人照相一般都是在自家附近请人照的。至今我都还记得当时仅二岁多的大女儿手上打着一把花伞,身上穿着干净的荷叶边连衣裙,脸上露出天真无瑕的微笑。

记得那时厂里面的外地女孩子一般装着都很朴素。不是她们在爱美的年龄不懂美,而是省下钱来,给家中的兄弟姐妹读书或贴补父母开支。

那时很多次都看到江西女同事,每到放工资时仅剩下几十元钱供自己开支,其它的钱统统邮寄回家。说实在话那时出来打工人真的很省。

我有一老乡在工地上做小工,一年到头连买新衣服一起总共花了三百多元钱。一年寄回老家六千多元。有时工地上如晚上有加班老板给他发点晚餐饭,他都是就这样拿着一把面条到我家搭锅煮面连青菜都舍不得买一把。

一晃眼我们己步入中年,孩子们也一天天不知不觉长大了。人们说最好的亲情是陪伴。人生钱是挣不完的,孩子的成长期是有限的。一旦错过人生就再也没有重来。

“老乡你慢慢吃,我先走了!”正当我沉浸在往事回忆中,同事一句话把我拉入到现实眼前。看着那一个个穿得漂亮的女孩子们,她们是第二代打工者,也许在她们当中有些还是当年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不易,父母在外辛苦挣钱一掰成两分花,更不容易。愿第二代打工者能善待自己的父母,不要让他们年轻时拼命打工为家伤身,老迈时两代人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伤心!

其实,当年的留守儿童也不易,他们与父母是一年的相思期盼,换来的是短暂几天的相聚。在这世上有多少父子母女,因缺少真情的陪伴,而导致心与心的距离是何其的遥远。

也许世上真没有什么叫完美,如有彼此理解对方的不易,读懂对方的内心,生活才画成一个圆圆的完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