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个角度看蝴蝶翅膀的美艳

 小山草木记 2020-12-26

《林海伦的博物学》原创系列之二十六

蛛蛱蝶后翅腹面局部,图案复杂而有美感

我们要认识一种生命,通常采用两条不同的途径:一种是研究它们的行为特点,以期获知其内心的动机;二是观察生命体的显微构造来窥见其独特的生理功能,构造与功能总是紧密相连。

蛛蛱蝶后翅正面局部,与腹面的图案相去甚远,

蝶翅正面的图案通常色彩明快,

腹面图案通常复杂而低调

用我们人类的肉眼来观察生物的身体构造往往是很粗浅的,无法深入。只有借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生物的微观结构。我认为弄清生物的微观构造是认识生命本质的一条捷径。当然生命的终极原因可以归结为DNA的基因编码。

忘忧尾蛱蝶后翅正面特写

忘忧尾蛱蝶后翅边缘特写

近日,我对宁波常见的几种蝴蝶翅膀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都很有意思,将图片发上来让大家一起分享。毕竟能摸到显微镜的朋友并不多,但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的却大有人在。当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景象与拍摄出来的图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实际看到的要比图片更加立体且生动,主要原因是实际观察时可以通过调焦来全面看清其中的结构特点,而图片只能锁定在一个对焦面上。这与从宏观自然景物拍摄到的图片状况正好相反,后者往往比实景更加出彩,具有较大的美化效果,而显微摄影则是一种效果弱化。

碧凤蝶后翅肛角正面特写,

热烈的色彩形成一个视觉中心,

边缘部分的鳞粉变得细长如毛茸,

便于飞行时减少涡流的作用

碧凤蝶后翅正面边缘,示毛茸部分,

它们是特化的鳞粉,抑或鳞粉就是特化的毛茸

碧凤蝶后翅正面的斑纹,

示中央部分的蓝色闪光鳞粉,

这是物理折光现象造成的,并非由鳞粉本身的色素产生

在显微镜下观察蝴蝶的翅膀有两种方法,一种用体视显微镜,类似放大镜的原理。主要用来观察生物体的表面特征,比如体表的毛茸、腺体和脉纹等,观察到的现象比较立体而生动。所用的光源直接投射到被观察物的表面,而不是穿透作用,观察前则无须作预处理。但体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限,通常在100倍以下。

碧凤蝶后翅正面的金绿色和蓝色闪光鳞粉,这是清晰的影像

碧凤蝶后翅正面的金绿色和蓝色闪光鳞粉,这是虚化的影像

碧凤蝶后翅正面的金绿色闪光鳞粉,

虚化的影像似乎更有感觉

碧凤蝶后翅正面的金绿色闪光鳞粉,

这是物理折光现象造成的,

并非有本身的色素呈现,

鳞粉的精细构造可形成不同的闪光色彩

另一种就是常用的透光显微镜,它的优点是有不同的放大倍数,最大可达1000倍,可以看清更加微细的内部构造。所用光源可穿透被观察物的内部,因此在观察前要作预处理,即制片过程,比如用双面刀片切取极薄的植物组织切片,或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稀甘油,放上花粉再盖上盖玻片,才能进行观察。 

碧凤蝶后翅正面的新月形斑纹特写,

橙红色的斑纹在黑色的背景中显得尤为醒目

蝴蝶是所有昆虫中最美丽的一个类群,美就美在它们的翅膀五彩斑斓,而且翅膀相对于身体来说是硕大无比的。美丽的色彩都是由微细的鳞粉组成,这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得一清二楚。蝴蝶翅膀上的鳞粉是种特化的毛茸,具有极其精细复杂的构造。

蝴蝶翅膀上的鳞粉,确切地说是鳞片。它们多数像是一片片的花瓣或鸟类的羽毛,具有细小的柄部,用于插入到翅膀基膜的卡槽(插座状构造)中,鳞片的顶端又有花瓣一样的缺刻或不分裂。有的鳞片狭窄细长简直就是一根毛。这是种过渡现象,由此可以推断鳞粉就是从昆虫体表的原始毛茸不断演化而来的。

桔凤蝶复眼特写,复眼呈圆球形,上边粘有鳞粉

桔凤蝶后翅的正面局部,其中也有蓝色闪光鳞粉

桔凤蝶后翅腹面的脉纹特写,

翅脉上覆有黑色鳞粉,标明其清晰的脉络

桔凤蝶后翅腹面特写,

冷暖色块处理得无比协调,

就是一幅抽象画

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出,鳞片都是由纵向的线纹组成更加微细的构造。我们肉眼看到的许多奇妙且不同色系的闪光鳞粉,就是由这些极微细的构造对光线进行复杂的折射和反射后所产生,我们称其为“物理色”。比如著名的巴西蓝闪蝶,都是由这种物理色造成,物理色具有明显的变色现象,即变换观察角度,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其实在这类蝶翅中是找不到蓝色素的。


桔凤蝶后翅腹面特写,冷暖色块处理得无比协调,

形成一幅自然山水画

当然,蝶翅上除了有物理色的鳞片外,也有更多的鳞片是用化学色素来着色的,它们与物理色一起共同为蝴蝶的翅膀呈现出让人惊叹不已的斑斓色彩。

桔凤蝶后翅正面放大50倍,鳞粉犹如绣花针下的彩线,

细细密密分毫不乱

桔凤蝶头部特写,示发条状的虹吸式口器

蒙链荫眼蝶前翅边缘的眼斑特写,

眼蝶科蝴蝶的翅面上多数具有眼斑状图案,

眼斑中心常常有高光亮点

透光显微镜下的桔凤蝶鳞粉,放大100倍时,

鳞粉像是花瓣或羽毛,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蝶翅上的鳞片都是非常有规律地排列在透明的基膜上的。每一鳞片只有一种颜色,它们就像中国的刺绣作品一样,用各种单色的彩线一针一线地创作作品,丝丝缕缕却纹丝不乱,绣出无比精美的花纹图案来。

 透光显微镜下的桔凤蝶鳞粉,放大400倍,

黑色的鳞粉其实呈灰色,橙色的呈黄色,

已经可见其更加细微的精细构造

透光显微镜下的桔凤蝶鳞粉,放大400倍

透光显微镜下的桔凤蝶鳞粉,放大1000倍,

可见其十分精细的构造,

它是昆虫体表毛茸的一种特化现象

透光显微镜下的桔凤蝶鳞粉,放大1000倍,

每片鳞粉都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具精细的基部,

可以与翅面的“插座”相分离

每次在显微镜下看到这些极其精细的微观图案,我都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伟大和神奇。如果没有一种高度智慧的理性思维来构思和控制,要形成如此精美的鳞片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蝴蝶这个小生命的虫脑自己是万万没有这个能耐的,就像我们人类的大脑是根本无法控制自身指甲的生长一样。

透光显微镜下的桔凤蝶鳞粉,

花瓣状鳞粉整齐地排列在翅面的“插座”上,

据称鳞片可以竖起来或平贴下来

唯有“万物皆有灵”才能解释生命现象——生物的理性和智慧不光在脑部存在,它们同样存在于每个细胞甚至细胞器或更加低的层级中,比如生物大分子中!

林海伦   2018111

------the end---------

林海伦老师工作照

《林海伦的博物学》专栏系列

1、林海伦:溪口镇再次发现珍稀兰科植物宁波石豆兰 ——此为其全球第四个分布点

2、本草传奇:宁波代表性中草药16种

3、夏日来临,开启虫虫的狂欢季

4、人间最美五月天,且观夏花最绚烂

5、蝴蝶 | 会飞的花朵

6、蛾子 | 夜空中的神秘精灵

7毛叶铁线莲 | 宁波野生铁线莲中的皇后

8、真葩固自异,风吹百合香

9、讲一个真实的蝴蝶爱情故事给你听

10、百部 | 叶上开花的奇葩植物

11、碧空如洗的天穹正是仰望星空的好时机 ——四大行星同现一片天,壮观!罕见!

12、视频直击:银灰蝶幼虫尾管翻缩腺“开花”,看看其如何耍花样驱赶敌人

13、草木不是无情物——神奇的植物感应性现象

14、网红美花药百合的智慧和奥妙

15、玫瑰石蒜 | 石蒜家族难值难遇的Superstar

16、虫虫们也过“七夕节”,看看昆虫婚配的众生相

17、花叶不见姿态奇,姹紫嫣红石蒜季——宁波8种野生石蒜大起底

18、宁波惊现罕见的“粉红石蒜”和“红黄石蒜”

19、初秋,来一场野蘑菇的视觉盛宴

20、宁波首次发现珍稀药用植物“宁波的野山参”——竹节人参

21、石蒜季压轴大戏,龙观上万株矮小石蒜迎来盛花期

22、透过一个小孔,看看露水草的微观构造有多美!

23、显微镜下的气泡奇观

24、春花秋实,秋来观果正当时

25、宁波滨海耐盐碱植物调查小记

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关爱自然 敬畏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