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全面提高观看动画的体验?说说我的经验谈

 T哥小站 2020-12-26

大概5、6年前,我和绝大多数阿宅一样,用手机或者平板看动画片,毕竟那时候,看动画还只是娱乐,如今看动画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对看动画的体验要求是直线上升,大概在3年前,我大概已经开始放弃在手机和平板的屏幕上看动画,而用28寸的PC显示器看;如今是不开着55寸的电视看都接受不了,尤其是观看一些制作优秀的经典作品,不用上优质的电视看简直对不起他们的优秀制作;就像用惯了全面屏的手机,就再也接受不了厚边框,厚刘海,厚下巴的手机一样;用过好的,落后的就回不去了。

当然你会说,追求体验,有钱直接砸设备就行,那肯定没错,升级硬件,肯定会提升体验,但很多朋友手头没有这么充裕,该如何升级硬件,哪些是可以靠升级软件来增加体验的,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如果追求画质,片源是最重要的

画质这个东西,硬件可以提升的观感是有限的,软件上的片源才是硬道理。

即便是5、6年前,我在手机或者平板上看动画的时候,也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本地党,下的动画720p起步,如今开始近一步追求画质的时代,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本地党,1080p标配,除非是《Goblin Slayer》这种画面又昏暗线条又粗又模糊不清还有删节,字幕组还更新很晚的新的情况下,没有办法才看720p,不然是不看720p的。

再说一下片源,经常有朋友私下问我在线画质选1080p+,或者选什么“超高清蓝光画质”,是不是可以媲美蓝光?

这里首先要提的是:在官方推出BD(蓝光)之前,新番是没有好画质的,BD的画质和在线新番的画质是两个次元的东西;哪怕你是一个本地党,你下的新番资源一集有800M甚至1G,哪怕它的码率有个3-5M/S,无论是TVRIP还是WEBRIP,不出意外画质是被BD原盘碾压的;要知道BD原盘一集20分钟大概7G……当然,就算追求画质,我们也不可能带着7G一集20分钟的动画片到处看,所以找一个压缩的版本还是有必要的,但如果真心追求高画质,就不要信那些网站所谓“超高清画质”,那只能说是相对的高画质,至少当季新番你是看不到最高画质的片源的。

那有人问了,现在都是在线看番的时代,“网盘片源”都一去不返,那我追求极致的在线画质不行吗?行,当然可以,至少,在当季还没有推出BD的时候,你是可以看到最高画质的动画片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个人比对下来,B站的WEBRIP画质,就是相当高清的片源,比起很多TVRIP片源画质都码率更高,瑕疵更少,TVRIP因为是录制+压缩,可能面临一个二次压缩的问题,一般TVRIP就200M-300M的体积,B站片源有500M-800M甚至更高的体积,画质哪个好也是一比对就显而易见的;所以不是说在线没有好的画质,但是如果选择B站也是有着相应的代价:一是国内视频网站片源有很高几率有删减,这个我都不用多举证我相信你肯定懂的;二是,并不是所有热门番国内视频站点都有,例如《进击的巨人》,还有一些耻度大的作品,国内就没有看;所以最后还是需要网盘见。

所以结论就是,在线时代不完美。至少在国内环境不完美,和画质好坏无关,毕竟我即便是B站大会员,我还会下着看。

播放器,动画画质的瓶颈

这一点引用一下VCB片源组提供的示例图就非常好说明,他们的观点是限制画质的一个要因是渲染视频的播放器,错误的渲染下画质会大打折扣,上图右边并不是N卡的配置,而是错误的播放器配置下,同一个片源也会获得糟糕的画质体验;但是关于播放器这一块由于篇幅限制我真没法展开说,展开说也会带出无数别的话题,有时间大家还是请自行搜索,获取正确的播放器设置,配置的参数,以免浪费了自己强大的显示器或者电视机。

这里,如果你不想用PC观看视频,用平板和手机观看视频的话,可以跳过,因为手机、平板或者电视盒子也好,蓝光机也好,用了硬解方案的话,瓶颈就不是软件而是硬件方案本身。这个后提。

显示设备怎么选?

追求真实准确上高端显示器,追求视觉冲击上高端电视

那么这里说到了硬件部分的显示设备,我先要说一点,显示设备也非常非常影响画质的表现。哪怕你是同一个PS4,同一个游戏,同样的设置,换不同素质的荧幕对最终看到的画质表现差异都很大。那么动画片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提升硬件设备呢?曾经在群里和朋友争论过这个话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准确的色彩,忠实于还原动画片原本的色彩,可以选择大尺寸的电脑高端显示器,而如果追求影音上的视觉、听觉的震撼,还是高端电视机更好。

前者不用说了,搭配电脑显示效果最好,后者是搭配电视盒子(本地向)、蓝光机体验更好,看你的需求了。来回争执到底是高端显示器好还是高端电视机好毫无意义,他们的取向就不同。所以我只给出结论,不给过程了;

买电视机的话,1080p的电视不用考虑,直接上4K,支持真HDR的电视,个人观察目前比较可靠的真4KHDR电视至少4K以上,切勿贪便宜;虽然目前动画片没有原生4K制作的,但上4K电视对画面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播放前端,各有好处

那么如果已经升级好了显示设备,该考虑一下,我用什么样的设备来驱动这台显示器,或者电视机呢?

我就说一下各类前端的好处和劣势,供大家对照自己的需求来参考

电脑:

不用说,最优先兼容性的设备,兼容性是最佳,体验适中,但是在整个观影系统中,音频比较难搞,2.0或者2.1的音频系统比较好整,杜比5.1或者更多声道的系统,或者你还追求音质的话,电脑系统容易成为瓶颈;但是播放本地视频也好,在线视频也好,兼容性还是最高的;画质方面可以用准确的播放器配置+MADVR这些插件来提高;推荐搭配PC显示器;

电视盒子:

这里说的是那种本地走向的盒子,而不是追求在线播放的盒子,本地走向的盒子会着重播放质量,价格在500-1000元不等,必须拥有的功能是支持4K HDR视频的流畅解码播放、局域网的播放功能和音频输出功能,为整个系统留一个口子;电视盒子的优点是,搭配PC局域网,管理方便,体验流畅直观,比起电脑直接播放要更好,但是好的盒子价格也会随之飙升,一般不推荐超过1500元的盒子;

蓝光机:

高端蓝光机可以说是高配的盒子,基本兼容盒子的播放功能,在音视频上更加特化,但对字幕,原盘目录的支持等国人很在意的地方兼容性未必好,个人不推荐用蓝光机;

电视自带播放:

目前的4K电视大都自带安卓系统,安卓系统安装KODI等播放器理论上和安卓盒子一样,并且大多数电视机支持局域网通信,所以想省了买安卓盒子的钱来说,用电视机自带的安卓系统来播放也是一个选择,但体验是没有电视盒子好的;做的好的电视盒子,例如APPLE TV,光是那一个触控遥控器和INFUSE软件的体验就能轻松超越安卓,所以个人觉得还是独立的盒子体验更好;

储存设备,增强体验必备

整个观影系统中,储存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开始就说了,我是本地党,动画片都是下到硬盘后本地播放的,硬盘的钱是怎么都省不了。如果用的台式电脑做主机,那么推荐3.5寸的台式硬盘,容量大,相对经济。如果是笔电作为主力机,推荐2.5寸移动盘,不过5T是目前常见的最大容量,超过5T价格会比较夸张;由于主需要储存,对读取要求不高,因此无需考虑SSD;机械硬盘即可;

NAS的话,要看经济情况,有条件当然想上NAS,但是NAS也会增加空间占用、预算和学习的成本,没条件就上一个可以WIFI的云硬盘,或者简易私人云盘亦可以代替正式的NAS。

喜欢长时间电脑开机的童鞋可以完全不考虑NAS;一旦设置好局域网络,那么无论你是躺床上用平板看动画片,还是手机上看本子,都可以直连连接你的资源库,这真是很惬意的事情,而你打开客厅的电视机,就可以直接看片源库里的动画,一个爽字。

音频系统,根据房间大小选择

音频也是极为重要的系统环节,因为显示器先不说,如今的电视机越来越薄,没有留给喇叭足够的空间,音质都很单薄,一般都需要配备专用的音箱来提高音质,这里要注意你的房间大小,如果是卧室,那么即便是环绕声音箱,也应该用小尺寸的,太大会没有摆放空间,但如果是大客厅看,那么就得有足够的功率和体积;

推荐环绕声系统,会比2.0或者2.1的系统有显著提升,但是显示器搭配的话还需要声卡的支持;并且需要留够足够的空间,

幸运的是,目前99%的动画片是不支持杜比全景声的,如果不看电影,只为看动画而提升系统的话,可以不考虑杜比全景声的音频系统;有5.1的环绕声系统就足够了,预算充足的话没有上限,预算不足,但又想要显著提升,也尽量在4000元以上,再便宜的系统没有足够的保障;

在空间和预算不足的情况下,推荐SOUNDBAR,很多人觉得SOUNDBAR和传统音响音质差异大,事实上一些新款的SOUNDBAR效果是可以的,而且大大节省排线和安置的空间;

总结:总的来说,片源最重要,其次才是硬件的提升,但是硬件的提升,其实是一个整的系统的上升,不是单独买一台好些的电视,或者单独买一个好的音响就能获得很大的提升,只有当你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你观看动画的体验才会得到提升,虽然确实是需要砸钱,但具体砸在哪,还是需要好好琢磨的,毕竟,预算有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