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珊丨“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参展画家系列报道

 空明散人 2020-12-26
lu5IKpwBxPNzDoegubpwMt3GifQ8zo0AHcUIox4F.jpg

  王珊

  1975年生

  美术学中国画专业博士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 副教授

  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常务副院长

  陕西省书画篆刻协会理事

  1998年7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7年7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师从陈国勇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作品《南湖游》系列获学院创作类一等奖,并于同年留中国画系任教;

  2018年7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师从陈国勇教授,获美术学中国画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担任中国画学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工作,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

  ·2019年3月,作品参展“沿古变今—全国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云南艺术学院主办。

  ·2019年1月,作品参展“丝路文明·中国国家画院暨长安画坛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2018年11月,作品参展“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办。

  ·2018年11月,作品参展“当代西安山水画—首届‘终南论坛’平行展”,西安美术学院主办。

  ·2018年8月,参加“美丽家园·全国中国画名家画五莲”暨“研山会·当代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山东五莲研山会展览中心主办。

  ·2017年12月,作品参展“时代精神——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展”,中国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作品参展“水墨边界——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西安美术学院主办。

  ·2015年10月,作品参展“以心接物——走进学院·2015全国高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

  ·2015年2月,举办“宝琢天然——王珊中国山水画写生新作展”。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2年9-12月,赴巴黎美术学院访问交流。

  ·2012年12月,作品《莫奈花园》系列参加MENTAL JUNGLE作品展,巴黎美术学院主办。

  ·2012年8月,作品参加中国水墨新力量——ONE青年水墨展,北京O.N.E青年水墨组委会主办。

  ·2011年10月,作品《长松瑞兽图》入选“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

  ·2010年12月,作品荣获首届陕西省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9年6月,作品入选“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生态文明——全国美术作品展”,国家林业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8年,作品入选2008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并获入围奖,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办。

  ·2007年12月,作品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mO844s2KTYBTl1JPoYr6m0YGgqxdpNBcTXp6dkb.jpg

《月移壁之一》

142cm x 220cm

纸本

2018年

“淡”而有“骨”

——中国山水画淡墨美学之探析

文/王珊

  在中国画论中,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将“骨法用笔”排在仅次于“气韵生动”的第二位,说明在山水画萌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画家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了用笔的审美性与重要性。然而,早期中国山水画却是一直以青绿为重,其中的笔性却并未如画论所说得到相应的发挥。直至到了唐以后,才出现了另一路以王维、张璪、王洽为代表的“水墨渲淡”、“不贵五彩”的水墨画法,这在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传统青绿山水画中先勾勒、后设色填缀的作画程式,画家们开始关注笔性上形与意的自然融合与自由宣泄。我们从现存传为唐王维的山水画作品《雪溪图》中约略可以看到笔意清润、浑厚古雅、笔力劲爽的水墨唐风。这种以墨代色的新风格与王维深依禅宗、“终日谈玄以为乐”的佛学旨趣不无关系。由此,中国画逐渐转为以墨之枯润浓淡彰显用笔之轻重徐急的审美趋向。外从形式,内至意蕴,艺术无不在不断追求多样性的发展。

aLNYMwcAOmW1xWITl9SBppGYfZu0yWJx8lmrwgrL.jpg

《月移壁之二》

126cmx270cm

纸本

2018年

  在以“萧淡隐逸”、“平淡天真”美学思想的引领下,以水墨画法行笔时,当注意“淡”与“骨”的美学关联,尤其是淡墨山水,如果片面追求淡墨表现形式,从而忽视了“骨法用笔”,则象不能立,犹如“墨猪”,终成无生气的死色。

  由此这里引出了“淡”与“骨”的概念,其实是在说绘画中“气”与“笔力”的关系。淡墨的气韵若要丰盈,生动活泼,那就需要笔力上有锥沙印泥之美。相反,如若笔力阴柔,气息羸弱,自然难以达到圆融贯畅的韵致。

hoAJqEppfpRCPBLLB7kSYzi0W2sHDSC6jh6z2Vvq.jpg

《性起妙不染 心行寂无踪》

145cm×200cm

2010年

  在道家美学中老、庄也谈“柔”、“弱”。“老聃贵柔”(《吕氏春秋·不二》),以“恬淡为上”,老庄“守柔曰强”、“柔弱处上”、外柔内刚的论点恰与“淡而有骨”的理论有了某种的精神上的暗合。这正好说明了“柔弱”与“淡”两个概念在美学上有着若隐若现的关联。那么,何为“柔弱”?它与淡墨美学会发生怎样的关系?

  老庄所谈柔弱,是“专气致柔”。这其中的“气”,生机勃勃,厚积而薄发,正所谓“弱者道之用”、“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如若抟气如神,则万物备存。那么,在艺术创作中我们要如何才能守住这至柔至刚、骨苍力健的生命之气?

7HsXBEqseKImWeOUp8lAopi6KPeusjPyDKbzd2gA.jpg

《南湖游系列之三》

183cmx110cm

2007年

  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要求山水画家能够顺应自然之性,老子讲“致虚守静”。庄子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在艺术创作中,坐忘收心、主静去欲,这是贯穿于创作过程当中的悟“道”状态。所谓“虚静”,即是内心虚无、空明、宁静、自由,不受主客观干扰的境界。绘画之本,本不在形而下的技巧高下,而在于画家是否涤除内心一切纷扰和障碍,与自然合一,进入无我无为,虚无寂静又圆融交互的状态。

  中国山水画崇尚“迹简意淡而雅正”,“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唐.王维《山水诀》),每当画家沉静在与自然交融感应的体验状态中时,虽身复在,然心灵已遨游太虚,俯瞰寰宇。此时,人与自然不再对立,与天地生生之气合而为一。看山亦非山,观水亦非水,仿佛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充盈着勃勃生机。每一念起,旋即排遣涤净……直至时空停止,万缘俱寂,肌骨清凉,心如满月般莹然欢畅……在这种状态下孕育创作,采自然之灵气,一切物象皆为我化,我即是山,山既是我,柔和的、内敛的、自由的精神正如老子所比喻:婴孩的状态,“骨弱筋柔而握固”,充满无限旺盛的生命力。有感于此,笔者曾一人多次到南郑县南湖写生。南方的氤氲山水,给人特别强烈的生活感受,此地偏僻,少有人烟,八十多座山头将宽大的水域折绕洄环。但见古树低垂,曲岸蜿蜒,蒸蒸水烟浮生湖面,点点野鸭嬉戏穿行,任由轻雾被迅速地冲破又卷曲成云。野逸之趣唯此地盎然。。。这里的松树,秀挺、优雅、孤高、枯淡,尤其是古钓台处,野云缠绕,纤纤松林落落然如倪士笔下六君子仙立岸边,性灵廓彻,气息高古简淡,目之所及,非树非烟,唯见其骨劲内美、至淡至柔的线条和一派天真淡和的气息。所以,此处以淡墨抒至情是最有意味的形式,清龚贤曾言:“淡墨种种,愈淡愈鲜,望之若有五色.”淡极始知花更艳,自唐以降,占据中国山水画坛千余百年最为精彩深刻之处在于:无彩而彩,方为高格。明四家之一沈周在《题字昂重江叠嶂卷》中有诗云:丹青隐墨墨隐水,其妙贵淡不贵浓。”也是在诗意地阐述淡墨美学。

0fJU1C6MbtbPay58N2JjsBKwb1AhcyAim2TqqZL5.jpg

《月移壁》之三

纸本

68cmx136cm

2018年

  墨淡是象,意淡唯真。确实,淡墨雅淡澄澈和寂静空灵的气质使得中国山水画进入了进一步的由实返虚的过程。并且,这是一段至高品格的美的历程。观两千年来中国山水画史,在儒道释三家美学思想的熏养下,淡墨美学被无数文人、画学巨匠奉为圭臬,其中浸淫着多少稍纵即逝的灵感、反复锤炼的美学思想,以及沉醉其中、乐不知返的审美感受……

  同时,这又是一段体验之旅。

wmBmJg75npvhf6zH9tJB6DgcFN0x1Z9tNkQFfGJU.jpg

《身在林泉 一切从容》

纸本

98cmX196cm

2017年

  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烛行在古人淡黄色的绢素之前,看他们肃静恭谨地净手焚香,舔笔和墨,窗内“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顶相和答”,湛怀息机,“积墨至数十层,空淡若无墨,至峰峦云雾,无迹可寻”……

  凝神处,时间像是一枚叮咚的石子敲入思想的涟漪,淡墨之美还在洇动,飘忽在中国古典艺术的血脉长河,如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所形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VEa28RDXzs6Ob7jcq8mmuFL6QUwJXtI25M31gSD5.jpg

​  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

  2019年4月10日——14日

  展览地点

  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

  开幕式

  时间:4月10日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

  研讨会

  时间:2019年4月10日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

来源:雅昌艺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