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强势上涨,下一步看抛储动作!

 昵称73090652 2020-12-26

基层余粮见底 粮源转移至贸易商手中

截至2019年4月30日,2018年度秋粮旺季收购结束,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9029万吨,同比增加892万吨。其中: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0986万吨,同比增加1155万吨。

从去年新玉米上市开始,由于农户惜售心理较重,东北产区玉米上市进度一直偏慢。

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国家一次性储备收购及地方储备轮入同时启动,东北深加工企业加大了囤粮备货的力度,规模贸易企业也大胆入市收购,各级市场主体收购积极性达到空前的一致,收购进度开始加速,玉米主产区各级主体收购数量从之前的同比偏慢最终反超去年同期,而农户手中余粮则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基层余粮下降刺激了各级企业掌握一手粮源的欲望,收购积极性高涨,由此带动玉米价格上行。 

据了解,目前贸易商手中掌握大量粮源,粮权从农户手里转移到了中间贸易商手中。由于贸易商是天然的多头主体,在定价权方面,显然要比农户更有发言权,特别是在临储玉米投放前的空档期,玉米商品卖方市场特征更为明显将成为支持玉米价格强势运行的主要力量。

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或将上调

近期,市场有关拍卖底价上调的传闻愈演愈烈,受此推动,市场主体看涨预期强烈。考虑到当前市场供求的现实,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临储玉米投放价格可能会提高100-200元/吨,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运行空间整体抬升已成必然。

临储玉米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投放,去库存压力已经基本完成,在此背景下,预计临储玉米投放调控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总体而言,临储玉米投放将会根据后期市场走势灵活决定投放时间、投放价格及投放节奏。毫无疑问,在稳定市场运行方面,后期临储投放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非洲猪瘟疫情继续扩散,饲用需求下降

自2018年8月份以来,截至4月底,我国先后发生了129起非洲猪瘟疫情,除港澳台外,中国大陆地区全部沦陷。目前,虽然加大了防控力度,但是疫情仍时有发生,面对非洲猪瘟仍无有效疫苗,因此疫情持续发生将是今年乃至数年养猪业的最大风险。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猪饲料产量下降已成必然,初步预计同比下降30%左右。随着猪饲料需求量的下降,很多企业转型禽料生产,所以禽肉及禽蛋饲用消费量将有所上涨,初步预计同比上涨18%左右,对疫情带来的饲用玉米消费量下降有一定的弥补。

新季玉米种植面积或下调

今年,供给侧结构改革继续推进,稳定玉米生产,适当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依然是政策导向。随着政策调整,玉米、大豆种植补贴也在逐年变化,主基调就是大豆补贴连续上涨,玉米补贴则连续下降。

近期,吉林省补贴政策出台,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86元/亩,较2018年下调8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水平265元/亩,较2018年提高41元/亩。黑龙江省将在上年基础上适当提高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不超过270元。由此推算,玉米生产者补贴应在每亩25-70元之间。

从补贴标准可以看出,政策补贴倾斜大豆的力度非常明显,因此“增大豆减玉米”已成定局。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今年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下降明显,同比降幅约10-13%,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约12-14%;吉林地区种植情况变化不大,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基本持平;辽宁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略有下调,减幅约3%左右;内蒙古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同比下调约2%,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增加约1%。目前春播仍在进行中,密切关注春播动态及天气情况。

阶段性库存偏高 关注出库进度

3月份开始,随着地方储备和国家一次性储备收购的启动,各级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但由于下游消费并未有效好转,粮源消化偏慢。据了解,目前不管是烘干塔、贸易商还是深加工企业都积累了一定的存粮,库存水平普遍偏高。综合来看,目前玉米的渠道库存处于历年的高位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贸易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强,很多都会选择利润合适的时机再出售。再者,作为贸易商,是市场天然的多头主力。据了解,目前产区5成左右持货贸易商,意向在拍卖之前销售7-8成库存。另外,也有部分贸易商看好下半年的市场行情,直接将库存玉米烘干,打算下半年再出手。

供需偏紧,市场价格就涨;供需宽松,市场价格就跌,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后期粮源如何消化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料成本价格上涨 深加工亏损加大

4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下震荡上行。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东寿光金玉米收购价1940元/吨,较4月初上涨90元/吨;新丰淀粉玉米收购价1920元/吨,较4月初上涨66元/吨;诸城兴贸玉米收购价1990元/吨,较4月初上涨60元/吨;英轩酒精玉米收购价2000元/吨,较4月初上涨70元/吨;沂水大地玉米收购价1950元/吨,较4月初上涨46元/吨。

吉林公主岭中粮和黄龙玉米收购价格1750元/吨,较4月初上涨50元/吨;吉林嘉吉生化玉米收购价1750元/吨,较4月初上涨130元/吨;吉林中粮榆树玉米收购价1660元/吨,较4月初上涨40元/吨;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购价1690元/吨,较4月初上涨60元/吨;黑龙江中粮肇东玉米收购价格1630元/吨,较4月初上涨40元/吨;黑龙江青冈龙凤玉米收购价1730元/吨,较4月初上涨144元/吨;绥化昊天玉米收购价1680元/吨,较4月初上涨120元/吨。内蒙古通辽梅花玉米收购价1750元/吨,较4月初上涨20元/吨;内蒙古扎兰屯阜丰玉米收购价1640元/吨,较4月初上涨20元/吨。

玉米原料成本价格不断上涨,但是玉米深加工产品并未明显跟涨,由此造成深加工企业进入亏损状态,不同地区亏损幅度略有差异,淀粉企业来看华北的亏损幅度高于东北地区。目前,下游需求谨慎,走货不畅,淀粉库存普遍偏高,深加工企业开机率略有回落。另外,酒精进入传统淡季,非洲猪瘟疫情导致饲料消费逐步下滑。需求不振,仍将是后期制约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

后市分析:

从整个年度来看,不考虑结转库存,国内玉米供需缺口仍然存在,即意味着挖库存成为必然,临储玉米库存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期,市场有关拍卖底价上调的传闻愈演愈烈,普遍认为临储玉米拍卖底价上调100-20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随着东北和华北产区售粮进入尾声,基层余粮基本见底,粮源由农民手中转移至中间贸易商手中,由于前期囤货成本较高,贸易主体看涨预期强烈,出货心态较弱,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的格局。

综合来看,在临储拍卖启动前,玉米市场或将继续强势运行。一旦临储玉米拍卖启动,市场将重回基本面,需求将是主导后期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需密切关注拍卖启动时间、拍卖底价和投放量情况,拍卖底价将成为后期市场走势的重要参考。另外,注意产区天气及新季玉米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