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油又涨 高价新常态?

 昵称73090652 2020-12-26

春节之后,油脂市场原本进入消费淡季,下游市场对菜油需求缩减,不过在政策因素影响下,进口菜油价格基本脱离供需基本面,在其他油脂品种行情维持弱势的同时,依然“一枝独秀”,走出独立上涨行情,菜豆油和菜棕油价差也呈扩大之势,高价俨然已常态化。但目前国内油脂供应依然充裕,预计随着新菜籽上市,菜油独自维持高位的动能或显不足。

菜油上涨 价差走扩

中国是油菜种植大国,但随着2015年我国取消了实行8年的菜籽油收储政策,国产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明显下滑,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油菜籽进口量的不断走高,其中来自于加拿大的油菜籽进口比重长期保持在90%以上。今年3月初,由于在从加拿大进口的菜籽中查出有害物质,我国海关依法取缔了加拿大两家粮油出口企业向中国出口油菜籽及其产品的资质,导致3月以来我国菜籽进口量下降。据海关数据,1月和2月油菜籽的进口量分别为65万吨和42万吨,3月则骤降到14.5万吨,4月目前统计的到港量在11-14万吨,5月以后的菜籽将大部分被贸易商洗船,到港量或进一步减少。

供应的担忧引发菜油价格强势拉升,郑油主力合约一度飙至7256高点,虽然4月下旬进口松动传闻带来一波回调行情,但相较于豆油和棕榈油,菜油相对坚挺抗跌,进入5月在中美贸易关系矛盾再度升级影响下,国内油脂期现价整体上涨,菜油表现再度走强,菜豆油和菜棕油价差继续走扩。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截至5月15日,国内四级菜油均价7288元/吨,一级豆油均价5375元/吨,24度棕榈油均价4335元/吨;菜豆油现货价差从3月1日的978元/吨扩大到1913元/吨,扩大了935元/吨,菜棕油价差从3月1日的2198元/吨扩大到2953元/吨,扩大了755元/吨,高价差导致菜油的市场成交量快速下降,形成了菜油来源减少、需求也减少的清淡局面。

菜籽、菜油库存偏高

由于不具需求支撑,国内菜籽和油菜库存并未如期走低,同比上年仍处高位。据统计,截至5月10日当周,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约78万吨,较上周的74万吨仍小幅增加,且较去年同期的51万吨增幅约52.9%,其中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库存由55万吨增加至6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1万吨增幅46.3%。菜油方面,随着菜籽进口量减少,油厂开工率持续下降,两广及福建地区的菜油库存由8.9万吨下降至8.49万吨,下降约4100吨,但较去年同期的5.6万吨增幅约58.9%。随着一批新购买的豆油、菜油船货陆续到港,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油菜籽市场供应暂时无虞。

替代油脂供应充足

相较于菜油,目前国内豆油和棕油拥有更大的库存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菜油需求,对菜油走势不利。豆油方面,国内大豆外供应压力俱存,随着南美大豆源源不断到港和压榨利润的持续回升,开机率将维持较高水平,豆油库存或继续走高,但中下游需求始终低迷,豆油价格仍将受到高库存的压制。棕榈油方面,马来西亚棕油产量季节性增加及库存高企,而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再度打开,进口商入市采购积极性较高,棕榈油库存仍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目前棕榈油库存已突破80万吨,而消费需求5月份还难有大的改观,供应宽松格局未改。

总体来看,目前临储菜油已基本消化完毕,未来我国菜油的供应将更加依赖进口,由于中加关系依旧紧张,后期菜籽供应偏紧态势未改,原料缺口及进口成本上升将继续支撑菜油价格上涨;但国内油脂消费未转强,5-6月份国产新季菜籽大量上市,国产菜油产量随之增加,将对菜油价格不利,且由于前期国内菜油价格涨幅较大,菜豆油以及菜棕油价差走扩集聚了回调风险,替代效应将使菜油独自维持高位的难度加大,特别是在豆油和棕榈油自身基本面非常疲软的情况下,预计短期菜油价格仍有上行动力,但突破前高的压力较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