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上涨不易,下跌也难!

 昵称73090652 2020-12-26

截止11月22日的一周,主产区小麦价格整体高位趋稳,华北部分高价区小麦价格因触及政策顶部而出现小幅松动。国家临储小麦拍卖由于在性价上不占优势,成交处于较低位置。国际市场,全球小麦供应保持充足,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因受空头回补及农作物状况评级下滑担忧的提振出现反弹,结束了四周以来的跌势。

市场监测显示,11月下旬,河北、山东一等新普通小麦主流收购价在2410—2440元/吨,局部高价区价格周环比小幅下调10—20元/吨。

就近段小麦市场运行情况来看,临储拍卖基本已成为小麦市场价格走向的“风向标”。 由于政策拍卖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拍卖小麦进厂成本为市场小麦价格封了“顶”,但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为市场垫了“底”。预计后市小麦价格虽不具备再度大幅上涨的条件,但其深度下跌也相对困难。

01

 产区麦价整体趋稳,局部价格窄幅调整 
据市场反映,主产区小麦市场价格在经历了10月份以来的大幅上涨之后,近期市场的热度开始降温,贸易商对后市看涨预期减弱,售粮积极性提升。由于市场供给状况好转,华北部分高价区小麦价格出现小幅松动迹象。

11月下旬,河北石家庄一等普通小麦收购价为2420元/吨,衡水收购价为2410元/吨,邯郸为2420元/吨;山东济南为2410元/吨,德州为2440元/吨;部分价格周环比下降10—20元/吨。河南郑州一等普通小麦收购价为2410元/吨,新乡为2410元/吨,周环比保持稳定。

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基本维持稳定。11月下旬,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440元/吨,新乡245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收购价2450元/吨,潍坊245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460元/吨,衡水2460元/吨;均周环比持平。监测显示,当前华北地区优质小麦平均价格2485元/吨,比去年同期的2712元/吨下降227元/吨;优普小麦价差82元/吨,比去年同期的176元/吨下降94元/吨。

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当前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三叶至分蘖期,北疆局地进入越冬期;黄淮南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冬小麦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1%、78%,一类苗占比比上周下降3个百分点,二类苗占比比上周增加4个百分点。

02

 面粉价格维持稳定,麸皮价格滞涨回落 
由于小麦价格不断走高,制粉企业反映加工成本节节攀升,10月中旬面粉厂家不得已小幅提高面粉出厂价格,但下游经销商接受度不高。为稳定市场占有率, 11月份以来大多企业面粉出厂价格维持相对稳定。

11月下旬,河北石家庄特一粉出厂价3000元/吨,山东济南3080元/吨,河南郑州3080元/吨,江苏徐州3160元/吨,均周环比持平。

制粉企业反映,近期随着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的回升,麸皮市场供应量增加,再加之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下游需求疲弱,部分地区麸皮价格再度出现下跌。11月下旬,河南郑州麸皮出厂价1380元/吨,河北石家庄1320元/吨,山东济南1360元/吨,周环比回落40—80元/吨。江苏徐州麸皮出厂价1370元/吨,安徽宿州1360元/吨, 周环比保持稳定。

监测显示,11月下旬,华北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53%,周环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企业开工率30—50%,大型企业开工率在75%以上。由于近期面粉价格维持稳定,而副产品麸皮价格出现回落,面粉企业加工利润继续延续下滑态势。11月下旬,华北黄淮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111元/吨,周环比下滑5元/吨。其中河北石家庄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58.9元/吨,山东济南为147元/吨,河南郑州为137.7元/吨。

03

 临储拍卖高位投放,成交处于较低水平 

11月20日,国家举行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投放量为302万吨,实际成交量为5.1万吨,较上期下降4.51万吨;成交率为1.68%,较上期下滑1.53个百分点。

从各省成交情况看,本次河北成交9703吨,江苏成交15894吨,安徽成交5664吨,山东成交4562吨,河南成交12871吨,湖北成交2264吨。

初步统计,自10月份恢复拍卖以来共投放临储小麦2101.29万吨,成交31.1万吨,成交率为1.48%,成交同比明显偏低。

目前国家政策性小麦每周投放处于较高位置,但市场的成交却始终处在较低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更是出现大幅下滑。主要的原因是上年小麦因灾减产,当时流通市场高质量小麦供给偏紧。而今年成交量较上年同期下滑,这反映出当前流通环节小麦数量明显多于去年同期。尤其在今年新小麦质量较好、价格接近的情况下,面粉企业更愿意采购新小麦。

市场预计,由于临储小麦在性价上不占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仍会以消耗新小麦为主。如果国家临储小麦销售底价不做新的调整,其拍卖成交情况短期内或仍难以有大的改观。

04

 麦价升至阶段高位,上涨不易下跌也难 

主产区小麦价格在经历了前期的扶摇直上后,目前的价格已基本升至阶段性高位。由于小麦市场供需相对宽松,后市麦价虽再度大幅上涨的动力已显不足,但其深度下跌也相对困难。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 2019/20年度全国小麦新增供应量137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38万吨;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235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532万吨。预计2019/20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400万吨,比上年度531万吨增加869万吨。由于市场整体供需环境宽松,小麦价格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条件。

10月份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上涨,阶段性市场供需偏紧是一方面原因,而国家最低收购价格及拍卖底价相对稳定,不但让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同时也为市场吃下“定心丸”,尤其政策性小麦拍卖基本成为引领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使得市场小麦价格逐步地向拍卖粮进厂成本靠拢。

目前主产区小麦价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华北部分价格已接近政策价格顶部。国家小麦拍卖对市场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政策性小麦进厂成本虽为市场小麦价格封了“顶”,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讲也为市场小麦价格垫了“底”。 由于上有“顶”、下有“底”小麦市场箱体运行空间相对透明,预计后市小麦市场价格仍会围绕拍卖粮进厂成本小幅波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