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谷:正在上涨

 昵称73090652 2020-12-26

   稻谷也涨了!

玉米涨过了,小麦也涨过了,那么稻谷呢?这是个粮食圈子里很多人在问的问题!其实,稻谷自7月份以来,一直在涨!而且部分品种还出现了大涨!只是因为稻谷的品类太多了,或者说是涨的范围不广,吸引不了市场注意力而已!

↓早籼稻成交价2980

↓早籼稻成交价3010

在前文早籼稻涨了!而且还将再涨!》一文中,笔者说到“目前的中央储备粮轮换和地方储备粮轮换价格已全面超过最低收购价,不出意外,后续还会有上涨的空间。”那么现在来看,新季早籼稻的这种涨幅也算是一飞冲天了!这是因为今年的连续阴雨天气及洪涝灾害使得符合政策性入库或轮入的质量标准的稻谷极少,导致结构性的需求大于供给。

↓8月21日国家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成交情况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8月21日国家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19年江苏粳稻最高成交价3035元/吨,成交均价2806元/吨;19年安徽中晚籼稻最高成交价2845元/吨,成交均价2612元/吨。且不说最高价让人咂舌,就算是成交均价也全面超过了国家公布的2020年最低收购价,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尤其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大米产品的需求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从吃饱到吃好的新消费需求将越来越旺盛。那么在当前政策性收购由托市改为托底的状况下,过去那种重产量轻质量的种植思路也必须发生改变了。对于大米加工企业和粮食贸易商来说,如何把握好市场的消费需求,如何用市场的手段来引导农户升级种植结构和品种才是立于不败的根本。

   冰霜渐消融 

不同于19年稻谷的强势,到目前为止17年和18年稻谷市场还是继续低迷。还是看上面那张8月21日国家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成交情况表,我们可以看到17年和18年不仅没有多少溢价,而且成交率也都是个位数,和19年稻谷的成交率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之所以会这样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当前市场对于大米产品的需求结构问题,疫情因素导致大中学校停学,外部环境因素导致出口产品下降,以出口为导向的人员密集性企业开工率不高,从而使得集团性大米消费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而市场前期拍买到的陈粮又积压过多,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陈稻谷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其二是16、17、18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底价和14、15年稻谷拍卖底价价差过大,而陈稻谷一般不适宜单独加工食用,主要是作为配米使用的,那么从控制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这种过大的价差直接影响了大米加工企业的选择。

↓8月25日最低收购价稻谷(2014-2016年)交易结果

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那么接下来,大中学校9月份将迎来开学高峰期,17、18年稻谷市场疲软的影响因素也将逐步减弱,随着14、15年稻谷的库存越来越少以及19年稻谷市场价格的上扬,17、18年的稻谷性价比将得到体现,同时疫情影响的渐渐消散,集团性大米消费也将逐步恢复,走出阴霾,冰霜渐消融,17、18年的稻谷的成交率和市场价格必然会出现回升。

   稻谷后市及操作对策 

需要提醒的是19年稻谷当前的强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商和农户存粮见底,国家更是出于呵护市场的角度,有意识的控制投放节奏,使得市场流通量保持一个紧平衡状态,并不意味着政策性库存不足。所以还是要保持一种谨慎乐观的心态。

根据笔者对市场的调研,8月中旬,安徽部分地区的再生稻头茬已上市,质量超过预期,目前圆粒形的甬优系列市场收购价为2640元/吨左右,长粒形的丰良优香1号市场收购价为2700元/吨,而且市场氛围很热烈。对于这类早市品种,从大米加工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价格还是品质,都不具备长期优势。但是做为政策性储备粮倒是很适合,因此还是以合理把握出手时机为上策。

再有1个月左右,新季中晚籼稻将全面上市,虽然从目前来看,长势一般,无论是质量还是单产都应该差于2019年,但相对于之前对洪涝灾害引发的大面积绝收减产的预估,已经乐观的多了。无论是从19年稻谷的赚钱效应还是出于对灾害的预期,今年秋季中晚籼稻高于最低收购价开秤将成定局。但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就灾害而言,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东边太阳西边雨,而且政策性稻谷的库存充足以及新稻谷的大量上市将预示着稻谷市场的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稻谷市场还是只存在一些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机会,因此对于大米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来说,过高的起步价也就意味着后期上涨的空间会缩小,追高抢购也意味着要承担市场风险,不妨多一些耐心,对市场报以敬畏之心,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备货和库存机会,疯狂时需冷静,恐慌时可贪心!友情提示,优质才会优价,行情好时涨的猛,市场弱时能抗跌。

(作者:宁夏,安徽省双凤粮食储备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