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42篇  为什么要突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女性身体特征

 寂寞红山 2020-12-26
女性雕像或女神像是红山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生殖崇拜或女神祭祀是红山文化先民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的学者根据孕妇陶俑的体形特征:腹部隆起、臀部肥大,女阴明显,认为这是生殖的象征,表达了当时人们对母亲的崇拜,对孕育、生产新生命的崇拜,以及祈求多生多育的愿望,进而认为塑造这种孕妇陶俑应该与古人祈求生育有关。在很早的时期********的生育能力就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力一量,在当时的文化条件下,古人没法理解这种神圣的力量的来源,并受“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于是认为是神灵所赐予的。在神灵崇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个生育女神,认为是由这个受到人们感激和赞美的女神去管理那神圣的力量。在古人朴索的宗教信仰中,这个女神自然就被塑造为具备女性生殖时所体现出来的特征。
红山文化正处在母系氏族时期,于是有的学者认为塑造孕妇陶俑与祖先崇拜有关。红山文化己经进人新石器时代,除了采集和狩猎,原始农业和制陶业也已出现,氏族居所已相对稳定,但生产力仍然十分低下。人们为了获取必须的生活资料和生存空间,既要同自然界展开斗争,也要与其他氏族进行残酷斗争,这就必须依靠部落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此时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人口众多的部落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而女性是人类再生产的惟一载体。所以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在氏族外婚姻的条件下,子女只知其母,而不识其父,血缘只能依从母亲。多子女的母亲,在生前受到子孙的爱戴和死后受到部落的尊崇是很自然的。这种现象世代相传,逐渐将祖先神格化,而敬重顶礼成为女神。这些塑像多为孕妇或高产妇女的形象,既表现了女性崇拜.也是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反映。部落的先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瘟疫和自然灾害的侵袭,相对处于软弱地位,加之他们对生殖机制的不理解,而产生畏俱,敬奉女神,以此来缓解自然法则对人类生存的限制,求得氏族的繁荣与平安。
除了把孕妇陶俑和祈求生育、祖先崇拜联系起来外,有的学者还认为孕妇陶俑与土地神崇拜有关。与红山文化女神像同类的 雕塑在国外早有发现,尤其是在旧石器遗址中,她们是作为丰产巫术的工具而存在,而她们之所以能使丰产巫术得到实现,首先就是因为塑造她们的目的主要是与土地的接触为主的。她们的腿被省略了,这种简化很明显具有某种特殊功用,就是便于这些雕像和地面接触,可以直接把她们********入土中。这样,这些雕像主与看似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土地发生了关系,这种接触认为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在这一套丰产巫术仪式中,女性雕像要通过与土地的联系,感染其不断结出丰盛果实的能力,从而获得她的生殖能力,同时人又通过与雕像的接触而使自己获得生殖的能力。在这一套丰产巫术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人类对土地的敬仰。另外在红山文化一些遗址的女神庙前发现了几个灰坑.里面有经过加工挑选的动物的骨头,显然这不是普通的垃圾坑,而是体现了一种祭祀方式。这种祭祀方式与古人祭祀土地神的方式一样,古人对土地神的祭祀是直接把祭品埋人土中。因此祭祀女神的几个灰坑应该就是红山文化先民以女神为表征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的遗迹。土地神在当时被认为是万物的创造者,又是祖先物,万物由它所出,而农产品是红山先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对大地母神的崇敬必然是他们的精神选择。还有的学者认为塑造孕妇陶俑与母系社会母权制有关。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从而塑造女性陶俑就不足为奇了,体现了妇女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
也许红山先民塑造孕妇陶俑本身就根本没蕴涵什么观念,只是他们朴素审美情趣的一种客观反映。妇女在怀孕期间,面对即将迎来新生的生命,内心有一种自豪感和极大的幸福感,这时候整个身心都处于愉悦的状态,母性表露无疑,因此看上去比平时更富有感染力。红山先民在朴素的审美观念支配下,以灵巧的双手雕塑了沉浸于孕期幸福生活的妇女。可能就是一种客观的记录,并没有我们后人所猜想的种种复杂内涵。(360问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