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生准备“弃考”, 因三个原因!

 轶工坊 2020-12-26

昨天跟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聊天,他已大学毕业,正在为考研备战,但是最近状态不是很好,他说“我为考研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却不想考了!”,我很奇怪,问道“如今只有两个月就要解放了,你却准备放弃,岂不是很可惜?”他苦笑一声“越临近考试越感到疲惫,快坚持不下去了!”为了缓解他的压力,释放他的负面情绪,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

其实,大四上学期,他已经参加了一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虽然可以调剂到一个学校读研,但离“985高校梦”相差太远,于是他选择了来年再战。为了让自己专心考研,毕业后他回到家中重新备战,父母也是全面支持,只是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他却有些退缩了。

这种情况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无论什么样的考试,第一次的气势总是最强的,凭着那股锐气,势必自己左右战局!但若失败了,不仅极大的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从“积极”到“消极”,从“自信”到“不自信”,这种心理变化在他身上表现得很明显,虽然考试的相关内容已经学得很扎实,但他总是感觉“这也没学好,那也没学好”,这种自馁的心理让他畏畏缩缩不敢前行,所以战斗还没有打响,他就想当逃兵了!

再次考研,承载着“复读生”般的压力

放弃了“非985高校”的读研机会,重新备战第二次考研,第一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二是想向父母、朋友、同学证明自己的实力。为了这次考研,他放弃了工作,每天的生活如“复读生”一般,看书、吃饭、睡觉加上偶尔的户外散布,感觉自己回到了那个拼搏的高中时代,“我现在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学生啃老族’!”他对我说。

因为太在乎这次考试,才让他陷入了痛苦中,他一直强调“若这次考不好,下一步该怎么走?”

战线被拉长,严重影响冲刺效果

在第一次考研成绩公布之后,他预知自己可能无法实现目标,就全面投入到第二次考研复习中去,每天早上六点多开始看书,晚上到十一点左右准备休息,基本告别了电脑、电视、手机,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连续奋战七八个月,怎能不疲惫?更为重要的是,最近两周,他开始失眠,然后白天看书的时候又混混沌沌的,严重影响了最后两个月的冲刺效果。而这种学习效率低下、身体健康堪忧的状况让他怀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值不值当?

据相关专家介绍,不少考生在临近重要考试时间时都可能出现“厌考”情绪,若不能很好的缓解情绪,不仅考不出应有水平,还可能出现心理崩溃现象。但根据“过来人”的经验,可以进行以下三种尝试,帮助尽快的调整到最佳状态。

一、情绪宣泄

一定要及时让负面情绪有出口,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宣泄的方法,只要你觉得这样做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都可以去尝试。比如用力的撕扯纸张,使劲的摔枕头,还可以准备几个没气的气球,然后使劲的往里面吹气,直到听到“砰”的一声,心里一振,身上那种“不爽”的感觉也被炸掉了。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憋屈”爆发出来,之后,会轻松许多。

二、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尽量每天给自己半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快走、慢跑、卷腹、俯卧撑都可以,时间最好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一定的运动量不仅让身体机能保持优良,还有助于睡眠。

三、偶尔与家人一起看看电影或新闻

挤出一点娱乐的时间,和家人看一部轻松搞笑的电影,可以让自己保持心情的愉悦。通过报纸或者权威网站了解一下时政、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也是很必要的,不仅对考研有帮助,也让你的世界不再封闭。

既然是第二次备考,一般来说,知识体系应该非常完善,考试内容也应了然于心,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自信”。对于有些考生总觉得这个方面的知识没有记住,那个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更多的是心态问题,俗话说“高手化功夫于无形”,相信此时的你正是“无招胜有招”!

扫码关注,有更精彩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