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沙墨砚 | 广州南沙新图书馆

 wu6388 2020-12-26

Arles Space landscape photography

诠释建筑景观与人文美学

诠释           灵动          精准         美学

@ARLES CULTURA

@ARLES CULTURA

本篇推文 所有图片均为 南沙新图书馆 实景拍摄


DESIGN BETTER LIFE

  南沙墨砚  

@ARLES CULTURA

 南沙区新图书馆 位于广州南沙新区蕉门河中央商务区,南临CBD中央绿轴,西面蕉门河。海滨路东侧,市民广场北侧,建筑方案以“南沙墨砚 名砚清水”为设计理念,构思来源于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中的“墨砚”,外形似一方端正的砚台。

@ARLES CULTURA
南沙新图书馆按照服务人口100万人规模建设,占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计总藏书量达90万册,阅览座位有1000席。

@ARLES CULTURA
南沙新图书馆共六层,地上四层,地下二层。首层包括公共大厅、总服务台、亲子阅读区和视障阅读室。二层、三层主要为中外文图书借阅区,电子阅览区。四层为特藏馆。负一层设有报告厅、多功能室、广州购书中心·南沙。此外,新图书馆还特别提供了6个功能室、1个音乐馆和1个书山外文馆以及餐厅等。

@ARLES CULTURA

南沙图书馆建筑体型方案原型为60mX60m的正方形,放置在场地中央;在场地四向设置各类入口,顺应人流来向;建筑下侧四端向上起翘,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供人们活动,将空间还给大众,同时巧妙地利用起翘部分设置各类出入口;建筑上侧四端向下切割,与下侧设计手法呼应,进一步削弱建筑的体量感,减少建筑对南侧市民广场中轴线的压迫感。



DESIGN BETTER LIFE

  名砚清水  


@ARLES CULTURA

 南沙图书馆 整体设计灵感来自于书和砚的关系。其中“名砚清水”是指砚池不宜缺水,需要用清水养砚。南沙图书馆,犹如是蕉门河畔的一座砚台,独特的南沙海洋气息和蕉门河水一起养护着这一方名砚。


@ARLES CULTURA
新馆选址处原有大片的芭蕉林,拥有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而在中国传统建筑里,”窗”能透过建筑室内外、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视觉联系,进而促进心灵交流。

@ARLES CULTURA
建筑立面采用双层幕墙体系,里层为LOW-E中空玻璃,外层为白色氟碳喷涂镂空金属幕墙。金属幕墙以“蕉窗”为设计概念,引发人们对南沙历史特别是蕉门河文化历史的强烈认同感。

@ARLES CULTURA
坐在图书馆阅览,仿佛看到窗外清新的芭蕉,听到蕉门河潺潺的流水声。镂空金属幕墙根据室内空间对光照的需求控制镂空的开孔率,一方面起到了遮阳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室内空间的采光效果。

图书馆空间室内注重通透、开放的共享公共空间,以中庭作为图书馆的核心,在中庭设置到达地下一层的下沉庭院。通过设置水景和墨砚等景观,营造学海的书香气氛。

书山外文馆呈阶梯状分布,为外文原版图书阅览区和读者活动区。层层向上的阶梯,结合开放书架作为背景,营造出有棱有角的“书山”意境,旁边一条台阶直达三楼,寓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在这里,有3万册经济、文学、艺术设计等类型的外文原版图书面向读者免费阅览。

@ARLES CULTURA
新图书馆除综合图书区外,还设有报告厅、展览厅、多功能室等,图书馆专门设置有儿童阅览室、老龄阅览室、视障阅览室、24小时自助借书等;除了90万册的藏书,南沙图书馆还与广州市图书馆等通过网络实现海量信息资源共享,对镇、村一级的图书馆(室)也将实现信息联通。


DESIGN BETTER LIFE

  创新融合  

@ARLES CULTURA

 南沙图书馆 导航黑科技 - 地磁导航系统;国内首家将地磁导航技术与图书馆资源服务深度融合,图书馆业内首创-导航找书!地磁定位技术是利用建筑内各个区域形成的天然存在磁场作为坐标系,通过手机传感器和专用的数据算法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测算。目前,地磁导航技术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一种室内导航技术。

@ARLES CULTURA

新馆的空间设计,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设计概念,契合图书馆的设计功能。引入层层退台的开架阅览空间及开放式的台阶阅读区,结合开放书架作为背景,营造层层而上的书山的意境,隐喻“学无止境”。

@ARLES CULTURA

南沙新图书馆定位为南沙新区文化客厅,国内首个自贸区特色图书馆。办馆理念是开放、均等、人本,实行零门槛、全公益服务,以满足本区各类人群阅读需求为使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建设国内外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图书馆”为目标,以“建设自贸区文献中心”为特色,以“知识传播中心、社会交流中心、信息参考中心和创新体验中心”为办馆方向,致力于打造成推广全民阅读、促进各界交流、提供丰富资源、展示创新成果的公共精神文化空间。

 横向观看 效果更佳 

Nansha District

Nansha district was set up on April 28, 2005, and was duly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a national new zone and free trade zone in 2012 and 2014.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uangzhou right at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Region and situated at the supporting position of the 'A' shape formed by Guangzhou, Hong Kong and Macao, Nansha is the hub connecting the city groups on the bank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Nansha enjoys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with densely covered water networks and various lakes and ponds which are part of its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ich land resources. Most of the land in the north is farms and fields, while in the south the majority of the land has been reclaimed to its original natural ecology.

The properties of the estuary sedimentary plain have created large wetlands in Nansha New Area. Nansha built the first wetland forest park in China which is now called 'the kidney of Guangzhou'; it consists of over 3,000 mu (200 hectares) of wetlands and 400 mu of mangrove forest, and is home to more than 20,000 migratory birds in both autumn and winter.

Famous scenic spots in Nansha district include Nansha Puzhou Park, Nansha Tianhou Palace, Suzhou Watery Region Street, the Nansha Golf Course, Sunflower Garden, Sheraton Hotel and other tourism resorts and facilities. Nansha is also a port district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cruise lines to Southeast Asia in China. It has become a leisure resort to attract tourist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坐标名称:南沙图书馆

坐标地点:广州南沙

图片拍摄:广州建筑摄影

图片版权:广州阿尔勒文化/图片库

图片购买:1399229194@qq.com


· END · 

广州阿尔勒文化:

Arles Space landscape photography:致力于用镜头语言,艺术的手法将建筑的形态,色彩,空间通过图片的方式诠释出来传递给公众。一幅优秀的空间摄影作品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结果。广州阿尔勒团队凭借丰富的专业拍摄经验及深厚的美学造诣,为境内外众多国际企业及政府机构提供优质的拍摄宣传服务,不断发掘传达企业文化价值。

以上图片版权均来自 @广州建筑摄影 转载请微信联系 yuanzi4855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