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催收公司欲赴美上市,员工逾万,净收入过亿,催回率却不足1%

 昵称73091218 2020-12-26

逆势而行

我敬你是条汉子



51信用卡的风波还没过去多久,催收正在遭到强监管,这时候却有一家以催收为主业的公司在计划赴美上市。

近日,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永雄”)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了招股书,计划募资不超过2亿美元。若此次上市成功,湖南永雄或将成为国内首家在美股上市的催收公司。

在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的催收行业面前,湖南永雄的招股说明书无异于给这个神秘的行业开了个小孔,让好奇的大家“可见一斑”。

逆势而行,愿意上市去接受更严格的监管,湖南永雄的底气在哪里?

不干律所搞催收,赚大钱?

招股书显示,湖南永雄为一家催收服务提供商,提供全国性的消费者债务追收服务,合作客户主要为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据悉永雄为十大商业银行中的七家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永雄前身是湖南裕邦律师事务所,主营欠款催收法律服务。2014年,湖南永雄转型,致力于小额不良资产催收领域。

2015年,湖南永雄开始开展催收业务,催收的方式主要是电话催收。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就应收账款总值和聘用的催收专员人数而言,湖南永雄是中国最大的拖欠信用卡应收账款回收服务提供商。在信用卡催收范畴前五名组织中,湖南永雄无论是应收账款规划,或是雇员数量都挨近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一倍。截至2019年6月30日,湖南永雄全职催收人员达到10915人。目前,永雄拥有34个运营中心,覆盖29个大城市。

从前身一家小小的律所,到转型后年净收入过亿的催收公司,湖南永雄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招股说明书显示,湖南永雄2019上半年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75.8%;净收入3233万元,同比下降31.9%。2016年至2018年的净收入分别为9765万元、1.1亿元、1.24亿元。

永雄的收入基本上全部来源于催收佣金,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以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湖南永雄分别有96.6%、80.5%和72.3%的收入来自信用卡的应收账款催收服务,另外的3.1%、19.5%和27.7%的收入来源于互联网贷款催收。可见,永雄的业务曾以信用卡催收为主,2018年以来正在向线上消费贷款催收倾斜。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每位催收专员的月平均收款额达到27385元人民币,比2018年同期增长27.5%。

与此同时,催收行业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成本在湖南永雄的支出中占比较高。2019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分别为3.42亿元,平均雇员薪酬为5912元。

三成毛利,催收真是个暴利行业吗?

从招股说明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湖南永雄专注于三期应收款的回收。
一般来说,在应收账款回收行业中,催收佣金率基于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长度而变化,对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来说,首期应收款(Primary)一般是指是逾期1-3个月的应收款,二期应收款(Secondary)指在到期日后4-12个月内的款项,三期应收款(Tertiary)指在到期日后12个月以上或已清账的应收款。

从行业来说,三期应收款在不良应收款市场上所占的比例最大、复合增长率高达92.4%,此外,由于逾期时间较长,收取难度加大,三期应收款的佣金率一般高于较新的应收款。

例如,永雄在三期应收款上的返佣可以达到应收账款的35%以上,如果放款人已经冲销坏账,那么催回来的欠款都为客户带来额外的收入。

截至2019年9月30日,湖南永雄在催的逾期贷款总额为446亿元人民币。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催回的应收欠款总金额分别为14.36亿元、20.54亿元和15.56亿元。

但催回的金额仍是九牛一毛,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的催回率分别为0.69%、0.6%及0.56%,在2019年7月至8月,月度平均催回率升至0.95%,但仍处于1%以下的水平。

增收却不增利,这一行难!

催收行业往往靠客户的佣金而生,但这种单一的营收方式也让湖南永雄在近些年遇到了佣金率下降的烦恼。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的实际佣金费率分别为44.3%、39.8%和35.3%。此外,该公司的毛利率也在逐年降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湖南永雄的毛利率分别为34.8%、31.46%和25.86%。

关于2016年44%的较高毛利率,招股书解释是由于当年一家大客户高估了催收难度,给予了较高佣金率,之后该客户的定价进行了调整,2017年的毛利率开始正常化。2018年由于区域扩张, 增加催收专业人员并实行新的激励机构,雇员的整体薪资增加导致出现小幅下滑。

在灰色地带的边缘试探

随着信用卡和线上消费金融的扩张,逾期贷款和坏账日益增加,下游催收业务也应运而生。
催收,这是一个充满“灰色”,公众形象为“负”的行业。51信用卡的事件让不少人对这个行业深感好奇,在监管趋严的现在,湖南永雄的招股说明书将自家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曝露在公众面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业“阳光化”。

三成毛利,不足1%的催回率,线上消费金融的坏账正在倒逼个人信用机制的构建,而催收或许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一部分作用。

催收行业一直以来都游走于“灰色地带”,催收行业的风险之一就是合规风险。而催收公司普遍存在骚扰通讯录、威胁恐吓辱骂、PS图片伪造律师函甚至暴力催收等各种催收手段。

湖南永雄在招股书中坦言,被催收人对催收行业的投诉可能引起公众及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可能引发政府调查或声誉受损。自成立以来,湖南永雄曾因为被催收人投诉3次,导致3家客户停止了与公司在部分地区的业务合作。

目前,在聚投诉平台上,仍有不少用户投诉湖南永雄进行暴力催收,甚至有用户举报湖南永雄的工作人员发短信冒充法院人员、公安机关人员发短信催收,涉嫌冒充公检法。

针对暴力催收的新一轮强监管来袭,湖南永雄在业务合规性方面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更多信息咨询财经秘书


网络 |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