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ppleWatch出货量碾压瑞士机械表,传统手表要灭亡了吗?

 昵称73091218 2020-12-26


传统机械表不行了?

恐怕不是


苹果AppleWatch出货量猛增,真的击败传统机械表了吗?

据媒体最近报道称,苹果广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AppleWatch出货量创下历史纪录,分析师预计该产品2019年全球出货量为3070万块,同比增长36%,超过了整个瑞士钟表行业的销量总和。

分析师预计2019年整个瑞士钟表业的全球出货量为2110万块,同比下降13%。于是,一些观点认为,传统瑞士手表制造商正在经历智能手表大战的败局,机械手表已经不行了。

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拿AppleWatch和瑞士机械表比出货量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因为真正的名贵瑞士机械表都是手工完成大部分流程,产量本身就不会太高,虽然产量很低,但是售价却十分昂贵,有时一只瑞士名牌机械表能顶几百只甚至上千只AppleWatch,光从出货量上比出高低,好比拿电动自行车和特斯拉比出货量,难道不是很可笑的事吗?

但是如果真要比出货量,瑞士机械表也不虚苹果。如果算上瑞士所有著名手表的品牌出货量,其实并不低,瑞士知名的机械表品牌有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宝玑、伯爵、帕玛强尼、宝珀、雅典、弗兰克·穆勒、积家等,这还是不完全统计结果。

瑞士在制表工艺早期几乎全靠手工操作。1845年有了制表机械,才出现大批生产,使这个行业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工业部门。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手表产量迅猛上升,最高年产量曾达1.04亿只,占世界总产量40%,几乎全部为出口。全世界的出口机械手表中,每10块就有7块来自瑞士。

瑞士手表代表是真正的匠心精神,每一块机械手表犹如艺术品,这是电子产品不能带来的使用感受。从美学上说,机械表的美学体现的是原始的浪漫,是人类对极限的追求。

瑞士手表无人不晓,但是制表业却不是在瑞士土生土长的。法国的宗教斗争致使一部分法国人迁徙到瑞士,带来了制造钟表的技术。这种法国技艺和当地的金银首饰业相结合,就出现了瑞士的制表业。

瑞士是一个山地小国,几无任何独有的矿产资源,却成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上帝是公平的,瑞士人善于把弱点变成优点,资源稀缺的瑞士人把不多的钢铁材料锻造成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钟表。通过智慧与“执着”,瑞士人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

瑞士制表业从靠近法国的日内瓦向外扩散,主要是沿如拉山脉一线向东北蔓延,一直到东北面的沙夫豪森,在瑞士北半部遍地开花。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曾经说过:“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懑中,要想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正如他所说,制表匠的工作繁琐而枯燥,花一整天打磨一个零件也是平常的事情,如此没有一颗平和的心态是不可能完成的。

一个制表大工坊内往往分工明确,有负责基础零件制造的部门,有负责零件打磨抛光的,有机芯组装,还有最后的测试等等,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并把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致。有报道一名制表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组装一枚极为复杂的腕表。在制表匠的工作台前,你甚至可以发现他们自己制作的工具。

比如爱彼表厂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制造传统,一百三十六年都没有改变。自1875年建厂以来,爱彼每年坚持生产大复杂功能怀表或腕表,这是一种对工艺传承的考验,也奠定了爱彼表在全球排名第三的坚实地位。

平和的环境和如画的风景也是帮助制表师沉静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把瑞士手表成为艺术品的原因。瑞士手表的核心大多集中在汝拉山与洳山谷,这两个地方风景如画,更是常见白雪皑皑仿佛仙境,风景美得足以让人“静”下来。

制表师的工作室通常直对着窗外的风景,不难想象,在这样“遗世独立”,没有干扰的环境下工作,制表师们才能制作出精确的腕表,才能打磨出美轮美奂的机芯。

用心,才能赢得尊重

另外,真正的机械表用户是社会中的精英人群,而机械表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只是用来看时间的,其中装饰和彰显自己的形象品味,是很大一个原因,毕竟“穷玩汽车富玩表”不是凭空出现的戏谑之语。

在很多精英人群眼中,一块好的机械表,还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在出席正式场合,例如重大会议,婚礼,庆典的时候,相信没有多少人会用智能手表来替代机械表。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我很喜欢智能手表,但假如有人给我一块劳力士,我愿意用我所有的智能表去换。”

从手表的功能性来看,其实机械表早已显得单一和落伍。但是在电子产品充斥的时代,机械表的存在即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必要性。就像Kindle和iPad这么普及,为什么还有人看纸质书?罐装咖啡、胶囊咖啡和速溶咖啡这么流行,为什么还有人在喝手冲咖啡?

而机械表灭亡论也不是从现在才开始出现,早在上世纪70年代,瑞士机械表就被来自日本的石英表冲击,结果最后瑞士机械表经过重生仍在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20世纪70年代,以固执死磕著称的日本人发明了石英手表,它以超级廉价和轻便的优势,对传统的机械表构成致命的打击。在短短的六、七年里,瑞士钟表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产量在全球的比例从45%陡降到15%。不过,经过二十年的转型,瑞士表逐渐走出低谷,并且迎来了繁荣时代,这与瑞士人不懈的专注精神分不开。

在石英表的打击下,瑞士制表人没有考虑转型,而是专注“立身之本”——机械表,把机械表的功能升级创新,并研发出诸多极其复杂的工艺,把精密机械发展到极致。

除此之外,还有潜心研究材质的,不难发现近几年各表厂在腕表材质上都花了大工夫,无论是新的陶瓷还是各种各样新的金属,都让腕表越来越“好看”、“好戴”。

世事无定论,未来整个手表行业的趋势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用心做的好产品,永远会赢得人们的尊重,机械表如此,智能手表亦如此。

© 好文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财经下午茶

微信号 : featea

微博:@下午茶财经

▇ 欢迎加入

茶粉的大家庭

网络 |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