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本草经》:​积雪草

 为什么73 2020-12-26

《神农本草经》:积雪草[1],味苦,寒。主大热,恶创,痈疽,浸淫[2],赤熛[3],皮肤赤,身热。生川谷[4]。

注:

【1】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2】浸淫:病名,即浸淫疮。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黄水,蔓延迅速,浸淫成片,甚者身热,故称浸淫,亦称黄水疮。

【3】赤熛:biāo,音“标”。病名。亦称丹。其病初起患部鲜赤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即丹毒。

【4】生川谷:《别录》:“生荆州。”

积雪草,味苦,性寒。治疗热毒盛,恶疮焮肿痛痒,痈疽,黄水疮,丹毒,皮肤赤灼,身体发热等病证。生长在川坡、山间谷道旁。

按:积雪草乃外科要药,所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皮肤赤,身热”,皆为火热湿毒为患。本品苦寒,苦能燥湿,苦能走血,苦主降泄,利湿浊;寒能清热解毒,凉血。热解火清湿去毒消,则诸证可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