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合浦东山寺印度佛教海上传入中国的最早驿站 合浦东山寺简介 合浦东山寺钟灵传奇

 太平时光 2020-12-26

一、广西合浦东山寺,印度佛教海上传入中国的最早驿站

清代鲍俊:“风送梵钟喧上界,雨余贝叶满东山。清声嘹亮鸣蝉静,枯坐跏趺老衲间。”诗赞合浦东山寺的钟声。

广西合浦县廉州镇东山寺是北宋时期安南王李日尊在灵觉寺(建于晋代以前)的故址上修建的,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上东山寺是“海上丝绸之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最早驿站之一,也是广西北海、合浦、浦北、博白等地佛教信众的主要道埸。

合浦东山寺曾是安南王李日尊于大越昌符年间的行宫,是合浦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明朝时曾被评为“廉阳八景”之一。

合浦东山寺历代高僧人才济济,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为我国岭南地区最大最兴盛的寺院之一。

东山寺广西现存最早庙宇之一

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驻军合浦,设行宫作大本营,指挥训练水师,筹集军粮,反击入侵的瓯雒国军队。汉末三国纷争,合浦郡时为吴土,时为晋地,战事频繁,南越王行宫由是湮没。晋兴,郡人在行宫故地建灵觉寺,为广西现存最早的两间寺庙之一,故有“三廉古刹”之称。

东山寺名称由来

南朝萧梁时期,天竺高僧达摩渡海而来,到东山寺参禅礼佛时,赞东山寺有“佛光云霞”之瑞。隋唐一统,佛教兴盛,灵觉寺一度以达摩之言改称“云霞寺”。

宋朝,宝山成禅师拜缘至珠城,因闻达摩之名及所留圣迹,遂立愿重修扩建寺庙。寺成,以达摩所创禅宗传至五祖弘忍东山开法,史称“东山法门”,故以“东山”为寺名,以示系出禅宗“东山法门”之源。时为一方胜景,岭南名刹。

东山寺建设规模:

据《合浦县志﹒史迹》记载,东山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由十六条格木大柱支撑着整个大殿的,大殿内不但供奉有五米高的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阿难和迦叶雕像,还有十八罗汉塑像,佛像都施金粉,涂以矿物颜料,色泽鲜艳,甚为庄严壮观。

东山寺建成四进,南北两庑。其一山门,其二金刚殿,其三大雄宝殿,其四观音殿。供奉四大天王,佛祖释迦牟尼及阿难和迦叶、十八罗汉,观音大士,护法天尊诸法相。由是,东山寺佛缘深厚,名声显于三廉,功德广播八属。

大殿的楼头绘画刻画,雕龙画凤,非常精致。最传神的还有一幅白图案。据民间传说,诚心向善者,来到白虎图前,顿觉精神倍增;做了亏心事者,来到白虎图前,就有惊悚之感。因此,乡民发誓之时,也称够胆就去东山寺白虎图前发誓。

东山寺灵钟:

东山寺最具特色的还有灵觉寺的大铜钟,此钟不但规模上在岭南居首位,而且还有灵性,相传此钟曾得到路过合浦的高僧大师点化。每当钟声敲响,震荡十里。钟声响时,蝉鸟都噤声了,由此可知东山寺此钟确实不同凡响。

据东山寺的师父说,原来东山寺的青铜大钟有数百斤重,是晋朝时期“灵觉寺”所挂的大钟,已去向不明,现存在合浦博物馆的大钟,为越南国所造,也有数百年历史了。当东山寺的“大雄宝殿”若挂上大钟,再现古寺钟声,远荡海天,又是不可多得的胜景。

东山寺历史地位:

东山寺为历代历朝名人雅士,官宦谪臣、居士僧侣探胜寻踪、抒怀寄情、问禅悟道、皈依佛缘之所。

宋礼部尚书,大学士苏东坡居廉时,至寺访僧,欣然留书题句云:“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何庭松尚西指,不知名奘几时归。”极尽古寺禅意精妙。

清鲍俊为之作联:“宝花飞上界,灵鹫起东山。”又书牌匾“三联廉古刹”。

护法天尊韦陀殿亦有联云:“身是将军心护法,志归大士力降魔。”字体庄重凝厚,沉稳储蓄,更添加古寺神韵。

东山寺屡历兴废,重修见载史籍的有:明代三次,永乐十年(1412年)、十七年(1419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清四次,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两次、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一次。

尤以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工程巨大,全寺焕然一新。咸丰十一年重修的天王殿则一直延至2005年,因成危房而拆除重建。

民国战事纷起,十九路军之父陈铭枢将军驻廉州,明令不准军队侵扰古寺,严诫任何人等不得毁坏寺中物器。

抗日战争时东山寺因作县政府驻地遭日寇飞机轰炸,仅存山门、天王殿残址。

2000年,有云居山法师智梁至此,目睹祖庭破落,遂立恢复志,经年筹谋,先恢复观音殿、念佛堂、卧佛堂、斋堂、恭迎释迦牟尼及阿难、迦叶等佛像金身等十五尊,古寺规模恢复有成。

2005年又重建山门、天王殿,是年竣工。2007年春,重建大雄宝殿,千年古寺,又见“禅经悠悠松菊静,梵音寂寂虎龙降”。


二、合浦东山寺(图)    2013年04月09日 15:52

东山寺

东山寺

广西合浦县廉州镇的东山寺是北宋时期安南王李日尊在灵觉寺(建于晋代以前)的故址上修建的,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上东山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驿站,是北海、合浦、浦北、博白等地佛教信众的主要道埸,历代僧才济济,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为我国岭南地区最大最兴盛的寺院之一。

千百年来,凡廉州府属的人,不管远在它乡或身处海外,东山寺流传的优美的民间故事总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维系着一种思乡的情感。多少年、多少代珠乡的人民总把精神希望寄托于东山寺,总想敬上一柱香,祈愿珠乡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解放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东山寺屡遭破坏,殿宇被拆占,僧人遭遣散,佛像荡然无存,一派萧穆冷落。多年来人们思念东山寺,谈起这千年古迹,无不唏嘘感叹!“改革开放”以后,合浦县委、政府认真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因缘殊胜,批准重建东山寺。尤其是二○○一年四月以来,合浦县陈松副县长亲自率领有关部门的领导实地视察,督促有关部门要支持东山寺重建工作。合浦县委统战部占家凤部长为修复东山寺,领导筹委会一起积极筹集资金,协调做好占用单位的搬迁工作,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经常与群众一起到寺院参加义务劳动,为重建东山寺付出了极大的苦辛。

合浦的信众都说:“占部长调走了,但她为重建东山寺受了很多委屈,付出了辛苦,大家都记得她”。东山寺对重建寺院有功的人都会记其芳名,以励后人。

一年多来,在修建寺院过程中,常有二十多位居士自觉地不间断来参加义务劳动,七十多岁的张老伯和伍老伯每天带着午餐来参加劳动,感到能为东山寺而劳动是自己的缘份和快乐。住寺的师父每月只有五十元的津帖,过着清淡的生活,做了大量的修补及清理工作。问及到智梁法师在修建东山寺的感受时,师曰“忙于事务,荒废了不少修持上的功夫。”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原住在寺里的二十多户人家已全部搬迁,拆除了一百多间杂房,平整了场地,修整了大殿三座、客堂和二层楼客房一幢及宿舍十多间等共两千多平方米建筑,并重新砌了山门,围墙,购卖了一批家具,购置《大藏经》一套一百六十九册。

现在寺院已请回了佛像九尊,其中有弥勒菩萨、韦陀菩萨、西方三圣像、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在寺院内种植了大面积的绿化、苗圃,初步形成了一座鸟语花香的禅院。住持的师父本着“禅农并重”的精神,开荒种菜,达到了部分自给。

东山寺基本保持原来的风貌重建,当你步入如今的东山寺,天王殿、金刚殿、观音殿里,会见到菩萨宝相庄严,金光闪闪,香火缭绕,僧侣诵经念佛,朝拜的信众绎络不绝。目前,十六.八米高、面积五百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基础已基本完工,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着。不久的将来,一座规模恢宏的“大雄宝殿”将重现原貌。

东山寺已回到了人间,但恢复东山寺的原貌还需很大的努力,主要面临的困难:一是恢复东山寺耗资甚巨,目前资金困难,仍需社会各界广施净资,鼎力相助,同襄壮举;二是仍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落实党的宗教房产退赔政策,处理好债务问题;三是依据清道光年间遗下石碑得知,古时东山寺面积连田地在内一百多亩,以收租养寺,现不到十亩,住持僧侣的生活自给问题还没有保障。

东山寺的师父说,原来东山寺的青铜大钟有数百斤重,是晋朝时期“灵觉寺”所挂的大钟,已去向不明,现存在县博物馆的大钟,为越南国所造,也有数百年历史,待东山寺的“大雄宝殿”建成后,若挂上大钟,再现古寺钟声,远荡海天,庇佑着珠乡人民福绵千秋,也将为北海增加一处不可多得的佛教道场。

三、合浦东山寺钟灵传奇     2018-08-28 16:35

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上岸,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合浦及周边地区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合浦的佛教寺庙一时间如春花进发,雨后春笋般出现。因此,有“一寺三庵七十二庙”之说。而合浦之有寺庙,却以东山寺为始。

合浦东山寺,原名灵觉寺,东山寺,是宋宝山成禅师创建,明永乐十年(1412)高僧珏静重修,后再经明万历、清康熙年间多次重修。

合浦东山寺曾是安南王李日尊于大越昌符年间的行宫,是合浦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明朝时曾被评为“廉阳八景”之一。

秦汉之际,南越王赵佗驻军合浦,设行宫作大本营,指挥训练水师,筹集军粮,反击入侵的瓯雒国军队。汉末三国纷争,合浦郡时为吴土,时为晋地,战事频繁,南越王行宫由是湮没。晋兴,郡人在行宫故地建灵觉寺。隋唐一统,佛教兴盛,灵觉寺一度以达摩之言改称“云霞寺”。宋,宝山成禅师拜缘至珠城,因闻达摩之名及所留圣迹,遂立愿重修扩建寺庙,寺成,以达摩所创禅宗传至五祖弘忍东山开法,史称“东山法门”,故以“东山”为寺名,以示系出禅宗“东山法门”之源。时为一方胜景,岭南名刹。

东山寺的整个寺庙沿中轴线排列,座北朝南,均为砖木结构。最具特色的还有灵觉寺的大铜钟,此钟不但规模上在岭南居首位,而且还有灵性,相传此钟曾得到路过合浦的高僧大师点化。

每当钟声敲响,震荡十里。清代著名学者鲍俊有诗赞东山寺钟声:“风送梵钟喧上界,雨余贝叶满东山。清声嘹亮鸣蝉静,枯坐跏趺老衲间。”

钟声响时,蝉鸟都噤声了,由此可知东山寺此钟确实不同凡响。东山寺是合浦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是研究岭南宗教史、古建技术的宝贵实物资料。1962年9月5日被合浦县政府公布为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寺基本保持原来的风貌重建,当你步入如今的东山寺,天王殿、金刚殿、观音殿里,会见到菩萨宝相庄严,金光闪闪,香火缭绕,僧侣诵经念佛,朝拜的信众绎络不绝,庇佑着珠乡人民福绵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千百年来,东山寺香火旺盛,古代到过东山寺的官吏、文人骚客,留下了不少诗文篇章,值得你去静静赏析,更值得你踏入古刹中亲身感受一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