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州“古铜镜之乡”的由来

 取经的兵 2020-12-26

鄂州市被誉为“古铜镜之乡”,得此美誉有多方面原因。

  出土的铜镜数量多。在鄂钢、原水泥厂、原八一钢厂、朱家垴村、五里墩村、七里界村、菜园头村、段店镇、涂家垴镇等地的各项工程中,出土了六七百面铜镜。我市的铜镜均有具体出土地点,有非常明确的统计资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铜镜名称。铜镜名称是根据背面装饰的花纹纹样而定,大体上有日光镜、昭明镜、四山镜、四乳四螭镜、规矩四神镜、鸟兽文带镜、四神镜、连弧纹镜、兽首镜、半圆方枚神兽镜、重列神兽镜、龙虎纹镜、飞鸟镜、柿蒂八凤镜、函纹带兽首镜、四叶八凤佛兽镜、湖州镜、真子飞霜镜、牛郎织女镜、八卦镜、柳毅传书镜等等。

  铜镜上的纪年。铜镜的产生距今约4000年,鄂州的铜镜历史有2500余年。从战国到两汉、三国六朝、唐宋、明清,历代都有,但大部分产自两汉和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时期,吴镜出土最多。

  铜镜铭文。铜镜上的铭文直接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如:日光镜的铭文记载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昭明镜记载“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龙虎镜记载“李氏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

  铜镜的产地。三国时期,武昌(今鄂州)与洛阳、会稽、徐州并列为全国四大产铜、铸镜中心,可见在我国古代铸镜史上,鄂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面长沙出土的半圆方枚神兽镜记载“黄初二年,武昌元作明镜,宫湅章,乃而清明,吉羊”。而黄武六年重列式神兽镜记载“黄武六年十一月丁巳朔七日丙辰,会稽山阴作师鲍唐镜,照明服者也。宜子孙,阳燧,富贵老寿,臣先牛羊马,家在武昌,思其少天下命吉服,吾王干昔□□”。这两则铭文记载的“武昌元作明镜”和“家在武昌”,充分说明当时武昌是生产铜镜的地方。

  鎏金铜镜的出土。鎏金铜镜在全国共出土3面,其中有2面出自鄂州。

  铜镜上铸佛像。在铜镜上铸佛像始于三国时期,全国出土了5面,有2面就出自鄂州。

  破镜重圆的故事在鄂州重现。1955年修建武(汉)大(冶)铁路时,在华容区周杨桥工地2座古墓中分别出土2块半边铜镜。考古人员经过清洗,进行合并发现,这2块半边铜镜原是一面完整的铜镜,当时被分成两半置于2座墓葬中。两名死者在生前没有团圆,死后却由考古人员将铜镜重圆。

  三项研究成果出版发行。上世纪末,熊寿昌主笔撰写的《古铜镜之乡话铜镜》,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发,这是“古铜镜之乡”的铜镜首次向全省人民展示,产生很大影响。我市将文稿整编成单行本,在全省推广发行,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1986年,市博物馆与省博物馆共同编撰《鄂城汉三国六朝铜镜》,集中介绍了鄂州124面有代表性的铜镜,并用中、日两种文字分别向国内外发行,引起日本各界的高度关注,先后派遣3批学者、专家来我市考察。经考证发现,在日本出土的一面铜镜和在鄂州出土的一面铜镜,出自同一个模子,称作“同范镜”,这说明当时鄂州的铜镜已行销到日本。市博物馆编辑的《鄂州历代铜镜》,全面介绍了鄂州的铜镜,充分说明鄂州“古铜镜之乡”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