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州历史革命人物

 取经的兵 2020-12-26

吴兆麟(1882-1942)

字畏三,葛店岳陂人,16岁投武昌工程营当兵,次年考入随营学堂,1900年进工程专门学校,不久,加入日知会,被推为该会干事及工程营代表。1906年以成绩第一名考入湖北参谋学堂,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工程第八营任左队队官。
辛亥武昌起事之夜,吴兆麟被推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在他的指挥下,次日黎明,首义成功。
1922年,武昌辛亥首义同志会成立,吴兆麟被推举为该会理事会主席。他倡修武昌首义公园,以资纪念,并筹集少量经费,对起义时致残的军人,给予生活补助。同年,被都督萧耀南委为樊口堤工总理,他不辞劳瘁,督率堤工协力奋战,历三载,先后修筑了樊口大堤、沿江大堤,开凿月河,兴建民信、民生两座大闸,初步能控制内湖水位的升降,在一般年景下,樊湖周围的农田得以保收,也不至影响渔民的捕捞利益,初步实现了樊湖人民的愿望。
抗战时期,武汉沦陷,日本方面曾以伪湖北省政府首席参议及“和平救国军”总司令相诱,吴兆麟以住院为由拒绝,后以哮喘病逝于汉口。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抗战胜利后公葬于武昌卓刀泉。
林明炯
原鄂城县马迹乡高河林家畈村人,生于1909年。1926年入武汉中学读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退学回乡,与盛浩如等人一起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1930年任中共鄂城县委书记,全县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出现了空前的革命高潮。1931年鄂东南党内肃反扩大化,林明炯被定为改组被处以死刑,时年仅22岁。
198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给林明炯予以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志武

1910年7月出生于鄂城县涂家垴,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6月初,随部队从湖南桑植县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不怕流血流汗,出色地完成了部队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营教导员、独立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建材部非金属矿局局长等职。1989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0岁。

武汉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夏石农
鄂州市华容镇夏家庄屋人。生于1908年,1924年入武昌中华大学读书。在革命运动的影响下,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并任学生代表。其时,结识了陈潭秋、吴德峰等共产党员,加入了党组织。不久,担任了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干事。1928年调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因省委机关遭破坏,奉命赴沪待命。在此期间,他除参加党领导的群众运动外,还与胡伊默合作出版了《第一国际史》,为党研究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供了理论依据。1930年他东渡日本东京大学深造,求学期间自然脱党。抗战时期回国,在南昌编辑《战时乡村》。后到重庆,与共产党人钱俊瑞、胡绳等主办《战地生活》杂志,并任发行人,积极宣传抗日。1941年起先后在恩施湖北教育学院、武昌中华大学任教授,同时兼任湖北省国民政府建设委员和参议,利用合法身份同国民党反对派斗争。解放后,历任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盛浩如
鄂州长岭人,1927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城县委宣传部长,1930年负责发动和组织了鄂城“八一边境暴动”。在其影响和动员下,其亲属悉数参加革命,其中8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妻胡芸芝任妇女主席,惨遭敌人剖腹剜胎残害。1932年,盛浩如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党选派赴俄受训的优秀青年党员——高理文
高理文,又名高素明,华容镇高家大湾人。1907年出生,1922年1月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读书。在五四精神的启迪尤其是五卅运动的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表现突出。1925年初加入少共,3 个月后转为中共党员。10月,党为培养干部,选派优秀青年党员赴苏联接受培训,高理文与伍修权等10名青年党员作为湖北首批学员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毕业后与乌兰夫等4人被派往东方大学担任翻译。1928年6月中共党六大在莫斯科召开, 高理文担任大会翻译。1929年8月回国后,受党派遣到江西白区从事地下工作, 因环境恶化不久即返沪待命。1930年春,因对长沙暴动等“左”倾盲动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涉嫌反对党中央路线,被定为取消派而开除党籍。
杨学诚
湖北黄陂县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城西区委书记。1937年底到湖北,先后任中共湖北临时省委青委书记、中共鄂中特委书记、鄂中区委代理区委书记、鄂豫边区常委、组织部长。1942年鄂豫边区和新四军五师按照中央指示精神,派出部队和大批干部开辟鄂南,在鄂城谈家桥成立鄂皖湘赣兵团指挥部,杨学诚任政治委员,指挥部党委书记。在此期间,他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巩固鄂城沿江根据地,向鄂南山区发展”的正确方针,促进了鄂南敌后抗日斗争地发展。因风餐露宿,身患结核性肋膜炎,医治无效,1943年3月6日病逝,时年29岁。
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的鄂城烈士——姜和顺、叶青山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工人运动的主要斗争形式就是罢工斗争。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出现了第一次中国工人罢工运动的高潮,其中二七大罢工斗争最为惨烈。在京汉铁路武汉江岸车辆厂做工的一批鄂城工人,英勇地参加了这次斗争。其中姜和顺、叶青山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站在斗争最前列,在帝国主义的公开干涉和军阀吴佩孚及其代理人肖耀南的血腥镇压下,英勇牺牲。姜和顺是车辆厂炭棚工人,为保卫江岸工会,与反动军警拼死搏斗,被乱枪射死在工会门前,牺牲时年仅28岁,其家中父母妻儿等5人顿失生活依靠, 凄惨至极。叶青山是车辆厂加油工人,在斗争中不畏荷枪实弹反动军警的镇压,冲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
姜和顺、叶青山是鄂城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鄂城人民的榜样。他们的鲜血和所有二七烈士们的鲜血融汇在一起,滋润着革命的种子。
熊作芳
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军第十师政治部宣传队干事,少共万源县委书记,少共金川省委组织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政治委员,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副旅长。1942年5月率部挺进鄂南,任鄂皖湘赣兵团指挥部参谋长,鄂南指挥部指挥长,新四军五师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参与组织和指挥了鄂城谈家桥、纪家祠、横山、麻羊垴战斗等大小数十次战斗,为开辟和巩固鄂城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潢川军分区司令员、第六十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在济南病逝,享年80岁。
罗通
1915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县。1928年10月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二团连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第四十一团政委。1942年率部挺进鄂南,先后任咸崇蒲中心县委书记、鄂南指挥长兼政委,第四军分区副政委、鄂南中心县委书记,湘鄂赣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兼第二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第五十一军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副政委,济南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8月离休。
鲁明健
湖南省长沙市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民族解放先锋队湖北训练部部长,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新四军第五师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率干部工作团随新四军五师部队挺进鄂南,任鄂南工委书记,鄂南中心县委书记兼鄂南政务委员会主席,鄂南指挥部政治委员。坚持鄂城敌后抗日斗争3年,踏遍了鄂城山山水水。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西北白竹平中心县委书记,第五专署专员。解放后,历任宜昌市委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参事,中央政法学校党委副书记,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咨询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刘士杰
1908年出生于大冶县,1926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大冶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鄂东南特委和道委组织宣传干事、秘书长、河北特委宣传部长,省委组织部科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武汉、桂林、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科长、鄂豫皖湘赣边区长江地委副书记,湘鄂赣边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湘鄂赣边区党委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长江区党委组织部长,旅大地委常委、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昌区分委书记,大冶工矿特区党委书记兼特区警备司令部政委、华中钢铁公司副监委,中共广州市委秘书长、工业部长、广州市科委副主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广州市第二、三、五、六届政协副主席。
王甦

鄂州涂镇人,烈士王时雨之弟,1930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特务连连长,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被关押多年,1936年经解救回乡继续坚持革命。抗日爆发,他积极投身敌后抗日斗争,先后任梁湖抗日游击大队第一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代大队长,中共鄂南游击地委军事部长,新四军独立五团团长。1941年7月6日中心县委在夏家榜村开会时被大批敌军包围,他本被群众掩护起来,日、伪军以杀光、烧光全村威胁、逼迫群众交出隐藏的新四军,为了保护群众,王甦挺身而出。被捕后日军软硬兼施,企图劝其投降,王甦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时年28岁。
陈大发
原名钟喜堂,黄冈县磙子河张家畈村人。1927年参加大革命,任童子团团长。1937年入党,投身敌后抗日斗争。1939年带领一批党员到鄂城樊湖开辟鄂南沿江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中共樊湖工委、中共鄂城县委书记。由于斗争环境恶劣、战斗频繁,他积劳成疾,经常吐血,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1942年病情日益恶化,他不能行走,就让战士用担架抬着行动,同志们劝他休息治病,他坚决不肯,说:“我休息,敌人会休息吗?为了抗战的胜利,只要一息尚存,就得奋斗。”1944年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医治无效,遗恨而逝。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陈大发同志为革命烈士。
黄全德
湖北通城县人,1912年生,1928年参加革命,次年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中共鄂南代表团组织部长,领导机关驻鄂城涂家垴。1940年12月在鄂城樊湖地区成立中共鄂南游击地委,次年改为鄂南中心县委,黄全德先后任组织部长、中心县委书记。1941年7月6日,中心县委在葛店镇夏家榜村开会,被日伪军数百人包围,黄全德和其他同志奋勇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警卫人员牺牲过半,弹尽援绝,黄全德和与会的其他中心县委领导被捕,连同战士共计18人在葛店江边惨遭日寇杀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