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公柳的来历

 取经的兵 2020-12-26

        

       陶公柳的来历: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的征战生涯41年,其中有30年是在今鄂州度过的,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zhidao以爱民和清廉而留名后世。他曾带领官吏并督导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当时部尉夏施曾盗来柳树种植于自家门前,陶侃见后,停下车来问道:“此是武昌西门前官柳专,何因盗来此栽?”夏施十分惶恐连忙谢罪。“陶公柳”、“官柳”和“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翰林学士、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常泛舟南来,浏览西山,遥望城西陶公柳,发出“春江绿涨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的感叹。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属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