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权设立武昌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取经的兵 2020-12-26

孙权迁都鄂城武昌之后,为了保护这一军政中心的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当地的防务。首先第一件大事就是设立武昌郡,以彰显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黄初二年221 )四月,“孙)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⑤此项措施是建立新的京畿,即首都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县原属江夏郡。有武昌县,即两汉之鄂县。武昌东邻之阳新县眙今湖北阳新县西南),汉朝时属于鄂县辖区,孙吴将其划出另立县治。谢钟英《三国疆域表》言:“阳新县,吴分鄂县立,今武昌府兴国州西南五十里。”⑥舆地纪胜》卷33言该地:“上接荆鄂,下接江池,面洪都,背淮甸。富川介江、鄂作垒,山连楚峤,水接湘川,石壁峥嵘,林峦葱郁。”故为兵家所重。下雉县治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当地扼富水入江之口,北临网湖,南倚鸡笼山,亦为兵争要地。顾祖禹称其“襟山带江,土沃民萃,西连江夏,东出豫章,此为襟要。汉武帝时淮南王安谋反,其臣伍被日:‘守下雉之城,绝豫章之口。°谓此也。”建安二十年215)孙刘初争荆州,甘宁抗击关羽战绩卓著,“孙)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看来其立县应在孙吴建国前。还有武昌西邻的沙羡,汉朝该县治所位于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区,孙吴时移治于长江南岸的夏口,即今武汉市武昌区境内。《晋书.地理志下》载武昌郡:“吴置。统县七,户一万四千三百。”并于沙羡县下注日:“有夏口,对河口,有津。”表明吴之沙羡及夏口并在长江南岸,与河口即汉水入江之口相对。

 

其余二县,寻阳治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位于长江北岸,在汉代属庐江郡。孙吴名将黄盖曾任石城县长,“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建安十四年209),周瑜领兵将攻占南郡,吕蒙屡立战功“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建安十九年214 )孙权克皖城,吕蒙因功拜庐江太守,仍驻原地“别赐寻阳屯田六百人,官属三十人。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禽,权日:‘鸷鸟累百,不如一鸭。’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余皆释放,复为平民。“中寻阳南对九江,后者是鄱阳湖诸水汇入长江之所,浔水入江处即为港口。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南巡,“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8寻時)阳、柴桑两地分据长江南北,隔举相对。柴桑县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汉朝属豫章郡。柴桑临近鄱阳湖口,古称“豫章之口”,张守节日:“即彭蠡湖口,北流出大江者。”故柴桑历来为军事要镇。如徐盛在孙权继位后,“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曹操南征荆州,刘备逃至夏口时你)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诸葛亮赴该地劝其联刘抗曹。孙权迁都武昌后亦关注此地,派遣重臣名将领兵镇守,史籍所载有诸葛恪、陆抗等。

寻阳、柴桑、下雉三县相邻,地扼长江与鄱阳湖、浔水相汇处,为武昌东方门户,据守该地可封锁长江航道,保护都城的安全。例如,西汉准南王刘安谋反,伍被献策据守国之西境,阻止汉朝军队顺江而下。其语:“南收衡山以击庐江,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强弩临江面守,以禁南郡之下。”"孙权将寻阳、柴染纳入武昌那,也是出于类似的目的,即在首都东边构筑防区。武昌县西邻的沙羡,孙权迁都后在该地筑城加强防御《水经注》卷35 江水》云“黄鹄山东北对夏口城,魏黄初四笔者按四”应为“二”)年孙权所筑也。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籍阻,高观枕流。上则游目流川,下则激浪崎岖,延丹人之所艰也,对举则入河津,故城以夏口为名,亦沙羡县治也。”熊会贞按“《齐志》, 夏口城据黄鹊矶(方舆胜览》, 夏口城依山负险,周回不过二三里,乃知古人筑城欲坚,不欲广也,在令江夏县西。””你员在夏口屯有重玩设置督将,职称“夏口督”,史载有孙查、孙秀孙慎与鲁肃之子鲁溆等,0均为宗室或亲信臣僚。在此地设置要镇,可以抗击西边顺江而下的敌人船队。在武昌对岸的江北地区,孙权先后设立了鲁山城和邾城两座军镇。其西北的鲁山城,位于汉水入江的沔口右侧《水经注》卷35《江水》云“江水又东迳鲁山南古翼际山也《地说》日:汉 与江合于衡北翼际山旁者也.山上有吴江夏太守陆涣所治城,盖取二水之名。”2在沔口筑城设防,能够封锁敌兵自汉水南来的航道,还可以得到对岸驻军的支援。武昌正北对岸的邾城,治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孙吴占领其地稍晚,属蕲春郡(元和郡县图志)27江南道三):“本春秋时邾国之地,后又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为江夏郡西陵县地。魏为重镇,文帝黄初中,吴先杨宫欲畋于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其必袭西阳,遂先为之备。权闻之,寻亦退还。后吴克邾城,使陆逊以三万人城而守之。”$孙权赤乌四年Q41 年,“秋八月,陆逊城邾。”S即在当地修筑城垒。由此可见,都城武昌置于周边防卫体系的中心,有东、西、北三面各地军镇的保护,因而其安全系数得到显著提高。

孙吴武昌郡的建制后被撒销,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考证云“《元和志》,吴江夏那理武昌。《晋书●王戎传》,戎受诏伐吴,前锋进攻武昌,江夏太守刘朗诣戎降,尤吴江夏郡治武昌之切证。盖改武昌郡为江夏也。后世地学家多不知吴有废武昌都而立江夏郡事。”关于武昌郡废置的时间,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看法。谢钟英认为是在孙吴末年,(<补三国疆城志>补注》载:“武昌郡,汉建安二十五年吴分江夏郡置。”谢钟英按“吴末改为江夏郡。”中梁允麟认为孙权还都建业后,武昌郡丧失了京畿首都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故被撒销“黄龙元年29),孙权在武昌登基后,复迁都建业。武昌郡复为江夏郡。“8

清人吴增仅认为武昌建郡的史料很少.说明它存在的时间可能不长。从情理上判断.孙权迁都建业之后,武昌郡演变为军镇,不应由太守担任辖区军事长官“今以史文证之,武昌那只一 见《孙)权传》,武昌太守只一见《士燮传》,燮子威为武昌太守,时建安末立郡之好。权都建业,武昌为重镇,不应笔者按:此处似脱“置”字)太守,别无所见。此可证者也。”值得注意的是,他指出北宋欧阳志舆地广记》的有关记载非常重要,该书卷27《荆湖北路上.鄂州》日:武昌县:“二汉鄂县,属江夏部,吴孙权都之。黄武三年改为武昌县,及置江豆郡。”吴增仅据此提出:武昌郡可能是在孙吴黄武三年024)就被废除了,其建郡时间仅有两年“《舆地广 记》乃云黄武三年m江夏邯者,疑黄武三年武昌那)已废,其时以寻阳改属顿春,度亦因省郡之故:又以诸县还属江夏,故移置江夏郡于武昌。“"陈健梅则提出“武昌那的建置当与孙权都鄂有关,制江夏邵江南辖境,置郡以为京最所在,黄武二年023年,因为江北江夏都辖县人魏,复武昌都为江夏郡。”“从时间上看,黄武元年022年九月曹魏三道征吴,文聘等乘势侵占孙吴江北江夏属地;这次战役结束于魏黄初四年023)三月.① 一般来说,当地政区改变建制应于收兵罢战、形势稳定之后进行。吴、陈二人之说难分孰是,但陈健梅的看法纯系推论而无史料依据,吴增仅的判断则有舆地广记》之证,因此武昌郡在黄武三年224 )被废置的说法可能更为合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