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良、马德旺:林黛玉出京在何处登舟

 倚月临风 2020-12-27

《红楼梦》第十二回写到林如海身染重病,写信要黛玉回家,贾母派贾琏伴送,“登舟回扬州”。黛玉回家何处登舟呢?

    

元代初期,大江南北统一,北京设为大都。从南方海运漕粮、货物,只能入海河、潮白河到高丽庄东的码头上卸船,再往北水浅不能胜舟。因为万户侯张瑄督海运至此停泊,办理转运事宜,在此居住,故以后才有张家湾地名。世祖时,郭守敬主持开凿了大都路的通惠河和山东的会通河,在我国南北才形成了一条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元末明初,战伐不已,通惠河失于修治,加上明初建都南京,致使运道荒废。到永乐间建北京时,粮食、砖木等物资都还只能船运到张家湾,因此在这里形成了许多仓库、货栈,诸如皇木厂、竹木广、盐仓、木瓜厂、砖厂、江米厂等,客船也只能在此停泊。

嘉靖七年,巡漕御史吴仲力主修浚通惠河,并将此河口北移到通州,不论是四方贡使,还是官员客旅,都只有在张家湾上、下船。城北门外,又将通州至张家湾40里的北运河道进行了疏浚。由于每年粮船就有近两万艘,在张家湾以北的运河上万舟骈集,帆樯林立,所以这段河道只允许行粮船、货船、而客船还只能在张家湾停泊,不论是四方贡使,还是官员客旅,都只有在张家湾上、下船。

曹家来往于京宁之间,多走水路,也都在张家湾转换交通工具,想必曹雪芹很为了解,林黛玉回家也必然在张家湾登舟。尽管这是虚构人物、虚构情节,但从北京走水路到南方去,开始就在张家湾登舟,确为事实。此点曹雪芹虽未明写,但当时人乃至今人也一看便知。

    由此可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向黛玉学诗时回忆那年上京,半途下晚“湾船”看岸上炊烟情景;第四十九回写邢岫烟进京,“走至半路泊船时”,遇上李纹姊妹等,便“打帮”来京;第一〇二回写探春回婆家,“上轿登程,水舟车陆而去”;第一一六回写贾母等三灵柩“发引下船”等。书中此数次入京、出京事,也应是在张家湾上岸、登舟。这就是曹雪芹的生活源泉。

  选自《燕都说故》,题目有改动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