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上热下寒体质该如何调理?

 健康智慧情感 2020-12-27

要想调理好“上热下寒”,首先应该了解它的机理,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

“上热”是指头面部的上火症状,例如头痛头晕、耳鸣口苦、目赤肿痛、咽干咽痛。这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症状是头晕和咽干,并且也是最能确定病性为“热”的症状。“上”指的是上焦,主要是头面部,也包括心、肺两脏,“热”是言其病性。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常把心烦失眠、咳逆上气等症状,也称之为上热(上焦虚热)。

“下寒”是指肚脐以下,包括双下肢在内出现寒冷的症状,例如双脚发凉、腿疼遇寒加重,下腹部冷痛,腰背部如凉水浸入。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把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泻、大便稀溏,夜尿频多、遗精、带下等症状,也统统称为下寒(下焦虚寒的意思)。

中医学认为“上热下寒”,是一种虚实互见得病症,上焦的热是虚热、假热,而下焦的虚寒才是真寒。因此该证也叫“上实下虚”。治疗“上热下寒”证重要的原则是:温补下焦——引火归元。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人患有慢性咽炎,常常感觉咽干、咽痛。这时一般的治法是清热泻火,但是临床发现,很多慢性咽炎患者越是用消炎药、清火药,症状越重,缠绵难愈。同时发现这类患者通常还有腹泻、大便不成型、双足发冷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遇到这种患者,有经验的中医绝对不会再开清热药,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治疗腹泻、大便稀溏等下焦虚寒上,通过温补命门阳气,温中驱寒,待下寒缓解,上焦的火自行下降,咽炎便可随之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