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粟裕痛杀敌寇300余人,日军却写信感谢:贵军宽仁厚德

 历史侦查处 2020-12-27
1942年的石港之战,粟裕指挥“老虎团”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敌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

石港之战后不久,恰逢中秋佳节,正在兴头上的我军打算和和美美过个中秋夜时,日寇第12旅第52大队,在大队长保田兼一中佐的率领下,却悄悄朝着新四军第三旅的驻地二窎镇移动,企图给我军来个“透心凉”。

敌寇发起偷袭战,一方面是前两次在斜桥之战和石港之战中被我军打得大败,日军损失大批兵力不说,还丢失了一门造价昂贵的平射炮。日军第12旅团长官南部襄吉甚至为了要回这门炮不得不低声下气给粟裕写信乞求我军归还大炮,信的内容如下:

“……贵军三阳镇伏击,可谓英勇神速,殊堪钦佩,如蒙归还皇军前所丢失之平射炮,尔后贵我两军当和睦相处……”

当然,粟裕肯定不会把这门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大炮归还给日寇,不仅没有归还,粟裕还命人把大炮拉到广场上展览,周围几十里的老百姓、游击队,都兴高采烈地赶来参观,日寇南部襄吉一时沦为所有人的笑柄。受够奇耻大辱的日寇于是决定要对新四军施以颜色,这就成为他们偷袭我军的重要借口。

另一方面,敌寇偷袭的新四军第三旅,其所在驻地是苏中军分区第四军分区,第四军分区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等县,向西沿长江可直溯南京,向南如同一把尖刀直插上海腹地,实乃南下江南,威胁上海的理想“跳板”之地。
对于日寇们来说,活动在该区域内的新四军无异于是把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利剑,随时都会在他们的头顶上来个中心开花,铲除新四军第四军分区的第三旅就成为摆在敌人面前亟待解决的“肘腋之患”。

更重要的是,日寇之所以放弃正面“硬杠”转而采取偷袭我军的不入流举措,其实是被我军打怕了。

据统计,仅1942上半年,日寇平均每个星期就以500人左右的兵力搞一次小规模的扫荡;每半个月就出动兵力千人以上,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扫荡。光是苏中新四军当年上旬作战就多达160余次,攻克据点20多处。

装备精良的日寇气势汹汹地偷袭而来,粟裕自然不可能没有丝毫戒备。

此时的粟裕正和官兵们沉浸在中秋佳节的氛围中,当他第一时间得知了敌寇的动向后,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派出“老虎团”作为前锋部队迎敌。

保田兼一比他的老长官南部襄吉要狡猾的多。如果说南部襄吉是个死要“武士”尊严的“楞棍子”,那保田兼一则个滑头至极的“老泥鳅”。
“老虎团”团长严昌荣与保田兼一交锋了整整3年,几次做梦都想吃掉他,但次次他都跳出了我军的手掌心,新四军内部形容保田兼一:“像个玻璃球,滑得没角没棱。”,跟这样的敌人交手,自然是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

但粟裕从不畏惧打难仗,越是难仗、硬仗,越能激发起他内心战胜敌人的坚定意志;越使得他在一次次战斗中将鬼神莫测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到极致。

保田兼一也确实配得上“大滑头”的名号。当他率领的日寇大队从三余镇出发后,没有立即直奔二窎镇,而是首先虚晃一枪将部队开进了二窎镇以南的余西村。余西村距离我军第二旅旅部的指挥机关近在咫尺,保田兼一这样做莫非是要直捣第二旅首脑机关?

“老虎团”团长严昌荣在第一时间得知了鬼子动向后,立马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要真是这样,那第二旅首脑机关就危在旦夕了。严昌荣来不及多想就准备将部队朝着余西村紧急进发。

可他刚刚就要准备动身前往余西村时,粟裕发来了电报告诉他:鬼子真实的目的不是第二旅总部,这是个“烟雾弹”,不要上当,稳住阵脚。
粟裕的话,像猛然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严昌荣的眼前豁然开朗了起来。

原来日寇使的是“调虎离山”之计,妄图将我军主力牵制在余西村,然后凭借着机械化步兵的机动优势一鼓作气直捣二窎镇。好险!差点上了小鬼子的当!严昌荣暗暗思忖着,不禁浑身惊出了一身冷汗。

事情的发展也确如粟裕神算的一样。保田大队发现他们在余西虚弄刀枪、调虎离山不成,于是又掉头西去,打算突然向二窎镇杀个“回马枪”。

保田兼一再滑头也比不上眼光老辣的粟裕。对于日寇的这种小伎俩,粟裕洞若观火,看得比谁都清楚。他判断保田大队要突袭二窎镇必然会走谢家渡。

谢家渡河网纵横密布,我军无险可守,要收拾掉这股日军,除非我军在茫茫的大平原上能“扎紧口袋”把对方围而歼之,否则,敌人随时都会充分利用犬牙交错的河网逃之夭夭。这也是保田兼一将偷袭路线选定于此的高明之处。

尽管保田兼一极度狡诈,但却碰到了一个远比他睿智百倍的战神粟裕。
粟裕在判断出了敌人的行进路线后,他立刻命令“老虎团”火速赶往谢家渡提前布防,把“口袋阵”准备好,只等着敌人前来自投罗网。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粟裕亲临前线,来到了谢家渡“老虎团”的指挥部。“老虎团”的指挥部设在一座砖石结构的碉堡内。粟裕登上碉堡,居高临下了解战斗局面。

当日军从南岸的谢家渡过河后突遭“老虎团”第5连猛烈的火力扫射,敌寇瞬间就被撂倒一大片。日军独立步兵第52大队战史记述,渡河时,受到“二窎镇部落的敌人的狙击,不断出现负伤者,前进被阻止”

保田大队被迎头打了个“打闷棍”死伤惨重,于是,保田兼一命令部队急速后撤到了南岸的谢家渡,但撤退的途中,他发现我军的火力逐渐减弱,便误以为新四军在此设伏的部队人数有限,当他退至谢家渡后,保田兼一就下令部队停止逃跑,企图再凭借武器的优势将我军击垮。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粟裕放出迷惑敌人的“烟雾弹”。粟裕很清楚,保田兼一此人稍微有点见势不妙就会立即开溜。因此,粟裕就命令第5连故意减弱火力,制造出我军人数不多、火力不足的假象,否则,我军的火力太强大敌人就会在我军尚未完成包围前便会提前溜走。粟裕可不想在战场上让这只“老泥鳅”再度从手中溜走哩。逮到手的“泥鳅”岂容轻易放过?
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决于一线。正当保田做着反攻我军的春秋大梦时,“老虎团”多个连队从不同方向涉水渡河,迅速包围了谢家渡。三营六、七连攻取了西、南方向两个院落,切断了敌人退路。日寇这下彻底陷入了我军的四面楚歌当中来。

但是敌寇困兽犹斗,继续负隅顽抗。保田兼一第一时间发现情势不妙,立即以民房作为临时工事向我军猛烈开火还击。

敌寇占据的这些民房都用泥、草堆砌,约有1公尺厚,一般子弹打不穿。“老虎团”团长严昌荣对6连连长刘永松下令:

“刘连长,日本鬼子作恶太多,欠下许多血债,烤它的山芋!”刘连长率领战士奋勇接近敌人,用排子手榴弹投向敌人盘踞的草房,“轰!轰!轰!”在激烈的爆炸声中,草房立即着火燃烧,火光染得满天通红,敌人被迫夺门而出,四散乱窜。

保田兼一见无力回天,命在旦夕,接下来他的暴行令人冷汗直流。据时任“老虎团”《战斗报》报社的严安林回忆:

残暴成性的保田兼一把剩余的伤兵赶到熊熊烈火燃烧的茅草屋中,然后拔出军刀高叫:“天皇陛下万岁!大日本皇军‘玉碎’的时刻到了,你们早日去见天皇吧!”,说罢,他命人将房门紧锁,自己却在士兵的搀扶下,跳上小船打算夺路而逃。
保田虽处心积虑地妄想开溜,但我军岂肯会放过这个手上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呢?当保田兼一刚刚登船准备逃跑,新四军战士一枪把这个“老王八”送去见了他们的天皇。

保田兼一被击毙后,日寇更是群龙无首乱作一团。粟裕指挥新四军来了个“秋风扫落叶”把鬼子们都送去见了他们敬爱的天皇陛下。在战斗中,日寇被烧死的、淹死的、击毙的、自愿见天皇的……一茬接一茬。

据战后统计,此战,粟裕指挥的新四军痛杀日伪军300余人,是当年苏中战场上一次性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斗。打扫战场时又缴获了大量敌寇的武器,光是造价不菲的指挥刀就有4把,另外还有手摇步话机和接收器等先进装备也顺手笑纳了一大堆。


经此一战,日军的嚣张气焰被打得服服帖帖,日本独立步兵第52大队战史里悲愤指出:

“大东亚战争开战以来,香港、马来、菲律宾、爪哇、缅甸、婆罗洲及南太平洋各战线上获得了辉煌的战果,后方的国民虽然陶醉在大胜利中,但是在华中的苏北战线上却重复着这样惨烈的战斗……命运悲惨的部队长,实在是可怜之至。”
值得一提的是,战后粟裕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政治宣传的目的,将所有被歼灭的日伪军满满装载了3木船送归给了第12旅团,意在警告日寇:这就是发动侵华战争的不义下场!

当第12旅团旅团长南部襄吉收到了一堆死尸后,目睹着眼前的尸体,半晌因噎得说不出话来,久久沉默无语。

3天后,南部襄吉复信粟裕,信中,南部襄吉表示还要与粟裕决一死战,但同时,日军却也在信中感谢:“贵军宽仁厚德”,归还了战死沙场部下的尸首。

此战后,日寇再也不敢轻言偷袭我军,粟裕的威名也直贯云霄,成为鬼子谈之色变的可怕对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