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甘岭后,又发生一场更惨烈的战役,意义重大鲜为人知

 lixj1028 2020-12-27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经典战役战役被拍摄成影片,但是中美两国很少会选择拍摄同一场战役,而石岘洞北山战斗就是一个例外,那么这场战斗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可以吸引中美两国的导演。

很多人都知道上甘岭战役,一些资料说这是双方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这之后我军还发起过一次师级规模的战斗。很少人知道石岘洞北山战斗,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让美军彻底的认清志愿军的强大,在这次战斗中涌现出多名战斗英雄,战场惨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上甘岭。我军和美军在石岘洞北山一共发生四次战斗,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

上甘岭后,又发生一场更惨烈的战役,意义重大鲜为人知

在前三次战斗中,我军并没有死守石岘洞北山,因为当时志愿军的战略为消耗敌人为主,先引诱美军进攻石岘洞北山,之后志愿军利用火箭炮对进攻的美军进行打击,再次吸引美军进攻石岘洞北山,我军在战斗中及时后撤,主动让出阵地,再通过火箭炮打击阵地,从而达到多次消耗敌人的目的。在三次战斗中,美军伤亡极大,不敢轻易进攻石岘洞北山。此时战场局势发生巨大变化,中美两国已经为谈判做准备,美国在谈判中多次刁难我国。为了促进和谈,彭德怀下令再次对美军进行一次打击,占领所有可以占领的阵地,打击美军最后的嚣张气焰。因此我军决定占领石岘洞北山,不再后撤。

上甘岭后,又发生一场更惨烈的战役,意义重大鲜为人知

1953年7月6日,我军决定发起进攻,此次战斗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守住石岘洞北山阵地,不给敌人反扑的机会,要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做到坚守阵地不丢失。如果仅仅依靠阵地的话,美军几轮轰炸后,阵地将完全被炸平。负责主攻的67师师长提出一个策略,在山坡上修建一条隧道,通过隧道靠近美军的阵地,美军根本没想到志愿军竟然会通过挖隧道的方式进入到自己阵地中。我军在距离美军阵地120米的地方停止挖掘,避免暴露我军目标。我军决定发挥夜间作战的优势,在7月6日的晚上,通过挖好的隧道对美军进行攻击,当天晚上还下着雨,美军丝毫没有察觉到志愿军已经距离他们阵地数百米。

上甘岭后,又发生一场更惨烈的战役,意义重大鲜为人知

双方为了争夺阵地,也顾不得大雨的冲刷,那天晚上石岘洞北山上到处都是流着红色的小河,山顶上到处都是牺牲的战士。由于我军出其不意的进攻,仅仅几个小时的战斗就打退了美军,夺得阵地。此时最严峻的问题出现,那就是如何抵抗美军的炮火轰炸,我军直接撤回到挖好的隧道内,等待美军轰炸,可以说在美军的轰炸中,我军没有任何一人受伤。志愿军在美军反击时,下令后方的火箭炮轰炸美军。双方经过6个昼夜的战斗,我军伤亡1800余人,歼灭美军3500余人,成功将美军打退。

在此次战斗中,出现了多名战斗英雄,例如许家鹏,在7月6日晚上进攻中,我军遇到敌人地堡火力的打击,前进受阻,担任突击任务的部队决定分组攻击地堡,连续拔掉了敌人多个地堡。继续向前突破时,发现在正上方有一个地堡,美军的重机枪火力非常凶猛,一时间突击队员不知道如何是好,很多战士都不幸牺牲。爆破战士孙求伦拿着炸药包准备炸掉地堡,刚刚起身就被敌人击中。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去,许家鹏的心中非常着急,大喊一声,我去炸掉敌人的地堡。

上甘岭后,又发生一场更惨烈的战役,意义重大鲜为人知

说完就拿起孙求伦手里的炸药包,冒着敌人的火力向地堡冲了过去,在距离敌人地堡大约10米时,许家鹏的双腿受伤,一下倒在了山坡上。许家鹏没有停下冲锋的步伐,他用双手爬向地堡,好不容易到达敌人的地堡,拉开炸药包等待爆炸。谁知炸药包经过雨淋,没能爆炸。看着敌人的机枪依然在喷射着火焰,许家鹏想要冲进地堡,为战友争取冲锋的机会,但是敌人的地堡是在暗沟修建的,没有办法进入。

许家鹏想起了之前牺牲的黄继光,用最后的力气爬起来扑向地堡的射击孔,由于用力过大,许家鹏的上身都已经钻进了敌人的射击孔,为战友夺得了进攻机会。正是许家鹏的这种举动,让美军看到了志愿军的牺牲精神是多么强大,面对这样一支军队,没有任何胜算,再也不敢对我军发起一次进攻,半个月后就签订了停战协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