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农村人的经典美食——烙馍

 愚伯的自留地 2020-12-27

文:朱海东

图:来自网络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即便在咱丰县老家的农村,吃烙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从和面、擀面、烧鏊(ao)子、烙制,懒散的年轻人嫌流程太长。但不管如何,烧鏊子对每一个乡村长大的孩子而言,是一件最难忘的往事。

鏊子,烙饼的器具,用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自打我记事之日起,我就记得在农村的老家,只要是一户人家就准几乎家家都会有一盘鏊子存在。而烙馍,则是最常见的一道美食。一是烙馍可口好吃,二是储存时间长、方便。

烙“烙馍”,一般需要二个人:一个人“擀”,一个人“翻”。

“擀”要擀得薄、匀、圆。“翻”的人坐在灶前,边烧火,边手持两尺多长的薄竹椑子,望着被加热并升腾着水蒸气的面膜,适时地将竹椑子伸入面膜下,挑起,并将面膜翻个个,来回翻挑三、四回,又柔又香的烙馍就熟了。

苏北乡村的家常便饭,都离不开“烙馍”。多少年来,烙烙馍,是皖北地区大姑娘小媳妇们个个都掌握的基本功。新媳妇能干不能干?烙“烙馍”时的架势,就能表现个八九不离十。

案板上将面季子三把两把揉好,用擀面杖变戏法似的,将这面季子快速地变成又圆又薄的面膜;在灶前麻利地边烧火边挑鏊子上的馍;会得到邻居妯娌们的认可。

但光手快熟练、配合默契还不够。在边烙馍的同时,边能用谦和短而又体贴入微的话语,与合作的婆婆、或小姑、或邻居妯娌聊起家常里短,营造出一个其乐融融的气氛来,才会赢得众人的好感。

烙馍的吃法有多种多样.:

一是现烙现吃。热腾腾的烙馍卷上辣椒炒鸡蛋,或韭菜炒鸡蛋是最好吃的,咬一口卷菜的烙馍,喝一口稀饭,真是一种享受。

二是凉馍热吃。冬天的早晨,热气飘逸的羊肉汤,红茵茵的汤面上飘散着香气,还飘浮着翠绿的芫荽菜,把凉烙馍撕开,丢进羊肉汤的碗里,吃起来,不一会就会吃得满头大汗,周身筋骨舒畅。但由于家庭贫困,一般很少这样吃法。

三就是鼟油馍。农忙时为了省事省时,不烧菜就将烙馍摊开洒上豆油,切碎的葱花、盐、辣椒酱,然后从二边将烙馍往中心折两道,烙馍就折成了三寸来宽的几层,放到热鏊子上鼟,鼟上几个来回,既有咸味又有香辣味的油馍就可吃了。

我对鏊子的感情很深,因为我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吃烙馍。那时候和爷爷奶奶还没有分家,都是我母亲和婶婶们联手做饭。

做烙馍时,母亲专管坐在案板前擀面季子,婶婶则专门烧火和翻馍。就在婶婶翻挑鏊子上烙馍的分把钟内,案板前的母亲双手起落、擀面杖子撞击着案板“啼哩噹啷”响声中,变戏法似的又擀好了另一张面膜。

在前一张烙馍被挑下鏊子,移进馍筐之际,母亲顺势用擀面杖将案板上擀好的圆面膜挑起、又覆在圆鏊子上。整个烙馍的过程,就是母亲和婶婶的才艺表演。

每当这时,我和几个堂兄弟们就围着她们站成一圈,眼巴巴地看着她们烙馍,望着热腾腾的烙馍垂涎欲滴。祖父是个开明人,就对母亲和我的婶婶们说,先让小孩子吃,吃饱他们就跑玩去了。于是,我和几个堂兄弟就比大人们先吃到烙馍,等到我们吃饱后就一轰而散的跑去玩了。

和爷爷分家时,爷爷把鏊子分到了我家,于是,我吃烙馍的时候就更多了,几乎每一天都吃上一顿烙馍。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初中毕业后考入镇上的高中读书。由于当时家中经济困难,我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在学校食堂统一就餐,而是从家中带饭。烙馍就是我当时的唯一食物。母亲就天天在家烙烙馍供我上学食用。上了两年高中,带了两年烙馍,饱含了母亲许许多多的辛劳,但也有鏊子的一份功劳。!

高中毕业,我投笔从戎,几年后又退伍还乡,经一番颠沛流离,来到县城定居后,就再没有吃到母亲做的烙馍了。其间,我偶尔回家母亲也给我踏菜馍吃,但却再没有吃到烙馍。原先的鏊子也因为几次搬家而不知去向。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当年的烙馍也渐渐远离了我们,虽然电烤箱、煤气灶、微波炉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但那鏊子烙馍时的袅袅烟缕和竹片翻飞烙馍时的“扑嗒”声音,以及烙馍卷菜的甜香依然不时地唤起我的回想和垂涎。

真不知道烙馍还有没有回归的时候,仅仅放进记忆该是多么的可惜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