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县新闻|永州冷水滩:打通县乡“边界路” 让百姓越走越幸福

 刘名锋 2020-12-28

冷祁大道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通道,农村道路通畅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伊塘镇植物园路段

十三五期间,冷水滩区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不断完善农村路网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互联互通,为乡村振兴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公路施工现场

位于普利桥镇东北部的竹家冲村属省级贫困村,是冷水滩、祁阳的交界边沿村,全村共28个组19个自然村865户2970人。2019年,冷水滩区委、区政府与交通运输局全额兜底,在该村修建了3.5公里的水泥砼路面。随着通村通畅工程的稳步推进,今年该局又修建了计划外的3.2公里水泥路,拉通了该村与祁阳狭江的边界路。目前,竹家冲村所有自然村已经全部通水泥路。

“以前出门一身泥。路修通后,老百姓出行、生活各方面都方便,村里也发展了产业,老百姓的经济上得到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竹家冲村村支书陈善军说道。

公路施工现场

坐落在冷水滩区牛角坝镇西北边陲的麦子园村,由于交通闭塞、资源匮乏,人们的生活普遍贫困落后。2015年,在外创业的80后青年周长友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发展林果和药材种植产业,并成立了永州市麦子园种养专业合作社。

产业找准了,如何迎来商机?首先,要打通对外通道。

2016年,在冷水滩区交通运输局的支持和帮助下,为麦子园村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对4.257公里的路面进行升级改造加宽。三年来,麦子园村又陆续实施了近8公里的农村通畅公路计划,将该村与普利桥镇许家村3公里的路段、麦子园村与东安县社塘村1.2公里的路段全部拉通了,实现了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县与县之间的路网连接。

“以前毛草丛生,是条牛路(放牛经过草丛后压出来的一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后来建设了水泥路,再到现在的柏油路,我们是越走越幸福,特别是不久可能还会通上公交,我是说不出的激动,感谢党的好政策啊!”牛角坝镇麦子园村村民尹美华对道路的变化表示由衷地开心。

2018年,麦子园村成立了200亩专业的泡菜种植基地与深加工厂房,确立了以泡菜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之路。2019年,麦子园村成功摘除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贫困户基本实现了全面脱贫。

“我局在抓‘四好农村路’创建的同时,将牛角圩中心小学至泡菜基地厂房4.5公里的水泥路面进行了白改黑的路面改造,为扶贫产业提供交通保障。”冷水滩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补充说道。

今年来,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并没停下,冷水滩区还以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工作为契机,将县道与县道、县道与乡道、乡道与乡道之间未连接的“边界路”“断头路”全部硬化完成,较好地构建了城乡、镇村之间交通网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路网基础。

蔡市镇零东圩村巴零公路

截至目前,冷水滩区“十三五”期间新修农村公路280公里,共完成了450公里的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其中31个省级贫困村完成了80.6公里的任务;共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36公里,其中省级贫困村完成了45.39公里的任务,确保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2016年至2020年,冷水滩区委、区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修建了计划外通畅公路269.166公里,其中省级贫困村修建了89.28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以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为重点,全力推动‘乡乡通’三级公路建设,并结合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提升建制村通双车道水平,促进乡村公路与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农村路。”冷水滩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光耀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