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游记 • 景色》——美景层层出,风光日日新

 一心似水 2020-12-28

说起美景,山有山光,水有水韵,湖有湖景,林有林表,花有花容,草有草色......

至于山光,陶弘景笔下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至于水韵,吴均笔下有:“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至于水光山色,苏轼笔下则有:“水光敛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这些个内陆的山山水水,风光美景,皆是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画面,游历中所熟悉的景象,读来历历在目,毫无陌生之感。
西藏则不同,有李白的《蜀道难》为证: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藏道更难。古时由秦入川已经很难,更别说由川入藏了。故,在古诗词歌赋当中,对西藏景色的描述几乎为零。如果非要找出点儿什么的话,也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还能够沾上点边可昆仑山虽有“万山之祖”的称谓,地位显赫,但在西藏的山脉里与喜玛拉雅、冈底斯、唐古拉、念青唐古拉等山脉相较,只能算是个“小弟弟”。
可见,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以及平均海拔在4700米的羌塘高原,其景色之异美,风光之奇迥,超乎寻常,非同一般。相比之下,古代诗人的那些个所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描摹,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了。
以我2017年夏季的游历所见,西藏的风光景色大致可分为四段来描述:
第一段为昌都、林芝、山南的“前藏”地区。沿途连山绝壑,奇峰异嶂,江水涛涛,林木苍苍,山头斜阳照金山,峰峰皆为白头翁。
时值初夏,山巅仍白雪皑皑,雪顶云雾缭缭。帕隆藏布(“藏布”即“江”的意思)、易贡藏布、雅鲁藏布、尼洋河,鳞浪层层,碧涛滚滚,江流有声,气势非凡
尤其是从波密到林芝(含“墨脱”),一路上,雪峰峻岭、大江大河、长林古木,青溪激湍,风光最佳,景致最美。山南这次没去,听人说亦是山清水秀,景色旖旎,堪称西藏之江南,是藏传佛教的发祥地。
第二段为“后藏”的日喀则地区。海拔在3000米-4000米之间,此地盛产“青稞”,是西藏的粮仓,路上常见成群结队身背奶罐的藏女挤奶归来,一幅田园牧歌的风光画面,一派藏地异样的生活情趣。
在去江孜的路上,可以一睹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错”即“湖”的意思),碧蓝的湖水,一望空阔。隔湖而望,四大圣山之一的“乃钦康桑”(海拔7191米)矗立在那里,从容自信,傲视群峰,白首皑皑,长髯飘飘,颇有长者之风。
第三段为“后藏”的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属于西藏的“北疆”,也许是由于缺氧的缘故,在阿里空旷的原野上,放眼望去,看不到一棵树木,地面上除了一望无际的枯黄小草,便是一排排的木电线杆和高压线铁塔,左右两边的地平线上横亘着连绵起伏的喜玛拉雅和冈底斯山脉,背衬着蓝天白云,地高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阿里地区的看点最多,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错”和美丽的“扎日南木错”皆坐落于此,还有神山“冈波仁齐”,以及绵延数百里的“扎达土林”和不可思议的“古格王国”......
第四段为“后藏”的那曲地区。此地海拔虽高但水草肥美,路旁牛羊成群,是西藏的大牧场。
那曲地区最令人难忘的两个地方,一为“尼玛”,一为“双湖”。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是那曲的一个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尼玛的景色可以用“童话世界”来形容,因为这种景象只有在童话中才能够见到:金黄色的草原,粉红色的山峦,黑褐色的牦牛。山的那边,暮色渐浓,云青青兮欲雨;坡的这边,夕阳斜照,草灿灿兮生金。
双湖是西藏最北端的一个县,全县平均海拔亦在5000米以上。双湖的北面是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再往北,就是新疆了。说到双湖,人们最常想起的一句话就是:地高人稀,人迹罕至。在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无人区”里,除了无人之外,也没有什么植被,就一层薄薄的黄芦草,既无树,也无林,荒凉的原野,四面通透,无遮无挡,一望空阔,直达天末。
双湖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即“普诺岗日冰川”,冰川地处“羌塘高原”无人区深处,距双湖县城还有90公里,路途颠簸(西藏之旅中最难行的“大搓板路”就在这段途中),寂寥无人,但正因为如此,留给我的印象也最深:无边的旷野,广袤的大地,一望无际;藏羚羊、野牦牛,野性十足;巨大的冰原,突兀的冰川,正在慢慢地消融,渐渐地消失......
以上所述多为自然景色,至于人文景观,拉萨的“布达拉宫”,江孜古堡,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阿里的“古格王国遗址”......

墨脱的“果果塘大拐弯”,这种景象在内陆是绝对看不到的。

布达拉宫夜色,夜色里的宫殿更具神秘感。

拉萨城市全景,这是在布达拉宫上拍摄的。

日喀则的景色,大荒沉沉远山长,江流曲似九回肠。

这两幅是“古格王国”的遗址。古老而神秘。

阿里地区,一日之内,天气多变,这不就变成雪原了。


尼玛的“童话世界”,真的很神奇。

这是去双湖的拐弯处,还有187公里,全程都是这种沙土路。

在双湖的荒原驾车还是挺过瘾的。

普诺岗日冰川下。

这是“藏原羚”,不是“藏羚羊”。

这是“藏野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