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薪1万算讨饭?10个钱的真相都很扎心……

 利知 2020-12-28

记得“月薪一万算讨饭”这个梗来自于上海某代女相亲的大爷口中,火爆一时:

多少人默默对照了一下自己的月薪,然后又开始日复一日的焦虑?

我们常说面包要有

爱情也要有

可面临二选其一的时候

最终还是偏颇面包多一些

古有“门当户对”之说,今有“相亲鄙视链”之在,从始至今,面包>爱情这道题总能在现实社会得到应证

如果月薪一万,你觉得生活在一个什么水准线上呢?

我们每天打开手机,能看到很多“赚大钱、赚快钱”的内容:

● 煎饼大妈月入3万!

● 实习生月入5万!

● 暴富神话:100万买入,不到2分钟是指暴涨4个亿!

● 我如何在3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

● 主播月均收入在110万到350万,土豪砸9000万人民币抱得美人归!

………

还有一种“哭穷式”炫富,比如这类:

● 年入100万,混在北京刚刚脱贫。

● 40岁的我,年入百万,却活得人不如狗。

……

这类文章下面还有一堆评论:

年轻收入还高,说白了,就是矫情,装过头的感觉,隔着手机都能感觉到那种人生赢家的豪迈。

这些年的狂飙突进,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

● 身边的人月薪过万只是起点;

● 没个几百万存款,就是妥妥的失败者;

● 资产千万,也过得很挣扎,一不留神就阶层跌落了…..

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如果不能一夜暴富,如果不能躺着赚钱,简直就没法出门见朋友了。


去个星巴克,左边的微商说上礼拜做了500万,右边的的项目方说我们怎么也得50亿估值,隔壁的大姐说最近又买了好几套房……

前些天我去人大跑步,经过一对情侣,纯情的姑娘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男友,悠悠冒出一句:“我真希望你现在就有10亿…..”,年轻真好,可以肆无忌惮的吹牛,万一实现了呢?


这种内容看多了,副作用很大。结果呢?就是越来越焦虑。

焦虑的结果就是希望自己一夜暴富,挣快钱,挣大钱。

● 所以像钱宝网那种号称点点广告就能得到50%收益的骗子平台有大批的粉丝;

● 所以会有一波波的人去炒作一行代码也没有的各种数字货币,还美其名曰“信仰”;

● 所以很多人会投入巨资买彩票,希望哪天被钱砸中……

这是一场财富游戏,人们争先恐后的用钱来排座次,人人装扮成成功者的模样,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打入鄙视链的底端。

但是真实的情况到底怎样呢?可能是这样的:

说实话,月薪过万,已经妥妥的战胜了93%的国人,是这样吗?

其实各种统计数据早就解释了这种“炫富”的泡沫。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去年底统计了月收入的人口分布:

月收入8000以下的人口占据了91.94%,按正态分布估算,月薪8000-10000的人口占比约为1.97%,合计占比超过了93.91%!

 1、这就是现实,钱少的人还是大多数!

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拖了平均收入的后腿,可能还真不是自谦。

现在3000块的手机算不上顶级,但这些钱是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年的收入,要靠这个过一年,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要扶贫了吧?

2、爱吹牛的人太多了!

那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已经战胜了90%的国人,但仍旧倍感煎熬,钱不够花呢?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❶ 刚需越来越多,越来越贵

❷ 收入赶不上欲望

怎么破?

对于普通人,最靠谱的增值方式是什么呢?比如不要不切实际,也不用妄自菲薄。

超越自己就是成功

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被这个焦虑的时代所影响,不应该被那些贩卖焦虑的人所营销。

很多人贩卖焦虑,都是有目的的,不是让你购买课程就是让你做微商,不是让你去炒币就是让你去炒股……

其实你月薪过万,也已经超过全国90%的人了。就算你是在帝都或者魔都,月薪过万也能超过50%以上的打工者。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一夜暴富虽然很爽,但那也不是我们能够幻想的。还是老老实实,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吧。

作家龙应台对自己的孩子说,慢慢来,其实,这句话也是很很多成年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