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时尚的花钿你知多少?古代女子因何纷纷把它贴于眉间

 珠宝玉之窗 2020-12-28

大家好,欢迎来到《珠宝玉之窗》,珠宝玉石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精致起来。所以,就让我们透过《珠宝玉之窗》,一起来了解珠宝玉的世界吧!

今天又要跟朋友们分享分享我们的老文化啦,说到老文化不可避免又要说到古装剧了,剧中我们常会看到很多美人们眉心有一抹朱红,稍微对老文化喜欢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了,这叫花钿

花钿,钿读diàn,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起源于南朝宋,又名“花子”、“媚子”。虽然我们电视剧里常见到的是红色,实际上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大概是因为红色寓意好,所以以红色为最多。而且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剪花钿的材料,也有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多种。

关于花钿的起源,也是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根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给朋友们换成大白话说,就是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卧于含章殿下,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额上,额中间就被染成花瓣状,且久洗不掉。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就争相效仿。

当然她们没有公主的奇遇,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于是一种新的美容术“梅花妆”从此诞生了。这种梅花妆很快就流传到民间,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效仿的时尚。可以说,这梅花妆在花钿里真是一个盛行很久的存在。

除了这个起源传说外,根据野史,当年的上官婉儿也是用这梅花妆拯救了自己的人生。据说是因为当时武则天与才女上官婉儿之间有隔阂,最后上官婉儿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便赐给了上官婉儿墨刑。墨刑简单说就是在脸上刺字等,虽不是很疼,但在那种年代,是一种跟随一生的耻辱,一旦被赐予墨刑,基本等同于一生就完了。

当时,上官婉儿的墨刑刚好刻在眉间,她便模仿之前寿阳公主的梅花妆,在自己被刻字的额头上画上梅花的形状,这么一改反倒是显得更加的妩媚了,还引起当时年轻女子的争相效仿。可以说,这花钿真是救了上官婉儿的一生。大家觉得墨刑没有那么严重的,可以去看看水浒传,里面的很多好汉尤其宋江,多是因为面部刻字才上了梁山。

不过,花钿和梅花妆在唐朝最盛行确实是真的,我翻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一个比较严肃又理性的贴花钿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唐代的时候,丰腴为美,所以一般都肥嘛,脸就比较大,所以得在脸上贴点装饰,免得看起来太单一。资料上说,那时的美人,有时候一张脸儿甚至贴好几片,我猜可能是脸实在大,不多贴些显得太空旷,捂脸。

好了,上面这个比较搞笑的原因朋友们别太较真,我们继续说说这古代的花钿到底怎么粘在眉间的。根据资料,在那个时候粘贴花钿的胶是一种很方便的呵胶。这种呵胶顾名思义,就是一经呵气便发粘。根据资料,它是用鱼瞟制成的,粘合力很强,还能用来粘箭羽。

古代的女子用它来粘贴花钿的时候,只要对它呵气,并蘸少量唾液,就能溶解粘贴。而且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这方便程度简直比现在用的不干胶不曾多让。而且,我说句实话,这上妆和卸妆的操作真是比现在的化妆简单多了!

这眉间一抹花钿,从当年到现在,从始至终惊艳着我,我一直以为,女人最让男人心动的,除却眼角那一颗朱砂痣,便是这眉间一抹红吧,也许这正是当年花钿风靡很久的原因吧。它实在是把女人的妩媚和娇艳在一抬头一低眉之间,烘托得万种风情,让人忍不住目光留恋。

可惜啊,根据资料,花钿在唐朝最盛,到了宋代,女子的服装色彩渐渐素淡,梅花妆就渐渐消失了。

好了,今天到这就结束了,朋友们觉得花钿好看还是不好看,留言区等你们来叨叨!


猜你还喜欢这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