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农情万家 2020-12-29

文|农情万家

导读:这种植物稀有珍贵,不保护恐陷入濒临,李时珍提示:不可误食

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让很多在这里长大的孩子对植物的了解更轻车熟路,毕竟农村的野外植物太多,在这里生活得越久,观赏到和接触到的植物种类就多。

以前的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少,主要因为交通和通信的薄弱,而现在只要用手机拍一张照片,便能通过互联网的智能功能识别出它的所有相关资料,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更精准化,也让原本复杂的问题更简单化了。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于是,现在的我更愿意带着手机穿梭在山峦林间,希望能更直接地认识这些并不熟悉的“自然精灵”们。野外的植物种类很多,多的很难让你认得清,记得住。

以前总觉着野外的植物杂草多,而有用的少,当认识的越多,信息量逐渐大起来,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什么杂草,几乎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甚至有的即便现在你发现没有,总有一天它的“新价值”就会开始“发光”,因为人的学识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停的增长……这花草世界,其实精彩纷呈。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有的植物可当蔬菜食用的,也有的是当作花卉用于观赏的,更有作为素材用于搭配其它植物使用的,还有的用于净化空气……植物的功能性范围太广,但每种植物都能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微薄之力。

在农村的山区有这么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即便见到叶不一定能认识,基本上都会归为杂草之列,其实它非常稀有,属于如果不加以保护,恐陷入濒危状态的物种,它的名字非常特殊,叫“黄精叶钩吻”。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01黄精叶钩吻形态特征

黄精叶钩吻居群间有较大的差异,其状态差别也比较大。它与黄精可不是一种植物,千万别混淆了。黄精叶钩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最高能长到四十公分左右,叶子与大豆的叶子非常相似,卵形或者卵状长圆形,叶片很薄,互生叶;它的茎大多数为一支,无分枝;花朵较小,花被片呈现浅绿色,略微发黄,黄色花药,三至四朵成排;它的果实为蒴果,形状略扁。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黄精叶钩吻的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呈现圆柱形,直径大约两毫米左右,较短,肉质根,具多条根,没有主次之分。另一个药用价值较高的部分就是黄精叶钩吻的茎部,它的茎基部有鞘,根状茎幼时直立,长大点就开始匍匐生长了,茎上的节较多,叶生于节上,花生在叶腋里。它的茎为褐色中透着红色,而花则为黄色,这两点就是与黄精之区别所在,如在山中遇到,要能分清楚。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02黄精叶钩吻的价值。

黄精叶钩吻的根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很多的药典中都有明确的表述,比如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就提到了它对蛇毒、咽喉疼痛等有较好的作用,还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跌打损伤以及皮肤表面出现的明伤,有一定的作用。以前听老人们提到过,如果遭到了的毒虫咬伤,可以将黄精叶钩吻的根部捣碎成泥,直接敷于患处,两三日便好;直接咀嚼,对咽喉炎有缓解作用,咱也没试过,请朋友们留言相告。

李时珍特别提示:不可误食!它稀有珍贵,再不保,恐陷入濒临状态

03结束语

由于黄精叶钩吻的数量已经很少,甚至达到了濒危的地步,黄精叶钩吻对亲缘地理学及遗传结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与黄精容易混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友情提示:其与黄精相似,叶头有毛钩,黄精叶如竹,误食不得。如果真的偶然在野外见到,务必保护好,千万不要采挖,以免对它造成二次伤害,你见过这种植物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农情万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