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石油进口预计将减少,会对油价产生长期影响吗?

 英为财情 2020-12-29

发送股票、股指、国债关键词,获取实时行情

作者:Ellen R. Wald 博士   翻译:莫宁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这个专栏多次向读者就石油市场的疲软需求发出警告 。

本周,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周二,原本一直稳守40美元关口的WTI原油期货价格急跌7%至36.76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也遭受了类似的亏损,跌幅超过5%,至每桶39.78美元。

WTI原油期货月线图,来源: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在过去的几周中,我们多次审视了正在萎缩的石油需求和疲软的美国经济——该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之一。

当然,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唯一有望在今年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市场也值得关注。

尽管有迹象表明该市场的原油需求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下降,但这很大程度上将由于可以解决的技术和监管问题,而不是可能会伤害长期全球石油价格的、更高层面上的经济结构性担忧。

本周石油价格的下跌是沙特下调亚洲市场官方石油售价(OSP)所致。在8月初的时候,沙特未如外界如期大幅削减官方售价,令中国和其他亚洲石油买家感到失望。现在,沙特似乎在试图纠正其8月份与市场脱节的行为,将10月销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官方售价大幅削减。

尽管许多分析师将其解读为需求低迷和经济脆弱的信号,但有迹象表明,需求疲软只是一个暂时现象,至少在中国市场是这样。

1、炼厂削减原油购买量

中国的独立炼厂或准备在9月和10月将原油购买量削减多达40%。这可能是因为独立炼厂已达到官方设定的进口配额限制。炼厂不会停止运作,削减购买量之后,它们可以使用此前储存的石油。对于这些炼厂的供应商来说,这显然是个不好的消息,但这是监管控制的结果,而不是亚洲市场本身的问题。

如果炼厂是出于产品需求疲软而减少采购量,那才是一个真正消极的信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官方将在第四季度给予炼厂额外的进口配额,这意味着进口量的下降只会持续几个月。

2、港口拥堵

8月,由于大量原油流入,国内的港口出现了严重的拥堵,导致部分设施封锁,存储空间不足。之后,虽然拥堵状况有所减轻,但仍有大量积压的船舶在港口等待卸货。

而好消息是:9月和10月原油进口的减少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这种情况。

3、经济刺激措施

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经济因为疫情受到了影响,之后得益于大型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3月和4月柴油需求开始上升。国内的石油总需求中,约有30%用于柴油燃料,今年柴油燃料超过了汽油和航空燃料的需求。

这与美国相反,美国的汽油需求高于柴油和喷气燃料。即便在疫情的大背景下,预计2020年中国的柴油需求仍将比上一年增长2%,增幅在6万桶/日至9万桶/日左右。

总结

总体而言,这些指标表明,随着技术问题的解决,对中国市场的石油出口很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回升。秋季较低的油价也将刺激中国进口更多的石油用于炼油和储存,以防2021年全球经济体复苏后油价回升。

但是,市场观察者应该记住,中国市场并不代表全球石油市场。鉴于困扰着美国和欧洲经济体的问题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整个油市仍然存在经济和消费方面的弱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