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骁龙成名之前,这些处理器也风光一时,诺基亚一直在用

 购机选机 2020-12-29

基带,作为手机中不可缺少的芯片。

没有了基带,手机就无法实现语音服务和数据传输。

有部分手机芯片厂商就是因为基带问题,导致他们慢慢走向没落。

今天,狗叔就来说说哪些芯片厂商因为基带的问题,最后退出了手机芯片市场:


德州仪器 OMAP

德州仪器:世界上最大的模拟电路技术部件制造商,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跨国公司技术部件制造商。在2003年德州仪器推出了首款 0.09微米(90纳米) 的处理器 德州仪器 OMAP 1710 。在当时Android还未发布。


而诺基亚首款3G(WCDMA)网络的Series 60 平台智能手机 - 6630 就是搭载 德州仪器 OMAP 1710 处理器。在后续的诺基亚产品中还有: 6680、6681、E50、E60、E61、E62、E65、E70、N70、N71、N72、N73、N80、N90、N91和N92 这几款机型也搭载了德州仪器 OMAP 1710 。


在Android崛起的时候,德州仪器还受到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等厂商的宠爱,在当时摩托罗拉最具代表的Droid、milestone和defy系列机型都是基于德州仪器 OMAP 3 和 4系列平台。这两个系列的性能完全能秒杀当时的骁龙 S1 S2 S3 系列。


摩托罗拉 Defy

虽然,德州仪器备受很多OEM厂商的喜爱,在最巅峰的时候(2011年)德州仪器开始遇到了问题,在和圆晶代工巨头的合作上出了一些情况,德州仪器新旗舰 OMAP 4470 并没有采用最新的制程而是继续使用了台积电的45nm老制程。而下一代的OMAP 5 系列又迟迟无法出货。


再加上德州仪器在基带上一直处于弱势,恰好在当时是4G时代的来临。大量的基带都掌握在高通手上,导致OEM厂商想要让手机支持3G/4G的通讯,就必须要找高通授权基带专利。


然而,高通单独授权基带专利的费用与购买当时集成好基带的Soc售价差距并不多。最后,大量的OEM厂商不得已放弃德州仪器 OMAP 平台,纷纷转向高通MSM8960(骁龙S4)。结果在2012年期间德州仪器瞬间崩盘,并宣布退出手机处理器市场。将精力转向自己擅长的嵌入式领域。

英伟达 Tegra

英伟达是一家主要经营显示芯片和主板芯片主的公司。在2008年的时候,发布了第一款跨界级产品 英伟达 Tegra (中文名:图睿)主要应用在便携式设备。

在早先英伟达推出Tegra 2 3 系列中都没有集成基带。为了能够让后续产品集成基带,英伟达就在2011年斥资3.67亿美元整体收购了Icera基带业务。


后续,在英伟达 2013 年发布的 Tegra 4 系列中可以通过选装芯片组 — 第五代 NVIDIA lcera i500 处理器后才能实现 4G LTE 的语音服务和数据传输。然而,NVIDIA Icera i500最高支持到LTE Cat.4 150Mbps和载波聚合。基带性能上与高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就像2013年小米发布的小米 3 移动版,在Soc上就是采用 英伟达 Tegra 4 。在当时 英伟达 Tegra 4  的GPU性能与当时的骁龙800相比强悍不少。


不过,在基带的性能上英伟达 Tegra 4 可选装的 NVIDIA lcera i500 的基带性能与骁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后导致小米并没采用英伟达自家的基带芯片。

虽然,英伟达在 Tegra 4 系列中可以通过选装基带芯片组的方式来实现语音服务和数据传输,但 Icera 4G LTE基带只能满足未来一年左右的需要,于是英伟达将放弃自主研发,改为寻求与第三方方案的合作 。因此,lcera 基带业务在2016年的第二季度彻底停止运营。


英伟达 Tegra 最后还是因为基带的让当时的OEM厂商放弃采用来自英伟达的SoC。NVIDIA CEO黄仁勋在2014年的时候也谈到了Tegra业务的方向问题,称核心市场是平板机、游戏机顶盒、游戏智能电视、汽车等等。(今年最火的游戏掌机NS采用的就是 英伟达 Tegra 定制的芯片)


狗叔小结:

设计并生产一个基带芯片比CPU和GPU难上很多。由于LTE有很多不同的标准,每个国家都有所差异,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进行不同的配置。即使设计好基带芯片后,还需要得到不同国家不同运营商的许可。

同时手机芯片因为功耗和成本的限制,集成在SoC上的基带芯片往往比独立的基带芯片更受OEM厂商欢迎。最后导致很多OEM厂商纷纷选择集成好基带芯片的高通,而放弃德州仪器和英伟达。

没有的基带的手机跟平板没两样


【安卓老司机发车啦】


安卓“秒变”iPhone  |  超好用悬浮球

手机垃圾清理  |  2步切换手机应用

微信可以“隐身”  |  假朋友圈如何设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