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买保险这件事上看,90后比80后幸福多了 | 品牌新事

 张春强2022 2020-12-29

 文 / 无厌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会焦虑,焦虑往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无常,二是无助。

于是,保险成了不少人对冲“无常与无助”的选择。《中国都市人群消费理念白皮书》的数据显示,58%的人“不希望发生意外或不幸时成为家庭的负担”。

也有53%的人购买保险的主因是“到了人生的某个重要时期,觉得应该配置保险”。

人生的某个重要时期,是什么时候呢?答案大概许多人能想到——31岁。

结果出自复旦大学和平安人寿最近发布的一份《城市新中产保险消费生态报告》。报告提到,以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近5年投保年龄观测数据显示,80后和90后平均投保年龄在31岁左右。

不仅如此,这份报告借助对平安人寿近10年内的保单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80后、90后购险人群背后的12大发现。

今天,笔者就借着这份报告的数据和观点,跟大家聊一聊80后、90后在买保险上的态度和偏好。

80后、90后到了购险意识最强的时候?

在《2020新中产白皮书》中,我们曾调查过新中产对保险的态度。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新中产建立了保险保障意识,有78.80%的新中产认为保险重要,其中以80后最为突出。

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作为家庭责任主体的80后愈发关注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笔者身边的一位80后朋友便是如此。

“不管买保险是否是理性行为,我还是要买,因为我不能保证当风险来临时,我能扛得住,就算是风险不会来临,我认为这笔钱也是值得花的。”

回溯过去10年间的新增保单数据,也可以清楚地看到,80后的保险需求和保险意识在日益增强。“崭露头角”的还有90后的新增保单,到2019年80后、90后的新增保单占比已经达到48.9%。

很显然,购险的主力人群已经走向年轻化。

此外,从新增保单的年龄段看,80后已经逐渐接近70后。尽管60后、70后是撑起过去十年保单存量的“顶梁柱”,但我们都无法否认,未来十年80后将超越70后成为购险主力军,90后则一定会是一股冲劲十足的“后浪”。

80后、90后为谁投保?

于是,80后、90后为谁投保、偏好哪些保险成了诸多保险公司深究的议题。

高票胜出的结果其实毫无悬念,便是为自己投保。这一点与《2020新中产白皮书》调查的结果如出一辙。

不过,随着80后、90后年龄的增长和家庭责任的驱使,为家人投保逐渐被纳入考虑和行动的范围。

有意思的是,在为家人投保这件事上,80后和90后的投保对象出现了明显的“代际差别”。 

不同之处在哪里?

《城市新中产保险消费生态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自己之外,90后会优先为子女配置保险,80后则优先为父母购买保险。

因为看多了父母辈没有保险受疾病困扰的例子,80后大多会在自己有能力且父母有资质的时候想方设法为父母购置保险。

笔者的一位80后朋友就道出了其中的辛酸。

“80后不是喜欢买保险,而是看多了父母辈没有保险而深受疾病困扰并人财两空的例子,现实如此残酷。”

90后在购置保险这件事上,显然比80后要“减负”许多。

一方面是,90后的父母,他们的事业发展于2000年左右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财富的积累和思维的拓宽让他们当中许多人已经配置了一定比例的保险。

另一方面,不少90后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便谈不上为配偶购买保险了。还有一些是本身保险意识强烈的90后,他们往往在单身时期就已经为自己购置了保险。那么结婚生子后再考虑配置保险,第一选项便是子女了。

80后、90后喜欢购买哪些保险?

相比于为谁投保,80后和90后热衷的险种存在的“共识”就比“分歧”多了不少。

复旦大学通过对平安人寿5年内的保单数据分析得出,80后、90后是保经济价值和家庭责任的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的拥趸,而后是意外伤害险、年金保险。


但近几年,因加班过多导致的劳累、高压,严重威胁到职场人的身心健康。以“加班猝死”为关键词的新闻层出不穷,且呈年轻化趋势。这让80后、90后这一批职场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尤为担忧自己的健康问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开始在寿险之外附加重疾险。在吴晓波频道2019年对新中产配置的保险险种调查中,80后、90后当年最热衷的险种便是大病险(重疾)。

《城市新中产保险消费生态报告》则更为细致地给出了投保重疾险的男女比例,在2019年投保重疾险的80后、90后中,39.6%为男性,60.4%为女性。

其中,广受欢迎的就有平安人寿的“寿险+重疾险”全面保障型产品——平安福2020。凭借激励投保者运动换取主险身故金以及重疾险保险金基本保额增加的励志玩法,平安福俘获了一批年轻投保者。

数据显示,平安福投保人群中,72%是80后和90后,其中女性占比58%,男性占比42%。

其实,对80后、90后来说,不管是配置什么样的保险,都是出于对风险的对冲和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考虑,这也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

希望每一个人系好保险这一安全带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保险并开始配置保险,这一点在笔者身边时常发生。

但就整个国家而言,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虽然都在提高,但依旧很低。

换言之,保险还是少数人的选择。

2019年我国保险深度为4.3%,相比2018年的4.22%,提高了0.08个百分点。以寿险为例,天风证券在《保险2021年行业策略报告》中指出,2019年我国内陆的寿险深度仅为2.3%,仅相当于美国1985年、欧洲1992年、日本1970年代的水平。

2019年我国保险密度也就是人均保费支出则是3046.07元,相比2018年增加300多元,增长11.82%。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均保费支出达3500元/年。

这一小目标,或许在2020年有机会实现。

除2014年的政策外,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对社保之外的商业保险保障的重视。譬如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就提出,到2020年,商业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鼓励大家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如果说我们的国家是一辆飞速行驶的列车,经济增长是引擎,那保险就像是列车上每一个人的安全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社保这一条安全带,这时候商业保险作为社保的补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想,这也是国家重视商业保险的原因之一。

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系好安全带了,国家这辆列车才能又快又稳地行进。而这,需要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