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质疑三千年的迷信,如今证实是超科学,事实真是这样吗?

 心慧文化 2020-12-29
近段时间来,类似于《一位中国院士临终前的告诫,被质疑6500年的《易经》其实是超科学》、《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却被纳入国考,学者:根本看不懂》、《周易:被质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被质疑了6500年的易经, 却成就了外国科学家, 5个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样的文章,时常出现在网络上。

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被质疑的迷信,如今被证实”这样的词条,可以跳出很多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非但题目取得差不多,内容也非常相似,而且还是由很多不同的作者所写的,其中也不乏一个作者写了二三篇类似的文章的。


纵观这样的文章,几乎都有以下这些共同的特点。

一,这些文章所说的迷信,就是指《周易》或称为《易经》的这本书,这些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在他们的文章发布之前,人们都是把《易经》当迷信的,只有他们才认识到《易经》原来是超科学,是比科学还要科学的超科学。

在《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已被纳入国考》等多篇文章中,就这样写道:“易经是一本解释天地规律的书,但却因为其中玄妙,深奥的记载,被中国人质疑了三千年,认为这是迷信,不能学。”

《易经》到底是不是一本解释天地规律的书?这个问题先不去管他,“被中国人质疑了三千年,认为这是迷信,不能学”这句话,就显得太无知了吧?

《易经》历来被尊为群经之首,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非但自己在晚年特别喜欢读《易经》,甚至还“韦编三绝”,孔子更是把《易经》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们,这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马王堆帛书《周易》中,都是有明确的记载的。


至于两汉以后,人们对《易经》这本书的学习研究,始终长盛不衰,从两汉到民国时期的这么多对《易经》的注解注释,完全可以证明中国历来都在学习和研究《易经》,哪有什么“这是迷信,不能学”的说法?

二,这些文章并没有对《易经》这本书的内容作出认真的介绍,更没有对书中的文字作出有理有据的解释,而是完全不负责任的夸大了这本书的影响和作用。

在《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等多篇文章中,竟然这样写道:“故宫博物馆(院)是根据《易经》卦理设计构思的。它涵盖精准的数学原理。历经六百年的磕磕绊绊,依然波澜壮阔;儒家思想在《易经》中由乾卦开创流派,道家在《易经》中以兑卦创建流派,兵家三十六计也源于《易经》。”

且不说作者误把故宫博物院当成了故宫博物馆,就“根据《易经》卦理设计构思的”这句话,也是非常的武断,《明史》卷六十八有明确记载,紫禁城是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的,是按照古代“天人合一”的星象布局理念来设计规划的。

至于这篇文章中说“儒家由乾卦开创、道家由兑卦创建、兵家三十六计也源于《易经》”,更是毫无根据的说法。


三,这些文章为了“如今证实是超科学”,就把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生搬硬套在《易经》这本书上。

在《被质疑了6500年的易经, 却成就了外国科学家, 5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等多篇文章中,说什么“李政道与杨振宁因论文《不对等定律》提出的“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自称是得之于《易经》之启示是也”、“普利高津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受到了中国《易经》的影响”、“海森堡受《易经》的影响,1925年发表论文《测不准定律》及《矩阵理论》”、“易经成就了无数中外科学家!还有人说,易经就是中国古代的大数据!”等等。

在《中国院士临终告诫:被质疑6500年的易经,外国专家证实是超科学》等多篇文章中,还这样写道:“还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前的太极八卦图,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宇宙统一模式。中国的科学家也根据伏羲八卦图,以《易经》为基础,完成了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从而提出了全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真不知道这样的高论是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这些高论的理论依据和事实在哪里?更不知道各位读者网友看到这样的高论,会是什么样的感想?

四,这些文章更是无中生有的编造了一些名人名言,来赞美《易经》这本书。

在《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却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等多篇文章中,还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这样一段话:“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但是,在爱因斯坦的著作和书信中,为什么就找不到上面这段话呢?真想问一问这些文章的作者,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是写在爱因斯坦的哪本书上的?

在《6500年前“一鸣惊人”的奇书,被认为是中国迷信,现在成为超科学》等多篇文章中,还写道“鲁迅曾经说过,如果不读《易经》,你就无法了解中国文化。”

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谁不知道鲁迅向来是对《易经》抱怀疑态度的?”而且,无论哪一版的《鲁迅全集》,都找不到“如果不读《易经》,你就无法了解中国文化”这样的话!

意思相反的话,鲁迅却是说过的,《华盖集》的《十四年的“读经”》:“还有,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


五,至于这些文章中的硬伤错误,更是比比皆是。

有好多篇文章,就给冯友兰加上了“院士”的头衔,在一篇题为《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已被纳入国考》的文章中,就给冯友兰加上了“中国国家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这两个头衔。

冯友兰的资料大家都知道,冯友兰在回国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从来就没有过“院士”的头衔。


在《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等多篇文章中,还写道:“《周易》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是一样的可用。”

这个硬伤就更加明显了,因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话,并不是出自《周易》,而是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总之,这段时间在网络上出现的这些文章,根本没有学术可言,都是一些很不严肃的随口说说而已;这样的文章也不是真正在弘扬中华文化,而只是为了某种商业目的而已。

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为我们所用吗?(二)
从《黄帝内经》看传统文化的心和道
如何理解《史记》中孔子对老子的“犹龙”之叹
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着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