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人对于莫言的偏见太深,其实他也是诺贝尔奖的受害者!

 昵称28795736 2020-12-29

国人对于莫言的偏见,源自于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的到来虽然使他名声大震,但更让他深陷舆论漩涡!

在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前,莫言其实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对他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

世人皆以为文人会很风光,然而事实上真正的文人都十分孤独清贫:只不过是台前赢了美名,台后却无人问津!

直到2012年诺贝尔奖的到来之前,莫言五十余年的人生一直都是鲜为人知!

而在这大半生中,莫言的写作风格基本都是秉承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习惯运用夸张的手法大幅度的讽刺阴暗面!

世人对于莫言的偏见太深,其实他也是诺贝尔奖的受害者!

莫言的这种风格的作品,比如《红高粱》、《蛙》等等,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就已经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受到文学大家一众认可!

但此时并没有人质疑莫言作品的问题,更没有人攻击他的立场问题!

然而随着诺贝尔奖的出现,使得固有的一切发生了微妙改变,打破了莫言原有的平静生活:诺贝尔奖给了他巨大名气的同时,却也让他倍受争议!

最开始所有人都在为莫言欢呼,为莫言喝彩,庆祝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诞生;但是时间一长,渐渐的便就出现了另一种不和谐的声音:

莫言之所以能得诺贝尔奖,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实力,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全是阴暗的一面,所以才深的诺贝尔的喜爱!

甚至有人还说,莫言是为了迎合西方,故意而为之!

不得不说,莫言能拿诺贝尔奖确实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作品题材特别符合西方的需求;但是如果说莫言是为了得诺贝尔奖而故意丑化,那么多少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

世人对于莫言的偏见太深,其实他也是诺贝尔奖的受害者!

因为莫言的写作风格一向如此,他也从未想过自己能得诺贝尔奖;毕竟出于各种原因,国内还没有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先例!

与其说是莫言讨好诺贝尔奖,倒不如说是诺贝尔别有用心的借莫言的作品,用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中国出色文人那么多,诺贝尔奖评委却单单挑选了莫言的极具讽刺性作品,确实带有很浓重的心机,这一点不言而喻!

因此尽管莫言足够优秀,是一个声名鹊起的作家,但是由于诺贝尔奖挂羊头卖狗肉的低端操作;从而连累莫言的作品、甚至人格都遭到空前的否定!

国人一度质问莫言意欲何为?

为什么满篇都是负面阴暗的论调?

这一点对于莫言来说始料未及,他从未有过半点谄媚西方的意图和行为,他只是不幸被诺贝尔选中!

即使没有莫言,诺贝尔也会找一个类似的中国作家:给予他极大的名,然后通过无限放大这位作家文学作品的阴暗面,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整个诺贝尔获奖过程中,莫言是没有任何主观意识的,他对于文学本身的执着并没有任何问题!

世人对于莫言的偏见太深,其实他也是诺贝尔奖的受害者!

错就错在,他不该被诺贝尔奖选中。

莫言作为一个文人,是有着文人的孤傲的:每个文人都想凭借自身的文学魅力获得诺贝尔的认可,而绝不是在里面参杂着乌烟瘴气的鬼东西!

如今回过头看这目的化太严重的诺贝尔奖,想必莫言自己都已经是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这种目的化的奖项对于任何一个正统文人都是一种极大的羞辱!

更何况,是莫言这种成名已久的大作家!

如果没有诺贝尔奖,莫言现在仍旧是一名孤寂的文人,坐在一方台桌前,用笔默默描绘心中的世界!

虽然不会声名大噪,但至少耳根子清净,不至于被人无端猜忌和讽刺;彼时无论他怎么夸张描写阴暗面、在国内拿下多少奖,都不会有人去讽刺他!

因为世人只会记得,莫言就是那个写《红高粱》的大作家,是文坛的中流砥柱!

所以说在诺贝尔奖这件事上,莫言是十分无辜的:年近花甲之年拿下诺贝尔奖,本以为可以否极泰来,却没想到却因此而陷入舆论漩涡,致使名声毁誉参半!

这铺天盖地的偏见对于莫言而言,多少有点类似于飞来横祸般的狗血剧情!

纵观历任诺贝尔奖得主,还没有哪一位会像莫言这样,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造成巨大的负面新闻!

莫言,堪称史上最惨诺贝尔奖得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