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古城

 木香草堂 2020-12-29

    离开镇远,按计划去往梵净山,走到铜仁,想到这里离凤凰不远,便越过湘贵边境,来到古城凤凰。
    在距凤凰还有15公里的地方,看见路边山丘之上,一道长城在延伸着,知道这就是南方长城。

凤凰古城(上)
    南方长城,又称苗疆边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竣工于天启三年(1622),长城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经阿拉营——拉毫关——镇竿城(凤凰古城)——得胜营——竿子坪——乾州九师府,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382里,宛如一条黑色的巨蟒盘亘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崇山峻岭之间,与沿途的八百余座城池、城堡、营盘、关门、炮台、碉堡、哨卡两相呼应,交织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军事防御体系,把未服“王化”的“生苗”当“野人摈之”,而将已被驯服的“熟苗”、汉人及其良田熟地护入墙内,以加强对南蛮少数民族的镇压、统治。人们进出边卡,必须办理“护照”,否则作偷越边境论处。

凤凰古城(上)
    很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南方长城作为中国万里长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明清王朝镇压、绥靖、防范、封锁、隔离苗民的历史见证,作为研究湘西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证物,始终被遗忘、埋没在岁月的深处,鲜为人知。2000年,国家建设部、文国家物局派出专家在考察凤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发现此长城,由此,被历史尘埃掩埋了数百年的南方长城得以重见天日,现在,南方长城已是凤凰古城的核心景点之一。

凤凰古城(上)
    历史悠久的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凤凰古城位于凤凰县西南,因城边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而得名。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的武水支流沱江,自西北向东南,从古城缓缓流过,使古城呈现一派江南水乡的画卷。古城所在地古称镇竿城,后因沱江河流经此地,民国31年(1942)便改名为沱江镇。2001年,凤凰古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晋级为国家4A旅游景区,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上)
    我们的古城之旅从古城最东端的虹桥开始。

凤凰古城(上)
    虹桥,又名卧虹桥或风雨桥,横卧在古城东门外回龙阁的沱江之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嘉靖三十五年(1556)、清康熙九年(1670)、五十四年(1715)曾进行加固维修。民国3年(1914),沱江发生三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流量每秒达1200立方米,虹桥受到重大创伤。这时,新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诏,首倡集资重加修葺,更名为“虹桥”。

凤凰古城(上)
    虹桥南北走向,桥型为半圆拱联拱石桥,两礅三孔,为红砂石砌筑。1955年修建成公路桥,2000年修复为虹桥风雨楼。楼为两层,一楼中间是宽敞的红岩板人行通道,两边是24间木板店面;二楼为民俗文化楼,中间设艺术回廊,两侧置文化艺术长廊。整座楼阁壮观俊美,古韵雅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古城(上)
    过虹桥,转到南桥头下方,往东是回龙阁古街,往西便是古城东门。

    东门城楼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

凤凰古城(上)
    城墙修筑全部用红砂条石,精工细作,规格一致,城墙厚0.8米,下部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成,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顶部的中间填充物改为石灰、鹅卵石、黄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约0.33米,上面铺以红砂块石。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8孔。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精美壮观。


    东门有三条石板路呈放射状通向古城的北门、西门和南门,沿古城墙下的石板路通向北门,沿东正街通向西门,沿南边街则通向南门。我们沿横穿古城的东正街前行,不多远在左边就看到田兴恕故居。
    田兴恕,便是田应诏的父亲,清道光十六年(1836)出生在古城凤凰乡下,16岁参加清军后,屡建战功,24岁时便因军功卓著提升为贵州提督,并诏授钦差大臣。随后更兼任贵州巡抚,掌握了贵州军政大权。1861年和1862年,因两次杀了5名传教士,制造了震惊清廷的“青岩教案”和“开州教案”,清政府慑于洋威,只好将田兴恕革职查办,发配新疆。田兴恕在流放途中,深得陕甘总督左宗棠赏识,上奏请求释放田兴恕,因此,田兴恕得以回到家乡凤凰。1877年,为国家民族伸张正义而反被横加迫害的田兴恕,年仅41岁就含恨辞世。

凤凰古城(上)
    田兴恕故居位于东正街25号,占地430平方米,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是穿斗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是古城内民居建筑中中西结合的典范,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往前,有座天后宫,这里以前是城隍庙。

凤凰古城(上)
    在天后宫处折向右边,是史家弄,这里有座崇德堂。

凤凰古城(上)
    崇德堂是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是江西丰城人裴守禄于1884年修建的。当时凤凰非常繁华,只有16岁的裴守禄来到凤凰做生意,凭着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建立了自己的商号——“裴三星”。在40岁时,裴守禄成为凤凰城中首富,并修建了这座古宅。古宅门口立有一对石狮,并有一对精致的龙凤抱鼓石。

凤凰古城(上)
凤凰古城(上)
    跨进门槛,门厅内是一座古朴雅致、雕刻精美的香案,其上是一块福禄寿匾,再上,高悬一块“贡元”金匾,这一方面说明裴守禄或他的后代曾是读书人,曾高中贡元,亦或这块匾只是别人送给裴家装点门面的。

凤凰古城(上)
    转过门厅,迎面是一座二层建筑。崇德堂建筑规矩雅致,总面积622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有一间石雕展厅、两间木雕展厅、会客厅、膳房以及后花园,第二层展示是主人与家属的住房,分别有小姐闺房、大太太的房间、二太太的房间、书房。

凤凰古城(上)
    这是会客厅,是以前主人接见重要商人的地方。这里有一张雕刻精致的圆桌,它是用香樟树做的。香樟树十有九窟,而这张桌子的直径是116厘米,这棵樟树之大可见一斑,能找出这么大的一棵樟树是非常不容易的。

凤凰古城(上)
凤凰古城(上)
    崇德堂里最大的看点是各种牌匾。这块“进士”匾,上款为“钦命翰林院编提督江西学政吴士监为”,下款为“考取正贡第一名胡炳辉立、皇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春月吉旦”。

凤凰古城(上)
凤凰古城(上)
    这块“敦礼堂”匾,上款为“姻家弟庵巷罗洪先题”,下款为“皇清康熙戌子岁冬月吉旦重立”。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

凤凰古城(上)
    下面的“慈惠宜年”匾,上款为“邓母刘大夫人六旬寿庆”,下款为“蒋中正题,民国三十二年谷旦”。据说,此匾是蒋先生送给第一任台北市长之母的寿匾,2002年征集于台北市。
    这是一块清代挂板,刻的是沱江泛舟的情景。

凤凰古城(上)
    石雕展厅里的一件件石雕也非常精致,体现出当时工匠的高超手艺。

凤凰古城(上)
凤凰古城(上)
    从史家弄转到老菜街,拐角处是杨家祠堂。杨家祠堂为凤凰县24家祠堂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在古城内的祠堂。

凤凰古城(上)
    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十六年(1836),木质结构呈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面积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建筑工艺精细,富有杨家民族特色。由于这座祠堂是在此居住的杨氏家族集资筹建,因此这里是杨氏族长处理家族所有大小事务及纠纷的场所。

凤凰古城(上)
    进门是一座戏台,穿斗式结构,斗拱高16米,单歇山顶,檐下饰如意,四根台柱撑起。戏台边雕刻着一组图案,描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并冲破重重困难终于幸福地结合在一起,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据介绍,每逢重大节日,杨氏家族都会请戏班来唱戏,“合族同鉴”。现在,这里每天都会表演苗族的“哭嫁”,引来不少游客观看。

凤凰古城(上)
    与戏台正对的,是两厢廊房,每扇窗户上都刻有精美的图案。廊房内有杨氏家族历史、著名人物的陈列。古杨氏,世系始关西堂弘农郡太原宫,东汉杨震、宋代杨业、杨延昭均为杨氏著名人物。

凤凰古城(上)
    这位是清朝名将杨芳,道光年间任湖南提督,1836年住在凤凰城时,曾重修杨家祠堂。

凤凰古城(上)
    厢房尽头是抬梁式正殿,堂上供着杨氏祖先的灵位,这里便是族长执行族规、家法和作出重要决策的地方。墙上的三副吉祥物——狮子踩绣球、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都是以前留下来的,极富民族特色。

凤凰古城(上)
凤凰古城(上)
凤凰古城(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