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年抗战,没有一个人当汉奸,只有这座城市做到了

 汗青正浩 2020-12-30
“汉奸”这两个字,听起来比侵略者更加可恨,他们为了自己能活下去,甘心做日本人的鹰犬,屠杀自己的同胞,汉奸人人得而诛之。中国在抗战的时候没少出过汉奸,但是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缺乏血性,有这样一座城市,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就进入了战争状态,老百姓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被毛主席称为“英雄的城市”,这就是沁源。

汉奸误国,甘愿向侵略者恬颜,却对同胞狺狺狂吠

有些人生来就是奴颜媚骨的奴才,他们活的得像一条丧家之犬,只要有人施舍一些残羹冷炙,就会摇尾乞怜,这样的恶犬若是养大了,就是用来害人的。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就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战,这一时期出现了太多的汉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台湾省,居然就有数万人抢着想成为“皇军的奴仆”,日本人把他们当猪狗一样对待,大部分送到前线当了炮灰。
根据经历过抗战的老人回忆,当时日本的飞机来轰炸,就会有汉奸在地上挥手示意,告诉日军他是“自己人”。
抗战14年,中国的汉奸少说也有几百万,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会出汉奸,辽宁大连有个叫刘雨田的大汉奸,积极为日军筹措粮食、参加日俄谈判、为日本人开办银行,甚至还变卖了家产,给日军买了两架飞机。
做汉奸做到如此地步,已经没有语言可以形容他们的卑劣无耻,然而在汉奸横行的中国,却有一座城市——沁源,这里的军民始终同仇敌忾,哪怕被日军屠杀殆尽,只要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变节投降。

抗战14年,8万人口被屠杀近2万,他们用鲜血守住了2549公里的土地

战争是痛苦的,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杀戮,每一个惨遭杀戮的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可是踏入中国土地的侵略者,若没有一天打算铸剑为犁,中国人就和他们血战一日,直到他们无条件投降。
沁源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西北部,若没有战争,这里会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县城,百姓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
可是战争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日本人的“三光”政策,让这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了一片焦土,天灾人祸和血腥的屠杀,充斥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痛定思痛之后,当地的8万百姓决定奋起反抗,哪怕与敌人同归于尽。
8年抗战中,沁源的8万人口被屠杀了9000多人,还有1万多人被严刑拷打而死,敌人企图在这里围剿游击队,逼迫老百姓说出他们的下落,这座坚强的城市,没有一个人投降!
王砚泉是一个投笔从戎的学生,他和同学们在太原参加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跟着部队来到太岳分区,他亲眼看到老百姓是怎么被日本人折磨,家破人亡的。可是老百姓宁可吃野果、挖野菜,也坚持和日本鬼子斗争,一听到要和日本鬼子打仗,个个奋勇当先。
共产党游击队在当地鼓励青年参加游击队,扩大游击队力量,因此有很多人前来报名,上至几十岁的大叔,下至十几岁的小孩,都坚决要求进游击队打鬼子。
领导干部问小孩:“那可是真的要杀人,你怕不怕?”小孩脖子一梗:“只要能杀鬼子,啥都不怕!”
1942年12月,沁源军民在管道沟伏击了日本运输队,击毙了30多名敌人,还抢了他们40多匹马,当天夜里他们又偷袭了敌人,救出了30多名同志,还缴获很多了轻机枪、步枪、手榴弹。
他们还利用陡峭的地势,在日军补给车的必经之路上洒水,水冻成了冰,导致日军卡车车毁人亡,当地的日军吃不上饭,又打不过民兵和八路军,不得已只能杀马充饥。
沁源军民不断发起伏击战,不仅烧掉了敌人的粮仓,还抢回了很多的粮食,他们把这些粮食藏在山里,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就去山里住,让企图在冬天饿死他们的日军无计可施。
1945年3月,沁源的民兵和游击队共计4000多人,在日军所在的城关和交口一带埋放地雷,让敌人寸步难行。
这样一连打了9天,日本鬼子只能选择突围,在突围的路上踩到了无数颗地雷,无论是汉奸还是鬼子,都被炸得人仰马翻,在全体军民的配合下,他们最终狼狈的撤出了沁源。
长时间的坚守,沁源这座城市没有出现一个投降的人,他们宁可搭上自己的命,也绝对不向敌人投降,如果这个队伍里出现了叛徒,恐怕很快就会被人活活打死。

结语:

在汉奸当道、民不聊生的那些年里,沁源没有一个人放弃希望,他们也从来未曾放下手中的武器,选择向敌人投降。俄罗斯的一首民歌中写到:“如果我们放下了武器,敌人会杀死我们,然后指着我们的尸体说,看,这是奴隶。”沁源,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有英雄的人民,宁可力战而死,绝不苟且偷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