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自己的“足迹”中完成游记

 木香草堂 2020-12-30

李 波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项目化学习探索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游记,共有4篇课文《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阅读4篇文章可以随着作者文字在山水中遨游世界,体会抒发的情思,也可以让学生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教材在单元提示中对本单元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的语句。

    显然,这个学习要求是对照阅读教学提出的。本单元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本单元4篇文章学完后还跟进关联一个写作专题——学写游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增加了新的学习目标,通过阅读了解游记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出游实践,学会写游记;尝试把游记阅读和游记体验,以及写作实践贯通起来,围绕“游记”开展系列活动探究,设计了大单元的语文项目学习。不只是在阅读文字中循着别人的足迹游览,还要在语文活动中用学习任务驱动,在自己的“足迹”中完成游记。

    在本单元学习中提出4个学习任务,并针对每个学习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

    任务一:阅读游记,留下阅读的足迹

    按照教材编排,我们把4篇文章按照教读和自读相结合的形式教学,《壶口瀑布》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为教读课文,《登勃朗峰》和《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自读课文。通过学习,聚焦两个目标:第一,学会游记的写作方法,按照顺序记叙游览过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第二,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景物中,做到情景合一、角度多变。

    本单元的4篇课文兼有例子和典型材料的双重功能。教学中,要让学生随着作者去感知4处景观的胜景,体会作者情思。更要搞清楚,游记写什么,怎么写?

    游记作品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要详写;前者宜简写,不必事无巨细地叙述出来。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读本单元4篇文章的过程中,要在感知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有侧重地留下阅读的“足迹”。

    1.游踪清晰,线索分明

    游记常常以“游踪”为线索,将自然风光和游览观感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游踪为:玉龙雪山顶→驿道→纳西族村庄→丽江坝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前→玉河→四方街→城外的果园和田地→丽江坝中→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行文借助一些标志性或提示性词句,把游踪展现得非常清楚。

    2.情景交融,表情达意

    一篇好的游记,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必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文章才会余味无穷。如梁衡观看壶口瀑布,感慨黄河具有“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性格品质,犹如一个人,犹如中华民族伟大的品性。这种感受的抒发,提升了景物的形象内涵。

    3.生动描绘,写法多样

    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壶口瀑布》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雄奇跌宕、奔腾激越。

    4.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游记要交代游览的过程,却又不能写成面面俱到的流水账。在写作中,对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要重点描写,其余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侧重写冰塔林,这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任务二:旅游体验,留下游览的足迹

    五一假期,开展“留下游览的足迹”语文活动,让学生走向户外,观赏风光,探访美景;走向名胜,欣赏风景,了解民俗;走向纪念馆,开阔眼界,接受教育。

    这种语文活动实践性特别强,需提前确定好行程时间,注意出行安全,做好相关疫情防护。每位学生和家长均需规划好出游线路,可以去公园景点,也可以去动物园、游乐园;还可以去纪念馆、展览馆等。同时在游览过程中,要做好相应准备,留下自己出行的“足迹”。

    首先,把游览的路线和行程记录好,有比较清晰的游踪,写日记是个很好的方式。

    其次,用相机或摄像机留下难忘的瞬间,可以是美丽的风景,可以是动人的场景,可以是民风民俗,也可以是感人的故事,把第一时间鲜活的景象保存下来。

    最后,参观时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记录,作为写作素材。

    任务三:游记写作,留下写作的足迹

    游记写作,是把出行体验和感受呈现出来,通过文字的输出,将游览的足迹物化为文字,留下写作的足迹。根据教材中的安排,我们主要安排学生写3类游记作文。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2.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许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3.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

    学生写作成文后,教师收集初稿进行批阅。

    任务四:修改展示,留下成长的足迹

    在本单元的语文项目学习中,把修改游记作品作为关键环节。因为学生初次写作游记,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相互交流、切磋学习,也需要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指导。在修改完善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种指导不是方法层面的,要结合自己的出行经历和具体文章展开。

    学生写作的游记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观赏写景类,主要写去景点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一类是参观考察类,主要写去博物馆、展览馆等参观考察的见闻感受。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写作要求完成游记写作,内容比较充实,语句通顺,条理分明,按照行程把游览经过和收获交代得清楚明白。出现的问题也有共性:记叙性文字居多,描写性文字较少;介绍景物和文物语言较多,抒发自我感受的语言较少;直白交代的内容较多,联想想象运用生动形象手法表现的内容少;直接铺陈介绍的多,联系背景深入介绍的少。

    在作文评改交流中,也让修改的足迹清晰可感,主要采用了师生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初稿展开研讨。学生作品交流是在全班初次展示,在作品中让学生随自己远行,从未涉足过的学生有新奇感,已经游历过的学生也能重温记忆。

    针对多数游记作品中自我感受少,重点不突出,语言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展示交流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佳作展示、教师点评等形式,学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二度修改,教师也进行修改润色,三度加工。

    对优秀作文的展示有三种形式:首先把优秀作文发布在班级群里,供大家阅读学习;其次,请学生把作文誊写出来,有条件的可请家长帮助打印出来,悬挂在语文学科教室,供本校同学欣赏;第三,精选文章,编选游记专题,推荐在学校微信群发布。

    随着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的足迹逐渐清晰,也逐渐广为人知,教师也会把优秀作品向报刊投稿,争取发表机会。在语文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阅读感知,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语言的迁移和转化,在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正是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具体表现。

    (作者系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潍坊歌尔学校教师)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