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6】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姚雪梅作品

 早6点半 2020-12-30

小李同学

姚雪梅(四川) 

十几年前,我曾在一所中学教书。

这所学校是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和附近团场子女读书,在基地附近戈壁滩上修建的。戈壁滩空旷,学校虽然只有初中三个年级,面积却很大。教师宿舍、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花坛、操场、足球场都有,甚至还留了足够的空地来规划未来的高中部。校园的建筑都是平房,呈作字型分布。可能是戈壁滩上的缘故,校园绿化不多。校门口向里走十多米,有个圆形大花坛,夏天开满了生命力极强的格桑花,甚是妖艳,是师生们的宠儿;冬天下雪的时候,花坛就变成了一个大蘑菇,是师生们打雪球天然分界线。花坛的两边有两个宣传栏,大概两米高。左边镶嵌了一幅雄伟的中国地图,地图上方是微笑着的小平,深情地看向远方,旁边还有几个大红字:胸怀中国。右边的宣传栏对应的是一幅世界地图,上面也是几个大红字:放眼世界!

校园地面很原始,除了教室和办公室蹚了水泥,其他区域都很好地保持了戈壁滩上的原貌。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努力下,办公室和教室片区附近的地面,路整平了很多,有些地方还用红砖围栽了一些柳树,可能是土壤贫瘠的缘故吧,枝条稀疏,树冠直径也不到2米。全校师生们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守护着这些生命。老师们虽然是来自不同地方,东部中部西部外加本地人,空闲时候大家聊天南地北,气氛非常好。我在这儿工作时,常被他们感动,觉得他们犹如那戈壁滩上的芨芨草,不畏环境艰苦,昂首挺立,守护着这片土地,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我是新去的老师,接任了初二整个年级的地理教学,一共7个班。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向每个班主任都要了一份花名册,以便提前熟悉。看着孩子们的名字,突然,李中朕,这三个字跳进了我的眼帘。这个名字霸气呀,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蒋中正三个字来。我习惯性地向班主任打听,班主任自豪地说,成绩一直保持年级前列。

第一堂课,小李同学果然表现不俗,思维敏捷,回答问题时带一点中原口音,端端正正的方脸上,一双热乎乎的大眼睛盯着你转,恨不得把你脑袋里的知识都挖走。一头乌黑的头发,个子不高,身体有些单薄,坐在第二排。下课后的李同学话也不多,不是在积极地准备新课,就是在做题或看书。妥妥学霸一枚。

小李同学,也是操场上活跃分子。中午,常有一群少年在简陋的戈壁操场上打篮球,我时常坐在办公室观战。阳光下,你追我赶,少年们脸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反射着光芒,连远在办公室的我都看得见。小李同学是篮球场上的常客,打得一手好篮球,常看见他弓着腰,一手运球,一手指挥着其他同学,有时还会虚晃一枪,三步跨栏,来个漂亮的投篮。球进了,腼腆的一笑,有些黝黑的脸上露出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非常灿烂。

和小李同学单独接触,是一个下雪的早上。下雪的冬天是最美的,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零星杂乱无章的平房屋顶上,光秃秃的树枝上和田野里,全部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了。眼睛里,除了白色,还是白色。世界变得简单、静谧,让人的心也变得单纯,有种看尽繁华之后终是简的心境。那天,该我值日,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准备发好火炉,暖好房子,烧好开水。这样后面来的同事们,就可以进入温暖如春的房间。我是南方人,给炉子发火的事原来没有做过,但经过几次值日,我还是较能顺利地完成这个工作。可那天不知怎么回事,我用废旧报纸引柴火,报纸烧了好多,那个柴火还是只有点点红星,起不了火,烟倒冒了不少。我看着沾满了黑灰的双手,有些着急,决定去教室里找来得早的值日同学帮忙。

时间真的还早,空荡荡的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人影。来了的同学大概也都在教室里忙碌。我刚走到教务室门口,就看到从校门口进来一个骑自行车孩子,戴着一顶黑帽子,围着一条铁锈红围巾,像一个跳跃的精灵。我定睛一看,嘿嘿,那不是小李同学吗?我像看到了救星似的,大声对他喊道:“小李,你来得正好,帮我发一下火吧。”小李同学迅速地把自行车停在了车棚,背着书包撒腿在雪地里跑了起来,那飘动的红围巾,让我想起在雪地里奔跑的骏马的马鬃,恣意飞扬。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一会儿,少年就跑到我跟前,喘着气,嘴里直冒白烟,憨厚地一笑,对我说:“走,我去看看。”说完,转身就大踏步地向政史地办公室走去。看着雪地里的半大少年,我想象着几年后,这位少年的身影定会在某个大学校园的早晨出现。

小李同学麻利地从废纸框里选了一些硬纸壳来引火,原来是下雪的缘故,木柴有些湿润。很快,木柴起了明火,红红的火焰也争先恐后地从炉膛探出头来。小李同学拿起开水壶,撩起门帘,又跑出去接了一壶水回来,放到炉子上。一番下来,办公室里有了暖意。此时的同事们还没有到来,我找出一本地理方面的书,递给小李,对他说空余时间可以看一下。小李笑着拿过书,指指校门口那儿的宣传栏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哈哈,这小子,学我上课说话的口气,我俩都笑了起来。忽然小李一脸郑重地问我:“老师,你怎么没有教语文,而教了地理呢?”我笑着告诉他我是地理系毕业呀,理所当然地该教地理。并且教地理多好,可以在书本上行遍天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是真心喜欢地理教学,我可以在课堂上,时而带着他们一起探讨自然界的神奇、宇宙的奥妙;时而带着他们走进地球某个角落,领略和了解当地自然特色、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我问他的理想是什么,准备读什么专业。小李盯着炉子里的火,火苗一闪一闪地在他的瞳孔里跳跃,“还没有想好,可能也是老师,可能是建筑,还有律师。高中的时候,大概就清楚了吧。”是的,现在他这个年龄,认知还没有成熟,还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龄。高中后,随着知识增加,视野就会越来越宽阔,对自己的定位,就会越来越清晰。我微笑着对他说:“就是,现在也别多想。好好努力,争取考上县中学的实验班。”小李脸红了起来,嗯了一声。扬了扬手中的书:“老师,我回教室去了,看完再给你,谢谢!”说完,少年一撩帘子,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同事们陆续到来,感叹着屋外屋内世界的两重天。我笑着告诉他们,今天多亏了小李同学的帮忙。提起小李,老师们都充满了赞许和期待。我们都认为这个孩子,会顺利地中考过关,然后进入县城一中读书,然后就是理所当然地进入大学,开始他开挂的人生。

小李同学,到初二结束,他的地理成绩都始终稳在年级前三。他曾不止一次告诉我,他越来越喜欢地理了,我甚是高兴。

初三没有地理,我和小李的接触少了很多。为了备战来年的中考,学校按照常例给初三班级下午加了一节课,秋天还好,放学时天还亮着,到冬天放学的时候,早已经是华灯初上、寒风萧萧了。师生们没有怨言,他们忙碌着,冬天的最后一节课,常常是外面寒风呼呼,戈壁滩上冷彻刺骨,教室里却是浓烈的学习气氛,热气腾腾。

冷飕飕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的戈壁滩上,阳光温暖了许多,褐黄色的戈壁滩上终于可以见到一些不一样的颜色了。枯黄的野草冒出了嫩芽,不知名的野花,也在春日暖阳下,静悄悄地绽放,五颜六色,就连校园里那些瘦得可怜的小树,也长出了绿叶。他们零零星星地分布在戈壁滩上,多情地点缀着这片土地。

春天的初三班级教室里,却更是忙碌了。黑板角每天更新的中考倒计时,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学生们也像上了发条的钟,铆足了劲向前冲。

这个季节,西部的白天,也是亮得越来越早,黑得越来越晚。下午9点多钟,这儿的太阳可能才下山,也可能还挂在天上。即使上完加课,放学时天都还早着呢。于是时常有很多初三孩子继续在校学习,老师们也主动留下来给孩子们辅导。从农村走出来的老师们,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总是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去教育这群学生们。他们挂在嘴边,常有一句最质朴的话:三年,养兵千日了,用兵一时,是骡子还是马,该出来遛遛了。有这样的一群奋不顾身的老师引领,就有一群一心往前冲的学生!

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让小李同学发生了改变,变得让我们所有老师不能接受,变得让所有老师都惋惜,以至于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每次想起他,我心里都还十分痛惜。

有一天,我从初三一班教室门口走过,碰到了小李同学。他的样子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乌黑发亮的平头不见了,顶着的却是一头漂染过的黄发,在一群学生中特别刺眼。他脸上似笑非笑,两手随意地揣在裤兜里,站没有站相地在教室门口晃动,爆着粗口和台阶下面的一个男生开着玩笑。我诧异地走过去喊道:“李中朕,你在干嘛呢?”小李同学扭头看了我一眼,不自觉地笑了一下,“没什么事儿?放松放松。”他看出了我眼中的诧异,估计猜到了什么,说了一句:“老师,我进教室了。”然后逃也似地跳进了教室。看着他又长高了一些的背影,我脑海里冒出十万个为什么?甚至搞忘了我要去干什么,折回办公室,赶忙去向班主任了解情况。

班主任是位非常具有教育情怀的女老师,同时也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听了我的描述后,她的神态有些伤心,告诉了我小李同学家里近段时间发生的变故。

小李的老家是在中原地区乡下农村(这点我从他的口音重早已得知),在他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因事被抓后,孩子受到了打击,开始沉默,不说话,老师问什么也不吭气,家长也联系不上。班主任向其他同学打听,才知道一些情况。就赶紧和孩子交流,可是没几天功夫,孩子却变了,上课不回答问题,作业不交。紧接着是上课迟到早退,嘴巴里开始冒一些脏话和一些偏激的话。班主任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三番五次找孩子,疏导心理,鼓励孩子,可是根本不见效。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违反校规,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还和校园外的混混在一起。科任老师也急坏了,多好的一个孩子呀,不能因父亲的事件影响了孩子一生。于是物理老师循循善诱,数学老师旁征博引,政治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书记)辩证分析,可是都起不了任何作用。这孩子像中了邪似的,就是不听。把班主任老师气得哭,科任老师和领导气得跺脚。一边是恨铁不成钢,一边是痛惜不已。

听了班主任的讲述,我心为之一颤,前段时间这孩子都还正常学习着呢,怎能关键时刻掉链子呢?并且还走上了岔路。我决定抽个机会和孩子聊一下。从那以后,我便特加留意他,想找个给他面子又不尴尬的机会交流一下。

有一次,我看见一头黄发的他,躲在厕所背后的空地上一个人抽烟,空旷的地,远处的墙,半大的少年,显得十分孤独、渺小。我刚想走过去,他扭头看到了我,对我咧嘴笑了一下,撒腿就跑走了。他那咧嘴的一笑,让我想起了那个冬日的早上,想起那阳光下投球的少年,这个笑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没过多久,我看见他从语文组办公室走出来,满脸的不屑,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两手揣在裤兜里,不时还用脚狠狠地踢着地上的小鹅卵石,似乎在发泄着什么。还有一次下午,我从外面办完事回校,突然在校门口不远的公路上,看见骑着自行车的他,和几个校外年轻人疯狂的你追我赶,张牙舞爪,相互爆着粗口,从我的身后,一晃而过。到了校门口,没有右拐进校门,而是直接冲向公路的尽头。我知道,他又逃课了。我着实也逮到了几次机会,想趁此聊一下,但他一看我样子,马上扭头就走,喊都喊不住,不给我任何机会。有时迫不得已面对面碰上了,他也是一声“老师好”,就冷漠无情地快步走开了。

其实,我只是想告诉孩子:人生路上,一直有用生命爱着我们的的人,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至亲,也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无论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惩罚。我们是他们的至爱,更应该坚强的走下去,哪怕是独自前行,哪怕有荆棘,有风雨,我们都不要怕,坚定行走,来感恩那些曾经爱着我们的人们。

那个夏天,中考红榜出来了,依然醒目地贴在校园门口,红榜上,预期地少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那个夏天,我因工作原因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关于小李同学的消息,停留在了那个夏天。

十几年过去了,曾经的小李同学现在也步入了中年吧。在这十多年里,我们都收获过荣耀,经历过挫折。我们也渐渐成熟,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一辈子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一个人坚强地走下去!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坎坷不平,都要坚定地走下去,都要平和的去面对。多年过去,相信你,还是当年篮球场上那个追风的少年!

【作者简介】姚雪梅,上个世纪70年代人,教师。喜欢文字,偶尔也动笔写写。

请您长按二维码关注“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