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继柏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合缩泉丸治老妇寒饮咳喘遗尿

 德寿堂图书馆 2020-12-30
刘茜檬导读:
熊老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合缩泉丸治疗老妇寒饮咳喘遗尿,用金匮肾气丸加五味子温阳化饮善后。 
我们来看病案。


冯某,女,80多岁。
诉1991年冬患咳嗽气喘,数月不愈,不能平卧,咳吐稀白痰涎,觉其味颇咸。小便频数清长,咳时总有小便遗出,以塑料布铺于床上。伴畏寒肢冷,两足浮肿,腰背酸痛舌淡苔白,脉沉细
这个病人由于阳虚水饮上犯,所以咳嗽气喘。     
由于阳虚气化功能失职,肾气失固,所以遗尿。
要止咳平喘,温阳化饮。还要止小便。
用的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止咳平喘,合缩泉丸固肾止遗。
处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合缩泉丸
这个处方吃了一个星期,咳喘大平,遗尿明显减轻。
吃第两个星期,咳喘基本上就好了,也不遗尿了。
两个星期以后就要巩固了,肯定要温肾阳进一步化饮,所以后期就是金匮肾气丸加五味子。


看完熊老的病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首方子
1、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方云桂苓五味甘草汤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方云苓甘五味姜辛汤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方云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方云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一般咳喘
外寒里寒饮的用小青龙汤。
无外寒表证,仅里有寒饮的用苓甘五味姜辛汤。
里有寒饮,又有呕的,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里有寒饮,又有呕、肿的,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这里我们学习一下苓甘五味姜辛汤的运用。
组成:茯苓12g,甘草、干姜各9g,细辛、五味子各5g。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
本方证多因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成饮,寒饮犯肺所致,此即“形寒寒饮则伤肺”。
寒饮停肺,宣降违和,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
饮阻气机,故胸满不舒;
饮邪犯胃,则喜唾涎沫。
治当温阳化饮。
本方为治寒饮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痰多稀白,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为辨证要点。
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以温化寒痰,降逆止呕;
咳甚喘急浮肿者,加杏仁以宣肺降气止咳;

2、缩泉丸
组成:乌药6g,益智仁9g,山药糊丸(乌药温肾散寒;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山药补脾肺肾)
功用: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下元虚寒证)。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淡,脉沉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