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一定要拍全吗? | 摄影早自习第1521天

 青青树叶 2020-12-30
原创 叶梓 摄影早自习 昨天

有的时候只拍半张脸,有的时候可以不要脸。


分享

叶梓老师:(戳圆按钮听语音)

摄影早自习20201229-1521.mp3来自摄影早自习00:0004:05


语音转文字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521天。

今天想跟大家讲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很多人是不敢这么做的,是什么呢?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把人物拍下一半,不需要把他全部都拍下来。什么时候是最典型的可以把人物拍成一半的场景呢?就是在那种非常非常拥挤的时候。

现在快到新年了,我就给大家看一张前几年跨年,就是跨到元月一号的那天晚上,我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拍的一个场景。这张照片你可以看到主体肯定是中间的人物,他表情也很好,拿着手机在拍前方的烟火,然后头顶上还有两个灯光,让我们的目光能够集中到他身上去。虽然整个画面里他是亮度偏暗的人物,但是因为他是唯一的面部完整的人物,所以他权重很大,依然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去。那么这张照片里面右边那个人物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你看我只拍下他的一半。
图片© 叶梓

有很多人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想,就是人物都得拍全,那什么时候得拍全呢?我想如果你拍结婚的证件照,要贴在结婚证上的照片,那你得拍全了。如果你跟朋友们一起聚会,这里有一个朋友可能比较小心眼,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会多想,你得把他拍全了,别给自己添麻烦。但是在其它的情况下,我们常常的会把人拍一半。

在这个画面里把人物拍一半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显得这个地方特别挤,挤到我作为摄影师都没有办法往后退了,我只能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拍摄,那自然而然的右边的人就只能拍下一半了,所以这个半张脸其实是起到了一个凸显拥挤的状况的这么一种作用,不知道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能感觉到了。第二个作用就是因为右边这个人他其实离我近,他很大的,他如果在画面里面来,那中间那个人物——就是那个远方一点的人物——他就会不那么醒目了,(画面)会出现主角的模糊,就不知道谁才是画面中的主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让右边那个人只拍下半张脸,主角就变得非常明显了。

拓展而言,这种只拍半张脸的用法,还不只是说拍左半边还是右半边的这么一种选择,有的时候我们会拍下半张脸,有的时候我们只拍到上半张脸,有的时候甚至我们连脸都没拍到,我就拍到他一只手伸进来,其实效果也是一样的。它能够凸显拥挤的这种氛围,它能够引导观众把这个想象空间展得更大一些,想象在当地发生的这个场景、这个故事,想象画面之外的故事,因为主角永远都不是孤立的主角,它一定是跟这个环境有某些关系的。所以这种构图方式看似是对周遭的人物交代不足,但实际上它反而是对当时的情境的一个极好的交代。

图片

图片© 叶梓

好,今天我们就简单的先聊这么多,今天是在深圳陪大家早自习,别忘了我们元旦期间会在深圳举办摄影工作坊,有三天或五天的两个版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参加,具体详情请点“阅读原文”。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521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