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说话早好,还是说话晚好?看完这个大多数家长可以放心了!

 宝妈枕边书 2020-12-30

有很多家长都会为一件事发愁,就是:同样大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说很多的句子了,自己家的孩子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语,甚至是只能叫个爸爸妈妈。

对于说话晚的孩子,有人说是“贵人语迟”。这其实仅仅是一个安慰人的话,孩子贵不贵,聪不聪明是和后天的培养有关,也跟父母遗传有一定关系,但跟孩子说话早晚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扯上点关系的话,就是孩子说话早,会在语言能力的发育上有一些优势,在接受各类信息上也会更快一些。

如此说来,孩子还是早一点说话有那么一点好处的。那么该如何让孩子能早点开口说话呢?

1、早点和孩子说话

孩子要想开口说话,是需要外界刺激的,只有经常和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有意愿自己说话。而且这种对孩子的刺激越早越好,别看孩子很小还听不懂,但家长说话对孩子的刺激效果是存在的。所以从宝宝一出生,家长就应该当着宝宝的面说话,虽然感觉像是自言自语,其实语言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的脑子里了。

2、重复跟孩子说话

同样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对于成人来说是啰嗦,还有一句话叫“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啰嗦,正是学习说话最有效的方式,只有让宝宝对一句话听得耳朵起茧,才会记住这句话,并会去模仿,然后掌握这句话。慢慢地,孩子就学会说话了。

3、引导让孩子说话

语言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孩子之所以愿意开口说话,也是需要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如果孩子有了需求,通过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家长就明白并去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那孩子就不会有意愿说话了。所以当孩子有需求时,家长不要马上去满足孩子,而是引导孩子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孩子确实太小不能说话,那家长要帮助孩子说出来,比如孩子表现出要喝水了,家长一边喂宝宝,一边说“宝宝渴了,要喝水”,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在渴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话,并会努力表达出来。

总之,想要孩子早说话,就是要求家长对孩子早点说,重复说,引导他说。

当然,并不是这样做就一定有效果,曾有一对双胞胎,哥哥两岁就能说很多句子了,而妹妹到三岁时还不怎么开口,两人是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下,可开口的时间却相差很多。不过妹妹到三岁半时,说话也很正常了,熟练水平跟哥哥一样。

所以更多时候,家长不要因为孩子说话晚而太过着急,因为孩子的发育也是有个体差异的,只要孩子没有什么问题,说话晚点的话,家长就多一点耐心,静待花开,等到孩子会说话后变成个小话痨,你可不要烦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