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秋/孙阳

 黄堡书院 2020-12-30


清  秋

孙阳


连着下了几日的绵绵秋雨,天气变得深凉,眺望窗外的道路,飘落些许黄叶,荷花池中的荷叶也渐渐泛黄。噢,秋,真的来了。 

从时令上来讲,今年的立秋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但真正让人尝到秋味,当是不久前下的几场像样的白露雨。不知不觉秋意渐浓,凉意透过空气,给人新的温度。树上的叶子逐渐泛黄,谁也阻挡不了它们纷纷飘落,终于耐过流火之暑,人们开始拾掇卷起凉席,打包电扇一类降温器件,街上的行人大多也添件外套,着起了秋装。 

时乡下原上的秋总是漫长的,你可以窥见云天收夏色的情景,也可以逮到木叶动秋声的诗趣。从夏到秋的过度也是娓娓而来的,温度降而升,升了又降,从短裤短袖到衬衣外套也许短短一周,也许十天半月也不是不可能。如今仍然记得上学时候清洁区总有扫不完的落叶,一入秋,满校园蝉翼似的柳叶、槐叶等徐徐飘落,也正是一叶而知秋。 
有人说秋风无情,它摇落枯叶,吹散温暖,带来寒意。我却以为它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秋风吹黄了夏日的绿,带走的是黄叶,带来的却是新生,夏去秋来,四季更替,生命的轮回,如同人生一般,渴望心灵的相通,追忆失去的记忆。后来多少年,总觉得春与秋是不得已被感知的,或者说是不能强烈地被感知,好像一年四季少了春秋,只剩下漫长的炎夏与寒冬。夏天不再是儿时的炎热,可以说是灼烧的烫;冬日也很少见大雪纷纷,一片白茫茫的人间仙境。城市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这与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否有关?可想而知。 
无论秋长秋短,秋天的爱始终是在田野里,乡下人称为“收秋”,是说收获秋天的庄稼,与秋收意思近似,但也是有区别的。果园、田野里的景象,不再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草盛豆苗稀”。石榴爆开了晶亮的心,同五月的榴花一样火烫火烫;稻谷、葵花已垂下了沉甸甸的高贵的头颅,向哺育它的大地感激地鞠躬致意;拂去葵花盘上的花蕊,籽儿饱满鲜嫩,晒在窗台上日后食用;砍下健壮的葵花秆子,靠在柴堆旁,留作冬日烧火取暖。果园内的苹果树、桃树、梨树等等,满满都是沉甸甸的果实,这些都是秋天的馈赠。秋是慷慨的、无私的,它创造了无数神奇的礼物,而这些礼物当是对勤劳的庄稼人最好的回报了。 

秋,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的挚爱,最富有诗意的季节也莫过于秋了。古人为秋写下了一首首精妙的赞歌与诗语: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落黄兮雁南归”;陶渊明的“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苏东坡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他们极力地渲染秋景,毫不吝啬笔墨,借秋抒情以感怀人生。 

秋,如少女般优雅,如一首曼妙的音符,弹奏着季节的静美。只有心境平和的人,才能体会到秋的诗意。秋叶舞,秋意浓,秋怡人……醉了风,醉了雨,醉了万物,也醉了你我。 

这几日的绵绵秋雨,土地有了好墒,人们也感觉到了浓浓的秋意。看窗外的风景,天高云阔,清静淡然,正如秋天的黄土地,虽有收有播,有生有死,却永久地富有生命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天凉好个秋,一眨眼又是一度秋风。

孙阳,男,1991年生于陕西铜川,陕西青年文学协会会员。有作品见于《延河》《南方文学》《美文》《陕西诗歌》《华原》等刊物。有小说入选年度选本。曾获“陕西青年文学之星”荣誉称号。

来源:铜川日报  2018年9月26日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小编工资涨五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